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9851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嫦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学习 “屏、烛、晓、偷”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3. 你知道中秋节蕴含着一个什么神话故事吗?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谁愿读给大家听?出示故事图片4. 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大屏幕出示嫦娥诗配

2、画)(板书课题,读题。)二、反复读诗,整体感知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出示整首诗(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2)师: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读;评读;指名读)(3)师: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师配乐范读。(4)师: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和韵律。 (5)师: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

3、再读一遍。三、再读古诗,理诗意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1.学生汇报:她看到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2.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 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四、 品诗句,悟诗情(从字、词到句)。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什么是云母屏风?师:注释有,你找着了吗?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房中贵重的陈列品,云母是一种硅酸盐矿石,质地柔韧,颜色透明)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师:“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

4、么?生:我知道了,蜡烛映照在云母屏风上的影子很幽暗。通过深字理解到的师:那“长河渐落晓星沉”呢?生:说明天快亮了。通过晓字理解的。 师: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生:没有。师:是啊,诗人在这坐了整整一夜。 一夜未眠的诗人单独一人坐在云母屏风旁,烛光照着她孤单的身影,望着室外渐落的银河,伴着移动的晓星,他在想些什么呢?也许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也许在思念自己已经逝去的妻子,也许在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悲伤的。生:难过的。生:孤独的。生:郁闷的。生:无助的。师:这悲伤、难过、孤独、郁闷、无助正是诗人真实的写照。多孤寂的诗人啊!难怪作者这样写到生:“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2.师:惆怅无眠的

5、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齐读诗句(课件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师:你能感受到嫦娥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字或词中读出她的心情?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生: 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 对不起心爱的丈夫 想到世人的谴责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师:正因为这无穷的悔恨占据着嫦娥的心,所以嫦娥每天夜晚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生:思念 悔恨 哀怨 痛苦 寂寞师:指导朗读,读出孤寂的心情。师:这真是孤寂的诗人对孤寂的嫦娥啊

6、!(齐读)生: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一个人坐在月宫中,没有人来陪伴,多么孤独的嫦娥啊!(齐读) 没人陪的日子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多么寂寞的嫦娥啊!(齐读) 漫漫长夜,寂寞难耐,可是嫦娥再也回不到那充满温暖与爱恋的人间了!(齐读)师: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过渡:师: 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李商隐是怎么知道嫦娥的处境和心情的?此时此刻,我们不能不提到诗人李商隐。出示作者简介嫦娥的作者李商隐,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

7、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生深情诵读。师: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生:对嫦娥的同情之心 对诗人的钦佩之心师: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五、想象补白 ,课外拓展 1. 想象补白师:当长河、晨星都渐渐退去,只有碧海青天仍在。如果你是这清晨里最后一丝投进这云母屏风来的月光,你想对此刻的李商隐说些什么呢?师: 把你的想法说出来2. 读组诗,了解“明月”意象,感受经典魅力。师:孤独的时候,思念的时刻总让人不禁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写了了许多借明月抒情怀的诗。课件出示诗组-静夜思、枫桥夜泊等师生配乐同吟诵,感受经典的魅力。 3.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