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8100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 第2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理解三个事例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3)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2. 教学重难点4)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通过理解关键字词,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5) 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深刻内涵。3.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4教学时间:2课时5、教学过程:一 名言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1. 有人曾经说:“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蝴蝶。因为,生命本身

2、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她写的文章生命 生命。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默读课文,回顾三个事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指名说,师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倾听心跳。二、品读赏析,感悟生命的真谛。三件平常的小事却给作者带来了对生命不寻常的思考,其中哪个故事最让震撼?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划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词语,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写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齐读感悟课文的方法。同学们交流完了吗?请第一个学习小组上来汇报飞蛾求生。汇报:飞蛾求生出示语句:理解 挣扎、极力鼓动 、

3、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小结:是啊,小小的飞蛾便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有哪些人也像飞蛾一样有强烈的生命力?指名说。请看屏幕,这些是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灾民。对他们来说,他们就像这只飞蛾,生命已经变得微弱,哪怕是等到死他们也丝毫不放弃,没有吃的了,就吃报纸,没有喝的了,就喝自己的尿液,因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最终这些坚强的人等到了援救。让我们再一起读出飞蛾的这份坚持和执着吧,注意重读这些关键的词语。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捏死这只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飞蛾吗?不会。如果让你再来读读课题,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敬畏。瓜苗生长 师: 杏林子在小飞蛾身上看到了生命的

4、欲望,那么,在小瓜苗身上,她又看到了什么呢? 下面请第二个学习小组上来汇报瓜苗生长。 1.出示语句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抓住墙角的砖缝、竟然、冲破理解体会 香瓜子的“不屈向上” 。倾听心跳 5分师: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瓜子,可以为了争得一线生机而顽强拼搏?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下面请第三个组为我们汇报倾听心跳。师:看着这张照片,这就是杏林子。照片上的她面带微笑,可能我们都会认为她是一

5、个幸福的人,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她在十二岁的时候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她六十一岁去世,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手不能抬。就保持着这样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这是她的手,在她患病的五十年间,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写下了四十多部著作,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三、齐读小诗。 老师把这三个事例编成了一首小诗,请同学们齐读一次。现在请你把这句话补充完整:生命是 四、学习最后一段.1、杏林子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该怎样面对生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最后一段。2、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想好的同学请在小组内先交流,

6、每个组再派代表说3、你积累了哪些有关生命的名言呢?4、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板书: 19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倾听心跳 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第二段:飞蛾求生组长:大家好,我们是_小组,我们组最喜欢的是飞蛾求生这个事例.读完这一段我的感受是:_,因为_组员1:其中最让我震撼的一个句子是: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我觉得这个“挣扎”用得很好,因为_.组员2:我知道“极力鼓动”的意思是_,我能体会到_,我还从跃动这个词感受到_.师:极力鼓动是怎么鼓动的?是鼓动的缓慢还是激烈?是断断续续还是连续不断?小飞蛾,为什么要极力

7、鼓动翅膀呢?(师补充飞蛾资料、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什么吗?飞蛾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指导读出飞蛾想要活着的强烈愿望)组员3:我觉得 “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后面的两个感叹号用得非常好,写出了作者被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所震惊.组员3:我能带着震惊的语气读读这句话,组员3读。谁能比我读得更好?组员4: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_组长: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师补充资料。组员2: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第三段:瓜苗生长组长:大家好,我们是_组,上一个组带我们学习了飞蛾求生,我们组带领大家学习瓜苗生长. 读完这一段我的感受是:_我是从_词体会到的。组员1: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句子是: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

8、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从“墙角的砖缝”我知道香瓜子的生长环境_从“竟然”这个词我体会到_(师:评价)组员2:我觉得“冲破”这个词用得好,因为_. (师:冲破的仅仅是坚硬的外壳吗?环境的束缚、压在上面的石头,如果让你对这截砖缝中和长出来的小瓜苗说两句话,你会说什么?请你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读读你找到的句子。)组员3: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_组员4::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组员1:我们组邀请喜欢瓜苗生长这个事例的同学站起来和我们一起朗读这一段.组长: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第四段:倾听心跳组长:大家好,我们是_组,我们组汇报的是第4自然段。组员1:我觉得这一段中有一句话写得特别好:我

9、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_。师:糟蹋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找近义词吗?这里作者写了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怎样做是好好地使用生命,怎样做是白白地糟蹋生命吗?组员2:我喜欢的这一段中的一个句子(或词)是: _我的感受是_我的感受是组员3:我觉得作者杏林子是一个_的人。师:你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的?组员4:我觉得杏林子对待生命的态度是:_,我是从这句话知道的:组长:请问谁还有疑问和补充?师:作者杏林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出示PPT) 我们一起来看她的介绍.师小结:身残志坚的杏林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怎样做是好好地使用生命。如果是你你会用哪一种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对自己负责,举出对自己负责的事例)组长:我们组邀请全班同学一起读第四自然段。组长: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汇报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理解。汇报生命的名言。汇报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