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5663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学具操作问题论文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通过学具操作等活动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试就学具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具操作的理论依据运用学具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学具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存

2、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圆形、长方表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形成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认识 2.通过学具操作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数学教学不只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且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当前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要彻底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数学的法则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学具操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教学要让学生用24块代表体积单位的小正

3、方体拼摆出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总结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3.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适当的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应用题的情景理解题意为应用题的正确解答创造条件不仅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利用学具帮助其理解题意即使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也需要通过适当的操作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如行程问题、求平均数应用题等 4.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里的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几何学生通过剪、拼、折、摆等动手操作活动不仅掌握了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且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初

4、步的空间观念 二、学具操作的理论依据 学具操作的方法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1.通过学具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数学虽然反映的是数学的最基础知识但同样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是一系列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结果即使一年级小学生所要掌握的最简单的数概念也是从许多具体的事物中概括出来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思维的这种特点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构成矛盾学具操作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许多都可以设计成外显可见的操作程序如学习除法让学生动手“等分”某些物体;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等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运用剪拼的“割补”方法藉以内化为思维中的“割补”方法从儿童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来分析“分析与综合”最初是源于动手的工具性操作的“分析与综合”操作的“分析”如拆开一件东西分开一组东西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等等;操作的“综合”如把拆开的东 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