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史补充笔记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2714059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教史补充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教史补充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教史补充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教史补充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教史补充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教史补充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教史补充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充之一:私学产生的意义第一,西周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司府”为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师由政府官员兼任。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是个人需要设立的,以“政教分设”、“官师分离”为主要特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第二,西周官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以白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卜放,使文化知识得以下移到民间。第三,西周官学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家各派不必

2、有统一的思想,教育内容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为土。第四,西周官学有固 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较为规范。私学则不一定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人的灵活性。第五,私学的产生促成了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补充之二: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一、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

3、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使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扣扣一九零七二三八一五失去其善性,从而为恶。二、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一)教育的作用1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就会成为小人、恶人。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

4、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2从“仁政”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二)教育的目的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三、理想人格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1持志

5、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3存心养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4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事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四、教学思想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

6、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盈科而进(循序渐进)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3教亦多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4专心有恒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补充之三:荀子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一)“性伪之分”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

7、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二)“性伪之合”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三)“化性起伪”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补充之四:墨家的教育思想(2大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

8、料主要就是墨子。一、论教育作用 (素丝说)墨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可以通过教育来造就;在这种社会中,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说明人性可以在教育的作用下改变和形成,因此人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墨家的这一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相比此前的人性论思想有着鲜明的进步意义。二、论教育的目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

9、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即“兼士”或“贤士”。兼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对于兼士,墨子提出过三条具体的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在道德、思维论辩和知识技能方面都有所要求,其中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墨家的兼士与儒家的君子在外表和内在素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人格追求,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平等理想。三、教育内容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家确定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强调科技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科技知识教育主要包括生产知识、军事知识、科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内容,以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思维训练教育

10、包括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形式逻辑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兼士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选择)墨子,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的这些内容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四、教育方法(1)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

11、。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2)创造: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3)实践;(4)量力;(5)论强力而行: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评价: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可贵的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这就使得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有价值的遗产。补充之五: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

12、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一、“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影响: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的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以沾据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为: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重教兴学成为

13、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三是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四是促成了读书做官司模式的形成。二、兴办太学(2简答)汉武帝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代太学具有以下特点:教师与学生: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2御定统一的教材。儒家经典“五经”3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太学的意义(重要):1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

14、备规制,详实史料的学校,自创立到清末,成为历代高等学府常用的名称,其影响之深可以得知。2从真正的意义上说,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是始于汉代的太学。(五经博士制的确立,经学考试的强化,使统治者摸索到了强化统治思想的手段,官学教育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3由于太学成为知识精英的汇集之地,集结了有识之士,为历史上中国学生运动掀开了第一页。4汉代太学教学中存在排除异已学说,并且空谈义理以此取代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严重束缚着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三、建立察举制度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

15、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察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其一、使孔子“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其二、选士制度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驱动。其三、汉代察举制度与学校教育各为一途,它们之间尚未建立制度上的联系,更谈不上衔接关系。由于察举的决定权在主管官员的手里,察举标准又是很具体,主观随意性较强。产生了诸多弊端。其一、高官贵戚横加干扰取士;其二、贿选成风;其三、主管官员举察不力;其四、沽名钓誉成风。补充之六:韩愈的教育思想(2论述)一、生平与思想特点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提倡复古运动,可以说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他的主张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一)性三品: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