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7171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一、关于选题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 论文将居民储蓄定义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实物形态有金融储蓄与实物储蓄两部分金融储蓄包括现金、存款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增加量;实物储蓄包括本期购

2、买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价值非一次性损耗的商品扣除折旧后余额的增加量但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原因无法沿用此定义时将做必要的修正 二、关于研究方法 论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根据各种被认为可能会对储蓄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依次对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检验得出两类结果第一证实不同理论对于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适应程度以及该适应程度随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性质;第二确定影响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 被认为可能是决定我国居民储蓄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强迫储蓄绝对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信贷约束遗产动机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这些因素的分析依次展开各

3、章基本上循理论探讨、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和对检验结果分析的思路进行当对各国素的实证分析依次完成后即确认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关于基本结论和基本结论形成过程简述 l、我国基本国情决定1979年以前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主要被绝对收入理论解释1979年以后这一特征依然存在但逐渐减弱生命周期以及永久收入理论这些具有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储蓄理论对79年以后的居民储蓄行为的解释力迅速增强并且形成预测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角度考察绝对收入理论对于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应该有较好的解释效果但数据方面的原因使实证分析结果难以对此给予有力的支持79年以后对绝对收入理论的检验效果较好这现象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第一分析期

4、间较短只有14年不足以暴露绝对收入理论关于长短期实证结果不一致的矛盾;第二居民收入水平由很低速提高可以表现为很好的收入水平决定储蓄的特征 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对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解释效果很差主要原因在于居民过低的收入水平1979年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决定了这两个理论的解释力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一个收入水平的临界线在该临界线以下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绝对收入理论;在该临界线以上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式论文提出我国居民平均收入的临界线可大致定位于250万元的假定按照这假定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储蓄行为应该更好地由跨时预算

5、约束类储蓄理论解释 2、到目前为止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增长这两个收入增长源中真正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是人口增长更确切地说是劳动人口增长 在5392年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在绝大部分的时间内徘徊于较低的水平只是八十年代以后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无法对居民储蓄的变化做有效解释相反劳动人口增长与储蓄率提高之间有良好的吻合论文运用由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为基础得到的人口年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很好地证实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对于居民储蓄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结果也证实了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纯投入量增加维持而非投入产出率的提高这一结论提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劳动力资源供给状况的改变将会在很

6、大程度上决定社会储蓄的规模从而影响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 3、1955一1978年强制储蓄是我国居民储蓄中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重要内容但该成份在1979年以后减弱目前已达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分析居民储蓄的强制成份时采用Feldenstein等人的方法即将被管制的物价水平还原为可以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建立基本分析模型考察在价格下居民储蓄与在管制价格下居民储蓄的差异从中发现强制储蓄的程度由于用这种方法设定的参数a中可能包含因社会货币化程度提高导致高估储蓄被强制程度的因素需要用货币需求函数做为辅助性检验模型检验的结果发现1979年以前货币化程度的变化很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很弱79年以后货币化程度提高幅

7、度较大在较大程度上椎动货币需求的扩张剔除货币化程度提高的因素后居民储蓄中强制的成份有79年以前较多、79年以后减少的变化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19861987年的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可以大致估计至八十年代中期强制储蓄占居民储蓄的成份低于1/3.进入九十年代该比重继续下降由此可以认为强制储蓄已经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4、利息率和通货膨胀率不构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用收入增长的储蓄模型对储蓄率与利息率的关系做回归分析后发现利率弹性由79年以前的负值转为79年以后的正值弹性的显著性略有提高但均未达到显著的程度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很低的结论论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从利率敏感

8、性和财产的期限结构两个角度进行的 利率的敏感性指人们对于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很低的利率敏感性必然有低利率弹性利率敏感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我国居民长期的低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决定利率的弹性很低无论是正的弹性还是负的弹性改革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到1991年(本论文的截止分析期)居民财富积累依然有限这使79年以后利率弹性略有提高但仍未高到足以影响居民储蓄的程度低于利率水平的名义利率也会抑制利率的敏感性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以及过低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利率的敏感性和储蓄的利率弹性 在利率敏感性既定的条件下居民财产期限结构是影响利率弹性以及弹性正负方向的重要因素利率对储蓄的影

9、响有正的替代效应和负的收入效应利率的弹性则取决于两个相反的效应相互抵消的结果当财产以长期为主时利率的替代效应较强;当财产以短期为主时利率的收入效应较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收入水平决定居民财产以中短期为主这决定了79年以前利率很弱的负效应和79年以后略有提高但依然很弱的正效应 按照我国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以替代效应为主的利率弹性会略有提高但可能仍然不会成为影响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实证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对储蓄率有不显著的负效应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我国长期低收入水平下过低的财富积累水平和货币幻觉的作用1979年以后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通货膨胀对储

10、蓄的影响力可能会增强但货币幻觉的作用又使这一影响力不确定货币幻觉的存在可以使通货膨胀对储蓄形成两种相反的作用因而减弱通货膨胀的作用力度 由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宜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作为决定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5、社会保障程度对我国居民储蓄率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改变居民储蓄率的基本模式这意味着除非社会保障制度发生变化否则该因素对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的特点将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的分析分别就城镇与农村进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命周期假说 研究发现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可能使城镇居民储蓄率略有提高农村居民的储蓄率则由于农村社

11、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缓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因此发生变化考虑到农村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若按人口平均的话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可能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将社会保障的因素排除在决定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之外 6、信贷约束对我国居民储蓄有一定影响用永久收入模型检验发现79年前后信贷约束有从很强到开始缓慢减弱的变化过程因此判断79年以前较强的信贷约束可能构成抑制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因素之一79年以后信贷约束减弱则有助于加强该特征但是从79年以后收入大幅度提高与信贷约束缓慢减弱的情况看信贷约束并不构成决定居民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7、遗产动机目前不构成我国居民的主要储蓄动机估计遗产

12、在居民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很低遗产动机的强弱以及遗产率(遗产占财产的比重)取决于居民收入分配的非均衡程度按照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一段时期内收入分配的非均衡程度将会随收入增长进一步扩大居民的遗产动机也会和遗产率也会提高遗产动机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会加强但如果遗产率基本稳定并且遗产不占财产的主要比重遗产动机的存在基本不影响居民的储蓄模式根据西方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该假设条件在发达国家存在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居民遗产在我国居民财产中有增加的趋势但并不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模式考虑到遗产动机的大小随收入增长扩大的性质可以将该因素纳入到收入增长的储蓄模型中一并考虑 8、对各相关因素做逐一分析后可以认为在未来的一

13、段时间内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增长如果假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用人口变化趋势的有关数据对劳动人口增长的储蓄模型进行趋势预测发现直到年以前居民储蓄率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此后趋于下降因此从现在起直至年是我国的储蓄和社会财富积累的黄金时期紧紧抓住这一由人口变动规律创造的机会为年以后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保障奠定丰足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关于基本结论的政策含义 首先绝对收入水平对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影响意味着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在定程度上是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来源因此不必过急地采取消除收入差异的税收政策以便尽可能多地挖掘储蓄资源但是绝对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决定作用正逐渐被收入增长替代的趋势

14、则意味着高收入阶层对社会储蓄有较多贡献的基础正在减弱顺应这一趋势应及时消除意在扩大储蓄的收入差异税收保护 其次鉴于利率对储蓄的作用不显著的实证结果试图以利率手段调节消费需求基本上是无效的因此至少目前不宜使用该政策工具今后利率的弹性可能会随经济环境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在一定时期内略有提高根据那时利率弹性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手段再做调整也不为迟 第三由于单纯由劳动人口增长的储蓄率在年以后呈下降的趋势为维持我国高水平的储蓄率需要努力挖掘另一个决定储蓄率的收入增长源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劳动生产率受政策干预、制度变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性大可变现较强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进步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将有助于大大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提高现有的储蓄率而且可以维持长期的高储蓄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努力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提高我国储蓄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