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4064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系统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3.心律失常的分类。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5.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病理(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结局)。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防治(包括介人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7.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包括介人性治疗原则)。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分期,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病理特点)。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概念,病理学类型,病理特点)。1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病理(心内膜炎的分类

3、,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1.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earfailure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一、病因(一)原发心肌损害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衰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心肌炎和心肌病。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二)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

4、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喉和功能改变而终致失代偿,心排血量下降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1)心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2)左、右心或动静劢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3)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先脏负荷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增大,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二、诱因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衰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诱发,常见诱因有: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多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心衰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匿而漏诊

5、。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衰的重要因素。3.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4.过度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及分娩过程,暴怒等。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等。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亢或贫血等。三、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当心肌收缩力减弱时,为保持正常的心排血量,机体通过以下机制进行代偿:I.Frank-Starling机制即增加心脏的前负荷,使回心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增加新排血量及提高心脏作功量。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增加,即心室扩张,舒

6、张末压力亦增高,相应地心房压,静脉压也随之增高。待后者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即出现肺的阻性充血或静脉系统充血。II.心肌肥厚当心肌后负荷增高时常以心肌肥厚作为主要的代偿机制,心肌肥厚心肌细胞数不增多,以心肌纤维增多为主。细胞核及线粒体亦增大增多,但程度和速度均落后于心肌纤维的增多。心肌从整体上能源不足,继续发展最终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肌肥厚心肌收缩力增强,可在心排血量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正常。但心肌顺应性差,舒张功能低,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客观上已存在心功能障碍的表现III.神经-体液的代偿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衰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作用于心肌1肾上腺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提高心律,以提高心排

7、血量。2.RAS激活由于心排血量降低,肾血流随之降低,RAS被激活。有利的一面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维持血压,调节血液再分配,保证心、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同时促进醛固酮分泌,使水,钠潴留,增加总体液量及心脏前负荷,对心衰起代偿作用。(二)心衰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I.心钠素(心房肽,ANF)主要由心房合成和分泌,有强利尿作用。心衰时ANF分泌增加,若合并房颤则血中ANF浓度更高。当心衰较严重或转向慢性时,其浓度将下降。心衰早期其分泌增多,排钠利尿是机体对水钠潴留的反馈效应。II.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ADH)下丘脑分泌,心衰时心排血量降低,ADH分泌增多,发挥缩血管、抗利尿、增加血容

8、量的作用。III.缓激肽心衰时缓激肽增多与RAS激活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受缓激肽刺激后,产生内皮细胞依赖性释放因子(EDRF)即NO,有强扩血管作用,在心衰时参与血管舒缩的调节。(三)关于舒张不全I.主动舒张障碍因能量供应不足使得Ca2+不能及时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所致II.心室肌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四)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室扩大或心室肥厚等各种代偿变化。心室重构过程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变化。四、类型I.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而

9、发生心力衰竭,临床常见,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单纯的右心衰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特征。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长时间后,右心衰也开始出现,即为全心衰。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衰。它不影响左心室的功能,而是直接因左心房压力升高而导致肺循环高压,有明显的肺淤血和相继出现的右心功能不全。II.急性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是因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慢性心衰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III.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10、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下降并有阻性充血的表现即为收缩性心衰,即临床上常说的心衰。当心脏的收缩功能不全时常有舒张功能障碍。单纯的舒张性心衰如前所述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某一阶段。严重的舒张期心衰见于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原发性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等。五、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方案:I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症状,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症状。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AH

11、A分级方案: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B级:客观检查有轻度心血管疾病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六、临床表现A.左心衰(一)症状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I.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II.端坐呼吸肺淤血到一定程度,患者不能平卧。高枕位,半卧位或者端作可使憋气好转。III.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已入睡后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啸鸣音,称“心源性哮喘”。大多端坐休息后可自行缓解。IV.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进一步的发展,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2.咳嗽、咯痰、咯血开始常见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咳

12、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3.乏力、疲倦、头昏、心慌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的症状(二)体征1.肺部湿性罗音随病情由轻到重,罗音可由局限于肺底直至全肺,患者取侧卧位则垂的一侧罗音较多。2.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慢性左心衰的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单纯舒张性心衰除外),肺动脉瓣区S2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B.右心衰(一)症状1.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二)体征1.水肿特征为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可有胸腔积液。2.颈静脉

13、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3.肝大常伴有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和大量腹水。4.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可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C.全心衰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后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往往不很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七、诊断诊断是综合病史,病因,症状,体征和客观检查作出的。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疾病的诊断。心衰的症状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左心衰的肺淤血引起的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右心衰的体

14、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八、鉴别诊断I.支气管哮喘左心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称为“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前者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或慢性心瓣膜病史,后者常见青少年有过敏史;前者发病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罗音,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不一定强迫坐起,咳白粘痰后呼吸困难多可缓解,肺部以哮鸣音为主。II.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III.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衰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九、治疗(一)病因治疗1.基本

15、病因的治疗2.消除诱因如防感染特别是治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二)减轻心脏负荷1.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减低心脏负荷。恢复期患者可根据心功能状态适当活动2.控制钠盐摄入利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控制钠盐摄入可导致低钠血症。3.利尿剂的使用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排钠排水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有显著效果。但不能提高心室的收缩力,不能使心排血量增加。常用利尿剂:1)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为代表。由于钠-钾交换使钾的吸收降低,为中效利尿剂,轻度心衰可首选。较重患者可倍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代谢,长期应注意检测。2)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Henle袢的升支,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利尿剂。低血钾是此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必须注意补钾。3)保钾利尿剂常用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