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8036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初探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就自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略述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

2、此,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2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 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 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

3、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 思路让学生讲, 疑难让学生议 ,规律让学生找, 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设问、发掘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 教师不独占课堂, 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再次 ,注重质疑问难的效果。应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不能什么问题都问, 不要仅仅满足于所提问题的数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

4、出发,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 二、学生要具有创新兴趣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从好奇心发展而来的,它是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动力。教师导入新课时要采3取灵活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 产生悬念。如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等。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所经历的沧桑, 数学家成长的事迹历程, 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

5、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都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习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

6、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 ”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 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4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今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自我再学习、具有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加强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平时在数学教学中,要激

7、励学生树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应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