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288488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 环保一直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各位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以环保为主题的论文我们大家一起阅读哦! 摘要探究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要求各国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参与世界事务的意识与能力的人才西大君武小学在科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将关注国家及世界环境教育融入其探究性学习之中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猜想或假设、引导设计方案、自主动手实验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全球教育理念环保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探究能力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改变人类生活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各国培

2、养具备国际素养的公民的重要选择我国的课程标准也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提出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才有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公民进行对话参与世界事务 怎样上好科学探究课如何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养成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师要面对的重要的课题也是西大君武小学在实施全球教育理念方面进行的重要尝试性探索我校紧扣全球教育项目中的“环保”主题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关注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生存环境尝试着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建立假设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而每

3、一种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均有所侧重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教育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印发科学选题作业开展“我的发现”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假期的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一切感兴趣的事物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先上网查询或查阅书籍寻找答案如果问题找不到答案再提交给教师其中学生发现校园里的墙缝地缝里长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他们不需要施肥浇水护理也能长得很好这

4、到底原因呢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长在墙缝里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从来为什么能长得这么好于是教师带领学生组成一个“墙缝植物调查小组”对广西大学校园里的墙缝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类植物特别是数量最多的构树适合在土地贫瘠、水分缺乏的地方生长最终形成科学调查报告墙缝植物的初步研究获得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一等奖接着学生给有关部门提出在广西、贵州的“石漠化”地区种植构树来解决“石漠化”问题的建议 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环境、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环境关注世界环境问题 二、鼓励猜想或假设培养学生建立假说的能力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

5、重要环节和方法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师要善于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所探究的问题和科学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并提醒学生对问题成因所推测与假设的结论必须是有探究价值的、可检验的一旦猜想与假设得到实验结果的证实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否则就是证伪 例如组织小鸟一天吃几顿的活动:广西大学校园里绿树成荫鸟类众多我们科学组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变换地点实地观察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有一日三餐的规律小绿豆鸟一天吃几餐呢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这是一个在国内外都没有研究报道过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先进行猜测:小鸟到底一天吃几顿学生通过采访同学、家长、老师汇总了有代表性的几种猜

6、想与假设:小鸟一天吃三顿;或者一天吃多顿;还有想吃就吃等这样的猜想与假设到底对不对呢学生带着极大的探究兴趣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实验探究活动并全程跟踪摄像最终形成科学研究报告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的研究和同名科学微电影大家的猜想与假设得到了科学的结论:小鸟跟人类一样一天吃三顿而且该研究报告获得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二等奖微电影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选送代表国家参加意大利青少年科技DV制作竞赛同时获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选中拍成节目小鸟一天吃几顿并全国播放 是猜想与假设促进了学生的探究使学生获得了求证结论的机会 三、引导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 猜想与假设的真伪要靠科学的数据

7、和事实的支撑因此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先设计活动的方案不管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从不懂到懂、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谨性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指导老师参与其中对方案进行修改最后再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完善 例如:在探究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的研究课题时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很简单观察时间设计为一周每天只观察三次小鸟啄食的时间学生通过请教有关专家发现这样的设计是不科学的 学生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反复完善最后确定实验的时间为十五天每天根据日常作息安排了26个观察时间分别记录取食鸟类的个体数并观察每个时间点一分钟内小鸟啄食的次数、取食的时间和其他

8、行为的时间并制定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 这期间虽然学生讨论、交流花费时间比较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的活动手脑动起来了把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激发起来了 四、自主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的基础上根据设计方案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究的过程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其次强调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及时做出调整并尽快解决 如在进行土壤中蚯蚓对黄豆苗期生长影响的实验实验初期土壤中的蚯蚓意外死亡学生及时分析是天气过热的原因马上搭建了一个遮阴

9、棚来解决果然后来没再出现蚯蚓死亡的问题实验时间为期五十天观察450棵黄豆从发芽到生长的变化过程每天要浇水、观察期间要测量苗的高度、根的长度收集数据的工作枯燥而漫长但因为是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对实验结果的期盼促使他们把每项工作做好直至实验成功并得到一个突破性的科学结论:在庄稼地里放养蚯蚓可以改良土壤不用化肥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既有益于农业生产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该实验报告获得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步拍摄的科学微电影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 就这样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坚持不懈地观察和思考学会积极地寻找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土壤污染的方法关注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 五、认真观测记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

10、能力 在教学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亲自操作从中收集科学数据因为实验数据并不是探究的结论它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要得到科学结论和发现规律就必须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纳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如在进行麻雀对广西大学校园环境的适应性课题时在收集麻雀在多远的距离会被惊飞的数据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惊飞距离是评价鸟类对人类侵扰容忍度的参数之一观察者尽量以相同的速度接近麻雀采用目测法估测惊飞麻雀的飞起点与观察者当时立足点之间的地面距离为了保证目测的准确教师先让学生实地测量对距离的长度有个较准确的估算再到麻雀活动的区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经过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观测记录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制成表格

11、把平均值做成对比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校园区域麻雀惊飞的距离不一样因人们不惊吓麻雀形成了一定的亲人性最亲近的距离是1.98米但麻雀仍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最远惊吓距离为7.04米该研究报告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一等奖同步拍摄的科学微电影麻雀离我们有多远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呼吁每个人都来关爱和保护动物不要惊吓和捕杀它们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在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使其也获得了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六、学会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与评价从中获取成功的经

12、验与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步的实验指明方向 例如拯救校园里的小叶榕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往昔枝繁叶茂的小叶榕为何会变成叶子稀疏、奄奄一息的现象学生通过分析认为:人们拓宽活动场地在小叶榕的四周人为地给它铺上了水泥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导致缺水所以实验的初期就是在树根部灌水但是十几天过去了收效甚微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有学生提出:水泥地使小叶榕无法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它不仅缺水还因为营养不足出现叶子稀疏的现象接着再次实验给小叶榕挂上吊瓶输液输入“国光大树施它活”营养液渐渐的小叶榕又恢复了生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去思考、讨论该如何保护植物的问题最后让他们写出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探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三等奖同步拍摄的科学微电影拯救小叶榕获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 以上科学实践活动紧扣“环保”主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由对身边事物的好奇转化为积极探索行为的实施学会关注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环境、关注世界能科学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使自己有能力参与国家及世界事务的管理从而具备世界公民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