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5583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经济管理调整思考论文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紧切性与条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体制变革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这一体制仍未能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所以继十六大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才能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2、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原则和目标是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快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根据我国目前所有制结构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实行了国有企业的改组推动了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仅1999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通过布局调整从238万户减至191万户减幅达197%但目前国有经济覆盖面仍很广近20万户的国有企业分布在各个领域据统计在608个工业小类行业中国企涉足604个行业占993%国有经济进入的行业太多与此同时亏损面很大2000年国企亏损97万户亏损面达50%亏损额高达18000多亿元在全国国有企业中资不抵债的空壳企业

3、多达85万户占国企总数的445%由于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形不成实力发挥不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鉴于目前的状况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大的要求必须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客观条件是:国有资产产权的有效流动这样才能实现国有经济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与退又必然涉及到产权的交易和流动问题因为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交易而产权交易的前提是产权清晰只有产权清晰建立健全产权流通体制实现产权的广泛交易社会资源才能实现最佳配置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要达到的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目标

4、才能实现 二、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条件和途径 国有资产产权的流动包括很广的含义本文特指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对国有资产行使处置和流动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对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兼并、重组、置换、出售等国有资产产权的流动实则是以价值形态衡量和表示的产权易主和重新组合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产权清晰是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制度条件只有产权清晰的各种要素产权才能实现自由交易这里的产权清晰是指产权客体归属的产权主体清晰即有真正的“人格化”的所有者在我国个人和法人财产产权是清晰的而国有资产则不同从理论上讲我国国有资产所有者是清晰的即全体人民但实际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者人人都不为其所有物负责可以说国有产权主

5、体从根本上是缺位的所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权利义关系界定不清或落实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也有所有者自身层次的问题即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存在缺陷尚未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因此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是培育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使这一主体对国有资产具有完全的财产关切度和财产维护力度杜绝因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设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只有明确国有产权“人格化”代表才能使之像私人股东一样关心国有企业 其次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环境条件:培育成熟和开放的资本市场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就必须进行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而产权的交易是在资本市场进行的国有资产产权的流动即包括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各种资

6、源、要素等实际资本的产权转让也包括有价证券(特别是股票)等虚拟资本产权的交易还包括以专利、晶牌等形式存在的无形资本的转让这首先要求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首先是市场体系的成熟与健全包括證券市场、非证券的信用资本市场以及特殊要素市场还包括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本市场有了发育健全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各种形态的资本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其次要逐渐开放资本市场不限制交易主体的身份有条件地允许境外交易者进入市场交易这样可以增大资本的流人量提高资本流动的效率和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确保交易主体通过交易获得的产权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微观基础条件:加强国有企业的生

7、产经营增强其盈利性企业是以生产商品、提供服务为手段达到盈利目的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的资产是否具有流动性关键在于企业获利的现状和预期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劣则决定着企业资产、产权转让价格的高低这也要求建立科学公正的资本评估制度客观地评估待流通的国有资产总之离开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是离开了实际资本的有效运营使国有资产的流动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还会产生泡沫如同本文开头所说国有企业目前亏损面大大量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这已成为影响国有资产流动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实现国有资产产权的流动必须搞好国有企业的经营 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途径很多寻找和探索有效流通途径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流动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路径保证 (1)

8、产权交易对那些竞争力不强又是非国民经济命脉行业中管理不善、亏损或潜亏的企业出让产权出让的对象(购买者)不要作限制只要对国有资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出让部分或全部产权收回价值从而也就实现了从不重要行业退出有所不为以便补充到重要的行业而有所为我国的产权交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产权关系未理顺、交易规则不健全等问题在产权交易的同时又附有安置职工等附加条件这必然影响产权交易 (2)资产重组和兼并这种方式的国有资产产权流动主要是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出资方具体实施有的实施跨行业和跨地区的重组和兼并重组和兼并的结果是兼并方企业实现了扩张被兼并方产权变更若兼并方是非国企国有资产的

9、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实现了从所有制和行业上的退出 (3)企业职工购买国有资产使之具有股份合作制性质的企业这种方式的产权流动是产权从外部人真正转移到内部人手中购买方之间是资本合作与劳动合作的统一在国企非国有化过程中避免了职工安置问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但目前我国职工的“购买力”很低这种方法很难推广 (4)资产置换、引入外资前者是对国有资产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后者是“引狼入室”将那些不重要行业的一些企业转让给外资利用外资对其改造盘活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转让以合作、合资方式退出某些行业或仅参股而不起主导作用 (5)对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通过上市流通进行“减持”当前有不少优质国有资产产权因国有

10、股不能流通而长期沉淀在证券市场的“储水池”里占股票总额23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最大难题曾经尝试性地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但由于国有股占比重太大人们担心一旦打开“储水池”闸门有冲垮股市的可能所以一直实行不了这也说明我国必须引入外资特别是开放资本市场是何等的必要国有股不减持不行减持又怕打击股市这种两难的境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长痛不如短痛否则会更加积重难返当然国有股减持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复杂系统工程应当认真研究慎重操作 总之国有资产产权流动的方式很多要根据各行业、企业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流动方式使国有资产在流动中保值、增值在流动中找到最好的“归宿”和位置实现资产客体

11、和主体的最佳配置最终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的目标为此又必须加强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确保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我国国情对国有资产实行三层次分级管理的体制和运营模式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第一层次的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主体是在其所属政府领导下专司国有资产职能的决策和领导机构通过组建以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为核心的约束体制对被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主体行使监督的权利第二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资委授权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代表国家对部分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这一层次主要是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人格化”的问题第三层

12、次的国有全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是生产经营主体享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对国有资产管理者(第二层次)负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承担风险责任三个层次产权主体的关系是: 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国有资产授权者(也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要求代理人以其特殊法律地位享有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及产权资本经营权对委托人的财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目前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界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真正成为国有资产出资者的“人格化”代表拥有相对应的责权利义等产权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政府作为第一层委托人在授权过程中要以法律为保障贯彻和确保责权利义相统一的原则对授权的责权利义重新界定并交给其所授

13、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政府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之间在形成具有法律效率的委托代理关系之后必须严格遵守契约不得干预国有资产的运作真正做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使契约成为行政性委托转化为企业性委托的基础使一、二层次关系经济化而非行政化保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为国有资产的“人格化”代表 第二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第三层生产经营者主体之间的关系是股份公司国有股东与企业法人的产权约束关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行使股东权利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利前者对后者是产权约束关系表现在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上后者对前者的资产有委托经营权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承担风险的责任按照公司法两者均对企业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这种权利约束关系在具体

14、实践中也有不完善之处: 一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尚未成为“人格化”的控制者形同产权主体虚设对其所控制的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因此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无法真正实现 二是由于国有产权在企业产权结构中占量的绝对优势所以很难做到政企分开政府从行政上干预企业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使企业法人的自主权被削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减持国有股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身份向其所控制的企业派驻产权代表国有产权代表按照出资者的意图在企业中行使相关权利维护出资者的利益 上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毕竟国有资产有了“主人”并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为国有资产的流动创造

15、了体制基础也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创造了操作主体 四、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国有资产的可流动性为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创造了条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约束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国有经济调整 首先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行该进的进该退的退进与退要坚持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为原则通过资产流动退出非国民经济命脉行业进入国民经济命脉行业以便集中力量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国有经济应加强进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重要公共产品行业以

16、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样才能形成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从而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带动作用 其次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力度通过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规范的产权交易制度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进退步伐使国有经济尽快从不该进的行业撤出集中人财物进入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目前我国有约50%的国有企业长期亏损要分清轻重主次进行进退调整撤出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做到依法有序进入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产权重组以其控制力形成经济优势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实质是国有资产在价值形态上向国民经济命脉领域、重要行业的集中和流动按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有经济战略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