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07935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奉献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2004年高考试题之语言运用 诠释江苏卷六、(12分)22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4分)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

2、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诠释】第22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概括出文章大意,怎样完成这样的考题呢?根据“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可以推知翦伯赞等人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的观点也好确定,原文“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而“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发展”。由此可以推知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

3、再看“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可知尚钺持“魏晋封建论”。文段中三方面人物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观点经过简单的分析也很容易得出。但题目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这就要求考生把筛选出的内容概括在一句话内,要选用合适的句式,而且表达要准确,叙述要流畅。这对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是一个考验。参考答案为:“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

4、学文学院教授。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 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要求:内容适当。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诠释】第23题是2004年江苏卷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一道考题,它要求考生按照命题者预先设置好的情境把一段有关人物介绍的材料转化成口语。在做该题时必须考虑到实际的情境、人物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分。“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 “系”必须转换,可用“是”。“后起之秀”也要转换,不过命题者给出答案“研究专家”不准

5、确,应该用“新成长起来的研究专家”。“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尤以见长”可转换为“特别在方面有特长”。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据不完全统计,三道语言表达题,这一题考生失分最多;主要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所致。24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本题是仿写题,但难度也不小。例句是“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前一分句谈表象,后一分句说哲理;两个分句先抑后扬,前后对比。所以,这一题思辩性很强,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6、,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参考答案可以是:1、橡皮:抹黑了自己,清白了别人。 2、圆规:辛苦了自己,美化了的世界。3、直尺:重复着单调的劳动,描绘出美丽的蓝图。这一题有四个特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少限制,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这样避免了许多框框条条,给考生较多的发挥空间,容易写出许多精彩的句子。二是小范围,要求在橡皮、直尺和圆规中选一个仿照例题来写,避免了考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胡编乱造,操作性更强,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范围里,更能考出学生的“真功夫”。三是重隐性,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前一句写的是表象,后一句说的是内涵,前一句的“缩短”和后一句的“

7、延长”又构成对应关系。这些隐性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必须考虑周全。四是强思辩,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有很强的哲学意味,这样就要求写出的句子象例句一样有哲学道理。这就要求考生不仅仅有较好的文学功底也要有很强的哲学思辩能力,善于从生活当中,从身边的小事,小东西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并概括出深刻的句子。全国一卷(吉黑川沪滇)六(12分)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

8、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诠释】这一题的题型发生了变化,将去年的短句改长句变为长句改短句。参考答案是:“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信科技质量名牌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考生应该知道,第六大题虽是“老三题”,但连年有变化。考生平时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训练,只有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取得良好的语言表达

9、效果。23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诠释】 本题承继了2003年第25题写“提示语”的形式,并把主题词改为“写公益广告词”,从学校走向社会。与去年具体的提示不同,只是提出“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等原则性要求。不像去年那样先出示例句,再让考生仿照着写句子,因而更具开放性,更有自由度。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诠释】本题考对联,尽管对联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产物,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品,

10、恢复也是一种创新。“对对子”是国学,是汉民族的传统之学。这一题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有两联,第一联出句是“春晖盈大地”,对句可为“正气满乾坤”;第二联出句是“科学能致富”,对句可为“勤劳可兴家”。第二小题难度大一些,所以只有一联,出句是“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对句可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对对子”只能宽对,不能工对,因为中学生没有学过平仄。如如“春晖盈大地”的对句写成“艳阳照神州”也行。预测以后“对对子”还会考查,其难度与此相当。全国二卷(鲁晋豫冀皖赣)六、(12分)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古人

11、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答:。【诠释】长句改短句,考查考生句式变换的能力。去年卷中刚刚考过短句变长句的题目,因此考生对句式变换较为注意,所以该题得分较高。据有关抽样统计,该题平均得分为3.19,难度系数0.80。考生失分之处主要是:一、信息遗漏。如将原句的“等”的信息(表示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等三项内容并非研究内容的全部。标准答案写成“例如”,其实不如说成“主要”)丢失。二、语句不通顺。原句内的各项内容十分清楚、关系也不复杂,但由于原句中未说明古人类

12、学是哪个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考生不能或不敢像标准答案那样加上“人类学的”字样,所以有些考生难以表示“古人类学是的一个分支学科”的意思,题目的这个瑕疵是造成语句不通顺的重要原因。参考答案:其一,“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二,“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另外,第22题题干的括号位置有误。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3、。括号里的内容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某词语的,这种括号为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应紧跟该词语。括号内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为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应用在句末的点号之后。题干中的括号不是对“几个短句”的补充说明,而应是对“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这句话的补充说明,为句外括号,所以要把括号移到第一个逗号的后面,即题干应这样表述:“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另外,本题要求“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可是命题者给出和参考答案例1最后一句“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的“人类学”这个概念,原题中没有,是多出来的。而且,参考

14、答案中的两个例子中都把原来的“发展问题”改为“发展规律”,这也是没有道理的。23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 【诠释】拟写广告词虽然是一种新的题型,但其实与去年卷的改写提示语类型相似,都是把一定意义的内容改换一种说法:去年是要求改换成亲切友善的语气和生动的形式,今年则是要求写得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从所写内容来看,普通话已经基本成为校园语言,考生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内容比较熟悉,并且最近几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都发布了不少宣传口号,因此,应该说该题难度不算大。从试卷看,该题平均得分2.7

15、9分,难度系数0.70,得分还是比较高的。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语意表达得不够准确(对普通话的性质、作用等了解得有些错误),或是片面追求“新颖”而表达得主题不够鲜明。这个题和去年的改写题都提示我们,考生平日要注意留心身边的一些社会语言现象。参考答案: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普通话.标准音,让华夏儿女更“知心”。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 祖国江山好,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诠释】对春联是今年新出现的新题型。该题涉及到对偶辞格、古诗文中的对仗;从出上联对下联的角度看,也可以说与以前的仿写有一定关系。只有掌握了对联上下联形式相同的特点,同时又符合对联上下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