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5773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论文展望写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展望写范文 导语:就这样眨眼间毕业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永远不毕业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论文展望写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姓名:xx 学号:xx 分校:xx 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 指导老师:张为民 时间:xx 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偏差问题探究 2.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分析 2.1.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现状 2.1.2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2会展专业实践教育分析 三、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3.1应尽快组建国家级会展教育专业委员会 3.2构建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3.3完善实践与实验课

2、程体系 四、结论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会展相关企业(会展公司、会展场馆、旅游公司、旅游饭店等)、会展行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我国会展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基本胜任会展企业经营管理和在会展行业管理从事管理、咨询、教育、科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在对该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调查中发现真正进入会展行业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而实际能从事会展经济管理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与我们的教育定位以及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就

3、业现状出发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偏差之间存在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改革探索以期能改变学生就业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同时也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1)会展专业教育; (2)就业; (3)课程体系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情况笔者以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所学校06级本科大三学生进行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倾向等方面的调研同时也对上海师范大学的首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08届毕

4、业生进行了就业现状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后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21.20的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满意78.8的表示一般满意在专业课程教材方面86.8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0.15表示教材内容理论多、实践案例少3的学生认为教材陈旧在实践教学方面62.25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授课的理论性强、实践性缺乏;28.9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多但多为低层次服务(如咨询、现场维护等)而67.4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少应当增加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同时就实践机会的内容85.36的学生选择参加实际会展运作11.39选择参观会展场

5、馆和观摩会展 3.25选择邀请业内人士演讲交流可见学生对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实践机会非常渴求被调查者的一致观点是只有亲身参与和体验展会才有可能加深对会展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与会展从业人员的接触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训练的积极性在就业倾向方面47.69的学生选择会从事会展业31.14的学生选择不从事会展行业工作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如旅游、外贸、财会和翻译等工作21.1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对就业问题表示茫然在对上海师范大学的首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08届86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现状统计中截至年7月15日该校届毕业生签约率为96.51(其中4名考上研究

6、生2名出国)但从事会展行业工作的专业签约率仅为18.07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偏差问题探究 高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为会展相关企业、会展行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部门培养能基本胜任会展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就业情况说明大部分的该专业学生没有进入会展行业工作这种偏差的存在与目前会展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分析 2.1.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现状 截至年底教育部批准开设“展经济与管理”和“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共计26所从这26所高校会展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托原有的专业群结

7、合师资和教学资源设置课程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经济管理类方向以广东商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为代表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侧重于经贸类方向重点研究会展过程的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市场营销、经济地理、服务管理等相关课程外贸类方向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代表主要课程设置倾向外贸类方向在外语方面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课程设置量较大并配套世界经济与政治、跨文化研究以及国外会展等课程旅游类方向以上海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沈阳师范学院为代表在必修课中设置了会议策划与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奖励旅游策划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等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了旅游文化学、休闲学等课程艺术类方向

8、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代表重点从艺术设计应用角度切人培养会展空间设计人才这26所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约有200门其中比较具有共性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类、管理类、法规类、服务类、营销类和策划类课程此外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基于未来发展方向设置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目的地管理公司经营与管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城市会展业发展规划、浙江万里学院的会展经济数学研究方法、会展史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外语类课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关联特点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各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 2.1.2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课程背后我们应当冷静地

9、看到当前会展 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专业方向过散正如上面所说的国内分属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其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基于其原有的专业群因而使得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表现出较强的各高校特性而缺乏专业发展的共性现有会展专业的方向比较分散有经济类、旅游类还有艺术设计类的有些甚至与其他专业重合内容较多主要反映在侧重经济管理、旅游业专业的高校 表1我国高校会展专业起源一览表 、缺乏成熟专业群的支撑从表1中看出现有的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和学科的依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依托经济管理类专业有的依托外语专业有的依托旅游专业还有的依托工艺设计等专业一般说来一个成熟的

10、专业需要有成熟的专业群来支撑并与相关专业形成互动趋势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还无法明确相关的专业群因此使得会展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后劲方面可能会一在一定的问题 、专业目标不够明确从专业设置的方向看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系统的体系即使是同一个课程在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表2中在会展管理类模块课程的内容安排上有的高校重视基础性概念有的高校重视国内外比较;在工商管理类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五花八门差异较大无法形成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支撑 表2上海两所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院校课程比较 、专业知识点体现不明显专业知识点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专业知识深入程度的重要体现

11、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看专业课程多为陈述性和记录性课程有些课程甚至是其他专业课程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翻版缺乏具有专业自身特色的深层次专业知识因此导致专业富有替代性使得就业时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较容易替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会展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基础框架对于一个专业而言在授予学位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相关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尚未形成在核心课程方面的共识无法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这就会对未来的学位授予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2会展专业实践教育分析 会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学科我们应当注重会展教育的实践性培养但由于我国

12、高等教育的体制设定通常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公共课二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到四年级花费达半年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和寻找工作学生真正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仅有两年半而在这两年半的专业学习中学生又被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挤满以致留给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学生的专业实习仅有16周时间多在三年级的下学期但由于会展业具有季节性强、筹划时间长、接纳学生数量有限的自身行业特点往往使得一个班的学生一部分去实习一部分留校上课即使去实习的学生往往也因没有较长的实习时间和实用的实践机会而蜻蜓点水了解皮毛而已此外毕业实习也仅有6周名为毕业实习实际上也变相成为了“放羊”让学生自己去找工作我们以会展强国

13、德国的巴登霍恩夫国际应用技术大学会展管理专业的实践学制为例该校学习期限共为三年分六个学期除去第一和第六个学期外自第二学期始学生就有大型活动认知实习和大型活动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实习实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出课堂从理论到实践对会展业有直观的认识第三学期同样也有大型活动认知实习和项目实习然而与第二个学期的实习内容有别这次实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带着实践知识走入课堂从实践到理论的更深人实习第四学期的实习时间最长为期5个月学校与有关单位联系提供在会展公司、广告公司、会展配套服务提供商或者大型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市场部门的实习位置第五学期又有大型活动实习由此来看实习竟然占了学生全部学习时间的近13而且长达

14、一年的实习是连续不问断的从而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熟悉会展工作的各个环节熟练掌握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环节因而等到学生第五学期再次参加大型活动实习时学生基本上都能独当一面地开展会展工作这一“定向培养、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3.1应尽快组建国家级会展教育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是协调、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专业发展步人正常轨道的标志当前教育部尚未成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也没有明确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纳入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因此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尚处于无序状态对未来专业的发展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会展专业的发展

15、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以便扶持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尽快成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或暂时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纳人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进行指导待时机成熟后再成立专门的专业委员会 3.2构建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三大类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应重点设置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公共外语、会计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课程;在核心专业课程方面需要设置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场馆管理、会展服务管理、会展信息管理、参展知识、会展营销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应重点设置会展经济、展示设计、会展广告、会展文案、会展心理知识、会展物流、会展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可以广泛吸收其他专业建设的经验但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防止旅游、广告等专业的课程过多以避免专业趋同现象要从根本上思考会展经济与管理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