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81490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时丕生学习单元二(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单元二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进,任务1 中国传统的管理 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 任务3 西方现代的管理 任务4 当代管理理论,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一、中国传统管理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并有了部落的领袖,因而也就有了管理。到了公元前约17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组织,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秦朝就形成了与现代中国国土相近的统一国家。在以后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中,历代统

2、治者都能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代统治者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率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等方面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其中也包含着许多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的管理思想。 中国有许多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就是其中令人赞叹的例子。要完成这些浩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当时,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所经历的战争之多和规模之大,也是世界各国所少有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早在春秋

3、战国时期,就经常发生投人几十万人军队的大战役。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死亡和灾难,但也推动了如何治理军队、如何带兵作战的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著作中所阐述的“为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以及在各种极其错综复杂环境中为了取胜所采用的各种战略、策略,堪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对于当今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处于激烈竟争中的企业,都有着极其现实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从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管子等诸子百家起,在浩如

4、烟海的著作中反复论述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他们提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提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这样,管理思想才能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

5、想 (一)治国思想 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在以后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很多次的改朝换代,历代统治者都对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许多思想已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如“行仁德之政”“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等。 (二)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的活动领域主要在于军事,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十分丰富。军事管理也是人类社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他们的基本原则对于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和任何类型的社会管理活动都普遍适用。兵家管理思想以“谋略”为中心,讲“谋攻妙算”“因变制胜”“令文齐武”,这对于管理的战

6、略、策略、计划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三)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是在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以后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言论与行事被其门人整理为论语,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得力传人,其思想体系主要源于孔子,并以孟子一书留世。孟子的核心思想是布施仁政,从道不从君,并创立了“性善说”。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他尊奉孔子但是批评孟子,并创立了与孟子相对立的“性恶说”,著有荀子。

7、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至少早在一千年前就已越洋出界,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各国,成为世界东方文化的渊源之一。 (四)道家管理思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道家学派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创,其思想涉及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策略及管理者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无为而治”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无为是指顺应自然规律。 老子所宣扬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蕴涵了辩证的管理思想。从管理的角度看,就是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研究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时,要善于由表及里,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法家管理思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管理思想,以“法”为管理中心,讲“法、术

8、、势”相结合,在管理制度、技巧、权威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其核心思想是“法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韩非子主张“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意思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重视制度而不是人情。他强调遵守奉行法治的重要性,并提出运用“法(指政策、法令)、术(指人事任免、考核、奖惩)、势(指权力)”理论来治理国家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管理的本质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六、九”和中国传统管理十五要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三”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为核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普遍发展;“以德为先”强调道的

9、理论的作用,管理者先“修己”作出道德规范,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达到“安人”的目的;“人为为人”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和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一个激烈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使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人类社会更好地服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六”是指六家学说,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修己安人”“以人为本”,以周易为代表的“刚柔相济”“崇德广业”,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法道自然”“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仁爱”“利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唯法而

10、治”,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的“运筹定计”“知人善任”“应敌而变”。此外,还有以管子为代表的经济管理学派“轻重学派”以及南北朝以后传人的佛教的“与人为善”等。 “九”是指九部传统管理要著,即周易老子论语荀子孙子兵法盐铁论富国论营造法式生才有大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中国管理学要素针对管理哲学思想而论,包含有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十五个方面。道,是指治理国家的客观规律;变,是应变,是既要根据事物发展规律随机应变,又要采取灵活战术的意思;人,则是以人为本,取人心、得人才、用人才;威,是权威,是管理的基础,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都要靠权威;实,指

11、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指和为贵,说明一切问题的成功解决,都要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器,是指工具,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乃治国之本,即要求依法管理;信,是指讲求信用,诚实为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中国传统的管理,筹,是运筹帷握,制定全面性的战略;谋,是计划、规划;术,则要求管理者正确地运用方式、方法和策略,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克敌制胜;效,指高效,即办事必须注意提高效率;勤,提倡勤俭节约,主张民主在勤;圆,是圆满,即力求使事物处于合理、最佳的圆满状态。,上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的管理实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12、(一)亚当斯密 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 )。他在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文,文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1.强调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 2.提出了经济人观点 (二)查理巴贝奇,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查理巴贝奇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机械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巴贝奇认为,如果一个体质较弱的人所使用工具的形状、重量、大小等都比较适宜,那么他的工作效率可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因此,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巴贝奇主张按

13、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工人的收人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照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为提高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三)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曾经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做过实验。实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他的实验证实,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也有人认为罗伯特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上述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

14、不断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二、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费雷得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dow Taylor)是最先突破传统经验管理格局的先锋人物,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从小醉心于科学研究和试验。他18岁进人钢铁厂当工人,任过技工、工头、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职务,长期的对生产现场活动的观察,使泰勒认识到:落后的管理是造成生产率低下、工人“磨洋工

15、”和劳资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他对工人的低效率感到震惊,确信工人的生产效率只达到了应有水平的三分之一。于是,他开始在车间里用科学方法来纠正这种状况。他花了 20年时间以极大的热情寻找从事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这本书中,泰勒总结出了四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 (1)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法对工人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观察分析,制订出标准的操作方法,用以规范工人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定额。 (2)细致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按照规定

16、的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 (3)真诚地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进而对管理工作也按具体的不同职能进行细分。 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思想,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工人凭经验操作机器,管理人员也凭经验进行管理)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的管理转变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泰勒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三、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企业运营中的一项主要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2 西方传统的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本身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以下是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1)劳动分工。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的专业化分工可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使企业增加产出。 (2)权责对等。管理者必须拥有命令下级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