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以情促读情动辞发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993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以情促读情动辞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以情促读情动辞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以情促读情动辞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以情促读情动辞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情促读,情动辞发慈母情深教学分析五城中心小学 程成贵慈母情深是人教版第九册略读课文,作者梁晓声。作者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地挣钱,豁达地给钱等感人画面,让读者体会到了“深刻、深厚、深沉”的“慈母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画面感强。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力求凸显略读课文的特点,以点带面,精略结合,使略读教学更扎实有效。本教学设计抓住重点句段,上联下串,辐射全篇,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感悟、朗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一、弄清“是什么”,打开一扇通往文本深处的大门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认识规律可以表述为“是什么”“怎

2、么样”“为什么”。为此,阅读一篇课文就要先弄清它写的“是什么”,再了解作者“怎么写”的,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在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理清课文线索,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条理清楚,落实了课标中“初知文章大意”的略读要求。之后,教师从读者的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呈现主要内容时,我隐去了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或生字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印象把主要内容补充完整。这样,既检查了生字新词,又让学生习得文章主要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二、抓住关键句,以点带面培养语文基本素养本课教学主要采取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的方法,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

3、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母亲恶劣环境中工作”“母亲如何工作”“我不忍心要钱”“母亲慷慨给钱”四个角度感受母亲工作的辛劳、性格的慈爱等特点,亲历“我”震惊、伤心、心痛、心酸、悔恨、自责、幸福、懂事等情感变化过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句话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复杂感情,所以指导学生把这句话读好,读出感情,读出意味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我采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方法。在从“四个角度”感悟母亲深情的学习中,教师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感受人文精神,学生一触摸到“我”的情弦,就及时回读重点句,经

4、过几次回环往复的朗读,逐渐再现了“我”当时复杂的感情。从课堂朗读的情况看,学生感情一次比一次投入,一步紧一步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文本语言也一点一点温润起来,一次又一次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并掌握“反复”这一语言表达形式能增强感染人力的特点,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启发学生对表达形式相似的语言“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进行对比、感悟、强化巩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凸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三、紧扣空白点,促进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最佳结合体。学语文,学语言不仅

5、为了提高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要会运用。所以我巧妙抓住文章空白点,让学生进行补白写话,把心中的感动和万般感慨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要求写话时用上三个“我的母亲”,鼓励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反复”这一语言表达形式,使读与写结合得十分紧密,促进了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由于有前面的情感铺垫,此时,学生也蓄满了感情,写话就成了学生宣泄情感的一种需要。此时,我点击播放了母亲这首歌,阎维文那富有磁性而又略带哀伤的歌声顿时回荡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写话也像开闸的洪水一泻千里,一发而不可收拾。交流中,学生真挚的内心独白,动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同学。“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的认同,我也想在这方面做一点有益的尝试,因为我很享受这种美妙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