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6139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中的家庭教育启示论文 摘要从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入手根据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产生的问题制定出有利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人格特征的有效的对策为早期儿童的心理萌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霍妮;社会文化神经症;家庭教育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与弗洛伊德的先天本能决定论不同霍妮把文化环境的作用提升到第一位尤其考虑到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特别是儿童成长的决定性作用 一、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概述 霍妮用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这是她对正统精神分析学的修正她认为在人类产

2、生神经症的过程中即便不排除性压抑、遗传天赋、童年经验等个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但是最实质的要素则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产生的影响 (一)神经症的文化观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霍妮对神经症作这样一种描述: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该将它叫作神经症特别强调的是形成神经症的必要前提是恐惧和防御满足在质和量上都脱离了同一文化中固定模式化了的恐惧和防御措施同时神经症病人仅仅是对冲突倾向的存在进行自发的企图来寻求妥协和解决的方法他并不能自觉地意识到冲突的全部

3、内容这种解决方法的代价则是经常性地以损害完整的人格这就说明神经症患者脱离了大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认同从而产生了对正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和畸变 (二)“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 在人刚出生时就产生了两种本能的需求即满足和安全在童年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儿童都必须倚靠周围环境寻求对于父母的依赖以满足自身的诸多需要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安全感由于体质不够强壮、经验不够充足再加上儿童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取真正的爱和温暖就会产生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儿童也会对父母的许多行为和态度产生敌意霍妮称之为“基本敌意”孩子内心的敌意可能由多种方式引起:父母不尊重他对其他子女的偏爱不公正的责备;破坏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这些缘由都在以不同

4、的程度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挥着作用儿童的无力感往往被看做是一种生物学事实孩子越是表现得无能为力越是不敢表现出任何对抗起因无非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须压制对你的敌意”;恐惧可以产生于威胁、禁止、处罚或者是间接的恐吓“因为我惧怕你所以必须压抑对你的敌意”;当子女无法感受到父母对他真挚的爱时也会产生一种压抑“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必须压抑对你的敌意”;父母给子女设置了一份严格的行为规范守则当孩子的行为逾越了这份守则内心往往会激发出一种罪恶感这种情况同样也会产生一种压抑“假如我感到自己有敌对心理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我必须压制敌意”这些压制敌意的情绪必定会带来焦虑霍妮称这种焦虑为“基本焦虑”基本焦虑

5、在人对自身和他人的态度中有其特定的内涵这就意味着情感的疏离和孤立保护手段的彻底性是受焦虑的难以忍受性所决定的通常有四种保护形式可以用来对抗焦虑:首先对抗焦虑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获得任何形式的爱;其次放弃自己内心心最的感受顺从和迎合别人的潜在愿望避免所有可能招来的敌视;第三种方式是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通常需要依靠权力、成就、占有、来自别人的崇拜来获得;第四种方式则是脱离他人躲避风险不让他人对自己的需求产生影响力求获得对他人的独立从中逃离出来 (三)儿童早期经验论 霍妮指出在所有的神经症现象中我们在根源上发现患者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存在障碍这种障碍在童年时期形成而在童年时期对儿童人格塑造影响最

6、深的是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的优劣后期患有神经症的人可能与父母有密切关系因为很多情感或态度在每一对亲子关系中都存在这一原因同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障碍相类似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的因素是童年期间的经验首先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轨迹可以溯源到他的早期经历如果一个人早期经历过不公平的待遇那么他后期就会感到对己不公的倾向这类不利的经历会使儿童较早产生不能自然信任他人仁慈和公正的倾向他也将会失去或永远也得不到被人需要的的确信感其次童年的整个经验会产生某种性格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它的发展这是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不能从后期特征中划出明显的界限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发展的停止时间不一样这

7、就说明童年期所有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需要产生综合作用后才会对性格发展的状况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家庭环境儿童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的优劣与儿童的身心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有直接的关联需要强调的是霍妮认为关于神经症的形成童年焦虑是一种必要因素但并不是其充分条件及早地改善周围的不利环境或使用各种方法使不利因素的影响相互抵消以此来创造有利的环境都能够预防某种特定神经症的产生 二、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教育启蒙的场所由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自身经历和文化环境等原因我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虽然这些误区很容易被人们发现但是却始终

8、找不到科学的根据去解释并解决这些问题依照霍妮的理论能将这类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父母所具有的爱的能力缺少理性称作非理性之爱;二是父母由于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无法更好地爱孩子称作虚假之爱(一)非理性之爱非理性的教育会使孩子“非常自我又失去自我”不能够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意义“非常自我”是希望所有人都来关注我以我为核心满足我的心愿“失去自我”是没有追求没有志向不知道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非理性的爱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私的爱一种是有害的爱“自私的爱”就是依照父母的意愿去爱孩子他们不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且完全看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雕刻孩子不论孩子需要不需要、愿意不愿意接受家长都一味地

9、、带有功利主义进行物质投入、金钱投入、情感投入以自己的权威力量为基础强迫孩子必须顺从这些情况都会妨碍孩子的正常健康发展等等“有害的爱”是完全依照孩子的想法去爱孩子父母无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就会使孩子变成为所欲为的人儿童尚未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此时父母无法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周而复始必然出现父母有满足不了的时候不能满足就会因爱生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二)虚假之爱虚假的爱包括两层含义:例如在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是他们自身的心理愿望并不是孩子成长的需求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表面上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技能的提升实质上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由于儿童没有独立判断自身需

10、要的认知能力渐渐学会了压制自己的内心去迎合家长的虚荣心可能会使孩子在成年后成为虚荣心旺盛的人霍妮称这种虚假的爱为“有条件的爱”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条件就是满足父母的个人意志“过分依赖”是虚假的爱的另一种表现这种依赖实质上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但是在表面上往往被人们看成是孩子离不开父母依据霍妮的理论对焦虑的一种基本防御也包括渴望占有父母把孩子完全占为己有不能使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让孩子完全成长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在面对问题时不能自如处理和应对父母会感到自己在孩子身上已经投入全身心的爱但是往往得到的结果却不能让他们满意 三、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情感的归宿因此家庭教

11、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人生成长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父母应进行自我调适以促进人格的完善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所提供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和自我意识建立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指经济的富裕而是指父母为子女所提供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所营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霍妮认为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温暖和爱主要原因就是父母患有神经症而神经症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造成的窘境很多父母很难意识到社会文化与自我人格的内在矛盾和冲突这需要父母从自身出发学会在社会文化压力下进行自我调适意识到冲突或面对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益的经历尽管这种经历可能会使人感到不适我们越是可以正面

12、看待自己内心的冲突就越能够尽快找到解决冲突的有效办法从而取得更大的自主能力从成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程度看他们已经具有独立判断和应对问题的能力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对儿童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从细小的事情中发现孩子独特的潜能在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看来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角色应该从施教者转变为共同进步者父母能和孩子形成互学互助的朋友关系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就应审视并调整自身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孩子能够感同身受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应对冲突或突发情境时的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完善的独立人格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家庭氛围的好坏对于家庭教育的成败、是否能够对孩

13、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起积极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家庭氛围的保持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和睦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否和睦是家庭教育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家庭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和善待人、彼此团结、共同进取研究表明: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情绪稳定、心思细腻、性格温和的人格特征(2)家庭成员教育观念的统一性孩子成长在家庭观念不一致的环境中容易养成口是心非的性格成年后与人来往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的倾向在此基础上父母的教育观念还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总体观念保持一致性儿童在作出行为选择时才不至于出现两难处境所以父母要学习与儿童和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根据孩子身心发

14、展的规律和实际情况来开展教育讨论教育方法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使孩子得到正确的行为和思想的引导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3)理解和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作为父母只有先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尽量不要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去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发现孩子的独特潜力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志定向培养孩子的兴趣找到适合儿童成长的有效方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家庭的安全温暖才愿意主动与家长沟通 (三)联合学校和社会促成教育合力的形成 霍妮指出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

15、社会则起着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平台的作用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互相协调、理念一致、方法相通、形成合力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是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假如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不和谐因素甚至产生相互冲突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三者合一的最好的体现就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观念以及创设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三种教育力量合为一体的模式对于延长儿童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和学校、社会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活动确保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之间的统一性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综上所述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对于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南京:译林出版社 2美卡伦霍妮精神分析的新方向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3杨青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关系之探讨内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