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查房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306431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塞查房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脑梗塞查房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脑梗塞查房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脑梗塞查房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脑梗塞查房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塞查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塞查房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病理,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个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的局限性坏死或软化,出现大脑相应区域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常见的类型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栓塞,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病因,脑血栓的栓子来源不同,可分为心源性:为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时易发生;其它见于心肌梗死、亚急

2、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和心脏手术等非心源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物脱落;少见的有癌细胞脱落、脂肪栓、气栓等来源不明:少数患者经详细检查仍找不到栓子的来源,发病机制,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循环,突然堵塞动脉,侧枝循环难以迅速建立,因此引起相应供血区的急性缺血;同时伴有血管痉挛、故发病时缺血的范围较广。当血管痉挛减轻或局部酸中毒致血管麻痹使血管扩张,栓子向远端移动以及侧枝循环的建立,可使缺血范围缩小,症状减轻。但由于闭塞远端的血管已有缺血性改变,血液可自病变血管漏出,进入原缺血梗死区,形成出血性梗死。,护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 姓名:某某 名族:汉 性别:女 婚姻:

3、已婚 年龄;59岁 文化程度:高中 职业:退休 发病气节:冬至 入院时间:2012年1月1日,健康史,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数年,脑梗塞病史三年余,脑出血史2年,冠心病史不祥,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生于天津久居本地,无烟酒嗜好。患者已婚,育有一女,老伴体健,家庭和睦,有医疗保险,无住院经济顾虑。,身体状况,患者入院前2月余出现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中且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至38度9 ,时有咳嗽咯痰,痰白质稀薄,可自行咯出于我院住院治疗,期间查脑CT,双侧基底节及右侧枕叶梗塞伴软化灶,左侧小脑及脑干梗塞灶,脑白质稀疏,脑萎缩。胸CT示双肺纹理增多,考虑

4、两肺下叶炎性病变。,入院查体,患者主因神志不清伴间断发热咳嗽2月余,四肢抽搐2小时,于2012-1-1 上午10:10收入院。入院后给予患者护理查体T:37.0度 HR:68次/分 R:23次/分 BP:110/62mmhg 患者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左:右3.5mm:3.5mm,对光反射弱,双眼可见水平眼囊,唇甲微绀,无明显口角歪斜,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侧呼吸音无,双肺可闻及少许痰鸣音,HR:6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及

5、肿大腹软,触之,患者无痛苦表情,腹肌无紧张,肠鸣音存约1-2次/分,下肢水肿(),四肢肌张力稍高,右足拇指甲可见0.5cm0.5cm青黑色,双巴氏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胸CT 头CT同前,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 痰培养铜缘假单胞菌,大便回报黄软便,未见异常,潜血阴性。 凝血、心梗快速、乳酸、BNP均正常,D-二聚体0.4mg/L 血气分析 PH 7.44 PCO2 51 PO2 89 BE 8.5 HCO3- 34.1 BB 54.8,诊断,多发性脑梗,症状性癫痫,高血压3级,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 、缺氧导致肢体瘫痪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综合症 与脑血管闭塞所致肢体

6、瘫痪,活动能力丧失,意识障碍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 与病变累及大脑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废用综合症 与肢体瘫痪及未能及时进行肢体康复锻炼有关 坠积性肺炎 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误吸等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意识障碍减轻 无严重并发症或及时得到发现或处理,护理措施,遵医嘱给予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记出入量,保留尿管定期开放Q2h,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持续氧气吸入。保留胃管,流质饮食。苯巴比妥100mg,imBid抗癫痫治疗。丙戊酸钠片Q8h口服抗癫痫治疗。,护理措施,休息与体位 患者昏迷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利于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流出。各项护理操作如翻身

7、,吸痰,鼻饲等动作均需轻柔,病室环境 应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限制亲友探视,使患者得到充分 的休息,饮食鼻饲 能全力(1:1.5)1000ml经胃管泵入 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补充足够的水分。遇呕吐反流呛咳时应暂停进食,以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大小便护理 及时清理大小便,更换衣褥,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留置导尿做好相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以防误吸。定时翻身拍背,做好口腔护理,患者出现持续发热。应予物理降温,头部置冰袋或冰帽,身下置冰毯,基础护理 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1822。湿度(6010)%,通风良好

8、,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噪声及强光刺激;冰毯及冰帽降温时,同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体温监测2。对照组采用局部冰袋、冰帽降温、每隔30 min行擦浴。患者由于高热代谢增加,消耗体内大量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应做好营养支持,可采用鼻饲高能量流质,并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同时也可静脉补充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维生素。 3.2 冰毯机的运行观察 冰毯机运行过程中,护士要随时观察主机运作情况。如管道是否通畅,主机是否工作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要保证患者体温平稳地降至正常3。 3.3 体温调节护理 肛温和鼻腔温度保持在3235比较安全,过高则达不到降温的目的。因此在护理患者时要严密观察降温

9、仪工作,严禁忽高忽低,并防止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寒战。寒战时耗氧量可增加100%300%,并产生热量,对降温不利。复温时多主张自然复温。 3.4 呼吸系统护理 急性脑卒中亚低温状态下,患者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气管内吸痰的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并定时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防止痰痂形成和呼吸道干燥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5 循环系统护理 ICU中危重病人各脏器功能减弱,大多合并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在使用冰毯及冰帽时,体温降低导致血管收缩、血容量下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

10、此,病人降温时要持续监测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处理,必要时停用冰毯及冰帽。掌握冰毯及冰帽使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加强心电监护。2例病人对冰毯及冰帽降温敏感,体温降得过低,护士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病人体温不升,经停用冰毯及冰帽,并报告医生,进行合理复温后病人恢复正常。,3.6 抽搐、寒战的监测 ICU病人抽搐、寒战发生率较高,降温过程中如出现上述症状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如癫痫)引起的症状,如发现是亚低温治疗原因导致病人体温下降过低而引起的反应,可先暂停冰毯及冰帽降温,然后加强四肢的安全保护,加盖棉被,但不可用热水袋,以免血管舒张带来不良后果。可遵医嘱给予一定的药物,合并其他

11、症状时也应对症处理,安全应用。降温过程应缓慢进行,预先可设定温度然后慢慢下调。 3.7 皮肤护理 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和臀部,皮肤温度较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易发生冻伤和褥疮。因此,降温毯应铺于床单下,勿皱折,防止降温毯雾水渗湿,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且按时翻身、按摩,每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硬结,预防压疮及冻伤的发生4。另外,因头部置冰帽,翻身前后要检查冰帽是否移位,检查耳廓处皮肤是否冻伤,保证冰帽的使用效果和防止冻伤。亚低温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压疮及冻伤。 3.8 预防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呼吸减慢,排出减少或下降,故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心律失

12、常、心肺并发症等5。患者体温过低( 35)时禁用冰毯,否则会加速机体呼吸、循环、代谢减慢甚至终止而导致死亡4。因此在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一般行心电监护,通常心率维持在60次/min以上,血压90/60mmHg以上。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脏病、高血压应更加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巴比妥类药常按用药后睡眠时间维持长短而分类,长效类(巴比妥、苯巴比妥,6-8小时)、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4-6小时)、短效类(司可巴比妥,2-3小时)、超短效类(硫喷妥钠,1/4小时)。本品为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

13、随剂量的不同,可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小剂量镇静,中剂量催眠,大剂量抗惊厥。本品脂溶性低,故吸收缓慢,通过血脑屏障缓慢,服后0.5-1小时起效,可持续6-12小时,半衰期为24-96小时,吸收后分布脑组织内浓度最高,并能透过胎盘。本品吸收的65由肝脏代谢,有27-50原形从尿中排出。,临床应用:用于失眠、惊厥、麻醉前给药,癫痫大发作;有诱导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及增加肝细胞Y蛋白的作用,用于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增加胆汁量,使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增加,用于肝内胆汁郁积性黄疸(药物性、特发性、妊娠性)。,禁忌症:(1)肝、肾、肺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 (2)血紫质病禁用。支气管哮喘、呼吸

14、抑制及卟啉病患者禁用。 (3)有过敏皮疹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立即停药。,不良反应:常见为困倦、头晕、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宿醉症状。本类药物尚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炎、红斑,严重可出现皮肤疱疹、剥脱性皮炎及哮喘等。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长期服用可致骨质软化,孕妇长期服用可使胎儿成瘾。 注意事项 (1)注射剂为钠盐,临用时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成10浓度,其水溶液不稳定,应临用前配制。 (2)注射液不可与酸性药物配伍。 (3)静注速度不应超过60mg/分,过快可引起呼吸抑制。 (4)本品如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并可形成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综合征。 (5)长期治疗癫痫时不能突然停药,否则

15、可致癫痫发生,甚至促发癫痫持续状态。 (6)长期服用应随访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有异常者应加服维生素D。 (7)妊娠期间服用本品,新生儿可发生低凝血酶原血症及出血,可用维生素K治疗及预防。 (8)本品为肝药酶诱导剂,与肝药酶抑制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能减慢本品代谢,使作用增强,故合用时应适当减量。与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等)合用,可降低后者疗效,与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合用可降低避孕药的可靠性,与皮质激素、洋地黄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均可降低疗效。 (9)与催眠药、全麻药、安定药、中枢抑制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或饮酒,均可相互增强药效,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10)尿液碱化可加速本品从肾脏排出。,护理评价,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