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93631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四落实”工作建议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 23 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 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普通

2、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亮点” ,也是“难点” 。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扎实地落实好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 。为了帮助各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特提出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四落实”工作建议,供各校参考。一、计划落实:制订具体可行的课程方案是课程开发的第一项工作。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纲领,对提高全校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资源建设、课

3、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说明和安排,并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有专业化分工、配置合理的专任教师和指导教师队伍。在课程开发初期,要特别注意研究和解决课时安排、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结合、教师培训与调配、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确定、学生成绩评定和活动保障等诸方面的具体问题,防止在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面出现混乱现象,保证课程的顺利开设。附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撰写具体要求本学期,市教研室准备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挂网交流,现将方案撰写相关要求说明如下:一、总体要求: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二、格式:1、 简要地说明本校对“综合实

4、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2、 课程目标;3、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的(3) (4)也可在这部分说明)4、 课程实施:(1) 课时安排(附上各年级课表) ;(2) 教师落实;(3) 课程实施策略(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4)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准备开展的研究活动;5、 课程评价;6、 其他具有校本特点的个性化做法三、时间安排:9 月中旬:各校完成方案设计工作,由教研室组织各校进行方案交流;9 月下旬:各校修改方案, 将文本上传至市教研室 。附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案例案例 1: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节选)一、课程内容(一)研究性学习活动1自然环境

5、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良渚文化与古代文明、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

6、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二)社区服务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所在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

7、其内容包括:1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等。2社区环境建设: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等。3见习社区干部活动: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体验社区干部工作。4志愿者活动:在学校建设的 35 个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三)社会实践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1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

8、能竞赛活动和值周班劳动(以行政班为单位) 。2军训: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3参观和郊游:配合主题月工作规程 ,组织专题的参观考察活动。4德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区内德育资源,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实践活动。5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6社团活动:参加 12 个校内学生会社团部登记的社团活动或校外合法社团活动。特别事项:1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考察活动、社会调查等不在社会实践范围。2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班会课,三操一活动,节日纪念活

9、动、行政班的主题活动等不在社会实践范围。3科技节、运动会、艺术节也不列入,其竞赛获奖成绩直接记入成长报告单 )二、实施方式(一)研究性学习活动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410 人) ;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2时间安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每一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 54 个课时,用于集体教育、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成果报告等。一般每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每个小课题 3个学分,三年必须完成 5 个课题研究。若课题研究期限和范围较大,经校课程指导中心认定和批准,可以分两个学期进行,计 6 个学分。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

10、题,组成 410 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师;也可以由学校或老师推荐,填写申报表,由课程指导中心科研组负责协调,组成研究课题小组。允许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4学分认定:由年级组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具备五个条件,可得 3 个学分: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研究过程记录完整;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课时保证 54 课时。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终局复议。(二)社区服务1组织形式:由教师组织或学

11、生自由安排:荷花塘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组织;其他社区由学生自行组织“某某社区服务小组” ,一般不少于 3 人。2时间安排: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载卡交社区记录。4学分认定:由年级组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具备四个条件,可得 2 个学分: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 社区服务记载卡记录完整;家长签名;经抽样回访、成果展示、公示举报无异议。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终局复议。(三)社会实

12、践1组织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以行政班或小组为单位。根据需要选择,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的(第5、6 项适用) ,每组不少于 4 人。其安排如下:序号 实践内容 高一 高二 高三1 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 /2 军训 / /3 学工、学农 / /4 参观和郊游 5 德育基地活动 6 社会调查 7 社团活动 2时间安排:每学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一学年一统计。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统一记录,录入 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社会调查、社团活动,以调查报告评奖情况、社团成果记录折算时间。4学分认定:由年级组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社会实践必修 6 个学分,其中高一年级

13、军训(一周) 、高二年级长乐科技实践(一周) ,分别计 2 个学分;其它活动如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参观和郊游、德育基地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的等三年合计至少有一周时间,计 2 个学分。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终局复议。所有学分记载由教务处统一管理。案例 2: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节选)根据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综合实践活动已明确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尽管我省将在 2005 年才采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但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理应率先进行这方面改革的实验,为全面正式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作好准备。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4、的实施,根据我校已有经验,经学校行政研究,特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希全校各部门认真执行。三、课程实施方案(一) 研究性学习1、课程设置每一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为 3 个学分,必须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原则上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个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 。高一、高二分别为 6 个学分,高三为 3 个学分。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期共 54 课时。具体安排:1 4 节课:动员与课程辅导;5 18 节课:成立课题小组,设计修改课题实施方案;1845 节:各小组实施研究方案,完

15、成课题报告;4554 节:成果展示,课题评价。2、课题研究的组织考虑到我校的实际状况,学校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 58 人左右,设组长一人。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要时与学生协商作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暂时不提倡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组建小组。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3、课题研究的实施培训教育。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

16、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各年级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制定计划。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作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