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07167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型整理及答案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一面是与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相比,而我美好快乐的童年在百草园中度过,百草园自然是我的乐园,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2. 揣摩下面语句,体会作者感情。(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说明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失败。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物,却在儿童的心中却完全不一样,认为那是十分有趣的。可见童心的可贵。(2)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作用:承上启下,直接抒发了“我”对百草园难分难舍的感情,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表示了“我”遗憾的心情,

2、“常”字用得十分准确。到三味书屋不是不能到百草园,而是不能经常到。(3)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从“只”中可知道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反感,它的失败。(4)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表现出了先生的正直,与前“先生是极正”相照应。再说,先生再狠,也不应该体罚学生。在此之中,我认为,鲁迅是将他的启蒙老师刻画的较好,与当时社会成反比。3.浏览课文,说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有那几件事情令我念念不忘,这几件事情表现了儿童的哪些特点。百草园的乐园生活。2-8段写在百草园中的春夏秋三季的景色;阿长给“我”讲美女蛇的神奇传说;

3、冬天的百草园;离别百草园。这一部分紧紧扣住“乐”字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10-11段,写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12-24段,“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几件事:1、提问“怪哉”一虫的事;2、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去寻找乐趣;3、师生读书的场面;4、学生做戏、画画儿。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4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

4、的私塾教育。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5.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本句中的“似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

5、活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Ade这一词,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来代表再见呢?为什么不直接用再见呢?这个词可以体现什么呢? “Ade”为德语中的“再见(告别之口号)”。所谓“告别之口号”就是告别时的简单口语呼号,多用于儿语中,表示一种亲暱,随意的语气,声音简单,但感情色彩很浓,这是正式的“再见”一词所无法代替的。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特地借用德语儿语“Ade”,并且反复地使用它,维妙维肖地刻划了少年鲁迅对小动物、对植物们、对有趣的自然界所表现的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两个“ Ade”可以说取得了传意传神的艺术效果。7文章中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6、?两个“不必说”运用反复的手法,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写出有百草园无穷的乐趣。8. 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突出“我”好奇的心理,表现我的执着及究根问底的想法。表现出百草园,富有神秘感、吸引力9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快乐的追求。不同

7、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10作者写“美女蛇“故事的目的: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渲染气氛,引起读者的兴趣。11.鲁迅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老师的敬畏之情,对知识的渴求之心、对三味书屋的怀念之情。12这篇散文的主题: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地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地心情。13.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先用了两个“不必说”

8、,然后有“单是”的内容。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一下。前两个“不必说”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儿童对乐园优美而有趣的心理。14.这段景物描写,都采用了哪些种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这段景物描写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式。比喻如写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百草园在孩子眼里的乐园的乐趣。15. “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中的“们”是表示人的复数,这里用在动植物上,有什么含义?“们”用在动植物上表现了“我”对它们的喜爱,这些动植物是“我”童年时的伙伴。16. 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捕鸟时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