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07003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理工大学岩土钻掘液压传动期末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压传动的概念:是以密闭管路中的受压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的转换,传递,分配和控制技术。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动力缸将输入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的压力能,利用密闭管路传递到提升液压缸提升液压缸消耗液体压力能而做功,他们遵循1,帕斯卡原理(施加于密封容器内平衡液体的某一点的压力值等值传到全部液体。2,能量守恒原理。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中由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和液压辅件(管道和蓄能器等)组成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组成:1,动力元件(液压泵)作用是利用密封的容积变化,将原动机(内燃机,电动机)的输入机械能转变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是液压系统的动力装置。2,执行元件(液压缸

2、和液压马达)它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前者是将液压能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的执行元件。输出力和速度,后者是将液压能转换成连续旋转运动的执行元件,输出转矩和转速。3,控制元件(液压阀和控制阀)作用控制液体压力和流量和流动方向的原件。4,辅助原件(油箱,管道,接头,滤油器,加热冷却,储油器等)功能多样。不可缺少。5,工作介质(液压油)是能量的载体,最本质的组成部分,没有介质就不能构成系统(散热,润滑,防蚀。液压传动系统的图示方法:1,装配结构图(能准确的表达结构形状,几何尺寸,和装配关系。绘制复杂,不能简明直接表达原件功能,用于设计,制造,装配场合)2,结构原理图(能直接表达各元件工作原理和功能

3、,易理解接受。但绘制复杂难标准化,但结构形状,装配尺寸表达不准确。常用于液压元件的原理性解释,说明及理论分析研究。3,职能符号图(表示系统和元件的功能,不表示结构参数安装位置。简洁标准,绘制方便,功能清晰,阅读易解。便于性能分析及方案论证。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优点:1,可实现大范围内无极调速。可达1000:1,调速功能不受功率大小限制。2,与电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3,液压传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低速稳定性。4,借助于各种控制阀,可实现过载自动保护也易于实现其他自动控制和机械运行自动化。5,由于用管道连接,故可允许执行元件与液压泵相距

4、较远,灵活安装,适应性强。6,工作介质为液压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条件。延长元件寿命。7,原件易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缺点:1,工作效率较低2,出现泄漏问题3,对污染敏感,导致原件摩擦加剧,性能变坏。4,检修困难,主要是判断原因和确定部位。5,对温度敏感,温度适中6,液压原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密度或重度: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粘性:流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的特性。粘度:是对流体阻力的度量,即粘滞程度的度量。牛顿黏性表达式:F=uAdu/dy,或t=F/A=udu/dy。动力黏度:面积各为1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因之间存

5、在的流体互相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Ns/(牛顿秒每米方)既PaS(帕秒)。u=tdy/du.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密度之比。v=u/p。单位m2/s,或mm2/s。相对粘度:流体的动力黏度与同温度下水的动力黏度之比。黏温特性:黏度随温度升高(降低)而减小(增大)的特性。黏度指数:油液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黏压特性:黏度随压力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的特性。可压缩性:液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的特性。体积膨胀性:在压力不变时,液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特性。比热容:单位质量液体上升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导热系数:为沿热流传导方向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法向面积的热量。剪切安定性:在规定条

6、件下,液压油抵抗剪切作用保持黏度和与黏度有关的性质不变的能力。含水量和含灰量:油液中含水质量的百分数;油液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所得剩下残物质量百分数。凝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液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抗泡沫性:在规定的条件下,是充入油液中的气泡迅速上浮消失的的能力。其值越小越好。空气释放能力:油液释放分散在自身体系中的雾沫空气的能力。气体含量:液体中所含气体体积的百分数。气穴现象:过饱和量气体迅速从液体中游离出来形成小气泡的现象。气蚀:绝对压力下降过大导致严重的气穴现象使液压系统容积效率明显降低,有效体积弹性模量显著减小,并产生震动和噪声,这是因为当分离出来的气泡随液体到高压区,气体又将溶解,

7、是气泡迅速破灭产生局部液压冲击,是原件表面腐蚀称为气蚀。液压油的化学特性:1,防锈蚀性(是指油液阻止与其接触的金属材料生锈和被腐蚀能力)2,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3,抗磨性(靠添加剂在对偶表面形成润滑膜而减少磨损的性能。4,密度适应性和材料的相容性。5,难燃性(油液受高温热源或明火影响不着火或难以着火并保持持续燃烧的能力)6,抗乳化性和水解稳定性。(油液阻止与水混合形成乳化液的能力;油液抵抗与水起化学反应能力)7,操作特性(油液毒性,气味,颜色和储存性能)密度适应性:对密封尺寸和力学性能影响程度和适应性能。材料相容性:油液与它接触的金属,非金属之间不发生相互损坏和显著影响的性能。氧化稳定性:是

8、指油液抵抗与含氧物质起氧化反应而引起性质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热稳定性:油液抵抗热作用而引起性质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对液压油的一般要求:1,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黏温特性,(粘度过高,运动阻力大,温升快,可能出现气穴。过低,容积损失大,润滑变差,摩擦损失增加)2,良好的相容性3,良好的抗磨性。4,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5,良好的流动性和可燃性。6,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沫性7,清洁性好8,良好的使用特性。各种添加剂:抗磨剂,抗压剂,抗氧化剂,防锈蚀剂,防腐蚀剂,抗泡沫剂,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类型:1,矿物油基液压油(HH不宜传动介质,HL低压系统润滑,HM中高压机械润滑,HR

9、各种阀系统,HG导轨油.HV.HS严寒地区,专用。)2,难燃液压油(高水基液压油,合成液压油,纯水)液压泵:依靠密封工作容积变化实现液吸压油作用,从而将输入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液压泵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根据几何排量是否可调节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根据是否可正反向转动分为单向液压泵和双向液压泵。液压泵工作原理:1,高低压腔要隔开。2,必须构成可(变化)的(密封容积)并具有(匹配的配流方式)。3,油液吸入压力不小于大气压,这是液压泵完成吸油的外部条件。工作压力PB:泵工作时输出油液压力。有负载决定,或称系统压力。额定压力PR:保证液压泵容积效率,使用寿命和额定转速的

10、前提下,液压泵连续长期运转时使用的最大压力。也称铭牌压力。吸入压力:吸入口压力或背压。排量qB:泵每转一周,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到排出液体体积。mL/r。理论流量Qt:单位时间内,由泵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到泵排出液体体积Qt=qBnB.。实际流量QB:工作时输出流量。QB=Qt-QB。额定流量QR: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流量。最小流量。QR=QB=Qt。瞬态流量Q(t):泵每一瞬时的流量。理论功率Pt:泵的理论流量与泵的进出口压差PB的乘积来表示。Pt=PBQt=PBQt(进出口压差为零)输入功率Pi:实际驱动泵需要的机械功率Pi=wBTi=2nBTi齿轮泵:通过密闭壳体

11、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年齿轮啮合而工作的液压泵。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质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缺点是: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节,用于低压系统。齿轮泵的原理:齿轮泵工作时,主动轮随电动机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轮跟着旋转。当吸入室一侧的啮合齿逐渐分开时,吸入室容积增大,压力降低,便将吸人管中的液体吸入泵内;吸入液体分两路在齿槽内被齿轮推送到排出室。液体进入排出室后,由于两个齿轮的轮齿不断啮合,便液体受挤压而从排出室进入排出管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不停地旋转,泵就能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困油现象:(在密封情况下,继续改变油液所占的容积而产生压力急剧变化

12、的现象。)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这个封闭的容腔开始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加大。封闭腔容积的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并致使机件受到额外的负载;而封闭腔容积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分离,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齿轮泵的泄漏途径:1,径向泄漏(压力油液沿齿顶圆与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从高压到低压腔的泄漏。量小,10%-15%。2,轴向泄漏(是压力油沿齿轮端面与侧板端面之间的轴向间隙从高

13、压腔向低压腔的泄漏。或陈端面泄漏。因为它们之间间隙较大间隙封釉长度短,所以泄漏量大沾总泄漏量的70%75%。3,齿面结合处的间隙泄漏(由于齿形误差造成沿齿宽方向接触不良而产生的间隙,是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造成泄漏。很少。泄漏产生原因:a、轴封未调整好,b、密封圈磨损而间细大,c、机械密封动、静环摩擦面随坏,四、弹簧松弛对策:a、重新调整b、适量拧紧压盖螺栓或更换密封圈,c、更换动、静环或重新研磨,四、更换弹簧提高外啮合齿轮泵的压力措施:减少端面泄漏,即使把间隙做的很小,随时间推移,由于端面磨损增大,间隙不能补偿,容积效率也很快下降,目前,提高外齿轮泵压力的措施是用泵齿轮断面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即采

14、用浮动轴套或弹性侧板两种自动补偿端面间隙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把泵内排油腔的压力油引到轴套外侧或侧板上,产生液压力,使轴套内侧或侧板紧压在齿轮端面上,压力越高,压得越紧,从而自动补偿了端面磨损而产生的间隙。叶片泵:转自转动时,借助凸轮环(定子)制约,使转子槽中径向滑动的叶片产生往复运动而工作的液压泵。叶片泵的优缺点:优点:结构紧凑,流量均匀,噪声小,运转平稳。缺点:结构复杂,吸油能力差,对油液污染较敏感。适用于中低压系统。叶片泵的分类:按结构:单作用式(变量泵)和双作用式(定量泵)。双作用的优点,径向力平衡,流量均匀,寿命长。单作用的缺点:转子受到来自压油腔单向压力的作用,使轴承要承受很大的径向载

15、荷。所以,这种叶片泵也称为非卸荷式叶片泵。双作用式泵的原理: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双作用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1,双作用叶片泵如不考虑叶片厚

16、度,泵的输出流量是均匀的,但实际叶片是有厚度的,长半径圆弧和短半径圆弧也不可能完全同心,尤其是叶片底部槽与压油腔相通,因此泵的输出流量将出现微小的脉动2,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的措施3,配流盘,当两个叶片间的密封油液从吸油区过渡到密封区时,压力基本上是吸油压力。当转子在转过一个微小的角度时,该密封腔和压油腔相通,油压突然升高,油液的体积收缩,压油腔的油液倒流到该晈,荥的瞬吋流量突然减小引起液压泵的流量脉动、压力脉动、振动和噪音。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在配流盘的压油窗口靠叶片从吸油区进人密封区的一边开三角槽。在配流盘接近中心位置处开有槽。槽和压油腔相通,并和转子叶片槽底部相通,使叶片底部作用有压力油。4,定子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