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8732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职是我国培养技术型以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针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扎实的写作能力是其必备的基础职业能力甚至已经成为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核心标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写作能力在汉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比重并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他们高质量、高起点、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总结了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

2、;写作能力;现状问题;有效策略 在高职教育阶段写作能力是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能力也是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未来是否能顺利就业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全面了解与分析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多种因素并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可优化写作教学实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些积极因素为高职汉语言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显著提升创造条件那么在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培养现状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与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

3、写作基础薄弱 与普通院校汉语言专业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写作基础很薄弱虽然部分高中生源的写作基础还较为理想但是大多数职高、中专生源的写作基础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这些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对文化课也不够重视这就使得他们不能积极参与写作训练与学习活动从而不利于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因为生源来源渠道繁多、写作基础差异性过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时很难制定出符合各个特点学生的教学方案以至于其写作教学成效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二)教学方式枯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不

4、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新与优化写作内容与形式进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受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不重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片面地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习足够多的写作知识与技巧自然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了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成效的巨大影响作用从而限制了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提升 (三)写作延续性不足 汉语言文学属于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要想真正优化自身的语言素养就应该从点滴做起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活动逐渐积累写作经验与技巧而不可急于求成但是在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院校与师生都对写作训练的延续性认识不足

5、比如从高职课程安排方面就可窥视一二:很多高职院校只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新生安排有写作课程并且课时数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对写作课程报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只有在教师明确布置一定的写作任务时才会动笔而自身缺乏主动进行写作训练的意识在这种缺乏延续性训练的写作教学背景下很多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难以高质量、顺利完成这也不利于学生科学写作习惯的养成 二、有效应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策略 依据上文归纳的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凭借自身多年从事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工作经验在深度剖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供各位同仁参考

6、(一)加大基础写作技能教学 为切实解决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基础薄弱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并刻意加大对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训练活动比如针对作品中条理不清、病句、错别字较多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对这类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帮助他们增强应用字词句的能力;针对各种常见文体格式没有清晰认识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主动搜集各种文体写作教程大量阅读范文使得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扎实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1)创新写作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增强自身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从而为写作技能的显著提升奠定良

7、好基础(2)引导学生梳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格式为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素材鼓励他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批量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3)制定健全而科学的写作教学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不仅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法宝而且也是引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指挥棒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及具体的写作教学目标恰当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得学生的写作优点与缺点都能在考核过程中得以清晰体现从而为学生后期的写作学习提供精准依据进而使得学生都能更有目的性地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最终快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大胆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目标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大

8、胆创新与探究更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写作教学中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过于复杂学生基础差异性过大因此“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多个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写作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就业意愿等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结合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并为各个层次学生制定与其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相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案从而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写作教学中获得一定的提高与进步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都能以

9、更积极而自信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学实践表明在分层教学法组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很高他们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分析与探究写作知识与技能最终的教学成效也十分理想 (三)鼓励发展个性化的写作 3.1在学生基础写作能力得意提升的基础上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需求得意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得各个层次学生的写作学习需求得意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核心尽可能为学生组织出有助于其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写作教学内容 3.

10、2比如有些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编剧、有的希望自己能做企业的文案、有的希望自己能当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习需求进行全面而清晰的掌握然后以他们的就业特点为核心精心设计恰当的写作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重审自身的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地位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鼓励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高效率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相关写作课程从而使得学生所学习的写作知识与自己未来的职业需求更为契合进而使得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各种写作

11、训练活动中去 3.3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学阶段其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尽可能为他们组织出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写作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在重视对学生基础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愿望的满足并可于与时俱进地将先进性的、生动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写作教学活动中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兴趣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平台才能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霞.对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1). 2吴国忠牛静刘小禾.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理论(36). 3李丹.加强写作训练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3738. 4张培.试论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知识经济(20):145. 5李小亚.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4546. 6杨荣.浅谈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14):8182. 7姜馨越.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少年(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