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188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五章(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心理与社会评估,第一节 心理评估 第二节 社会评估,第一节 心理评估,目的:评估服务对象的心理活动,特别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绪、情感、自我概念等,用以判断服务对象的心智状态,识别心理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 题。评估服务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心理护理和进行护患沟通方式的依据。评估 服务对象的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制订护理干预计划。,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的方法有:传统的会谈法、心理测量学方法、观察、身体评估等,其中会谈 是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可使收集到的资料更完整,使评估结果 科学并具有可信性。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见表5-1。

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一、自我概念评估 (一)定义、组成及形成与变化 1. 定义 自我概念是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在、外在特征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反应的感知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 身心社会的“自我肖像”。 2. 组成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的身体自我(即体像)、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四部分。体像是自我概念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个体对自己身体外形以及身体功能的认知与评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政治学术团体会员资格 及社会名誉、地位等的认识与评估。自我认

3、同则指个体对自己智慧、能力、性格、道德 水平等的认识与判断。自尊是人们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不容他人任意歧 视、侮辱的一种心理意识和情感体验。 3. 形成与变化 自我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社会化产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在“社会比较理论”中指出,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是通过与他人的条件、 能力和成就相比较而形成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方法和内容 利用交谈、身体评估、问卷等方法对个体体像、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及自尊等方面进 行综合评估。 1. 交谈与观察 对体像、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的交谈内容见表6-15。观察的具体内容见表5-2

4、。 2. 画人测验 让患者画人像并对其解释,从中了解患者对体像改变的内心体验。该方法适用于评估 不能很好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儿童。 3. 量表测评 常用的有Pieer-Harrie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自我概念量表(针对有中级以上阅读 能力的人设计)、Sears自我概念48项目量表、Michigan青少年自我概念量表、Coopersmith青 少年自尊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见表6-16)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认知评估 (一)定义及内容 认知是个体推测和判断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语言和定向。是对 经验及有关线索分析的基础上

5、形成的对信息的理解、分类、归纳、演绎以及计算等。 1.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2. 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词、语法规则是逻辑思维的表现。 3. 定向 定向是个体对现实的感觉,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察觉及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空间定向和人物定向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评估方法和内容 1.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由抽象思维功能、洞察力和判断力三方面进行评估。 (1)抽象思维功能:涉及个体的记忆、注意、概念、理解和推理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评估的内容与方法见表5-3。 (2)洞察力:让患者

6、描述所处情形,再与实际情形作比较看看有无差异。 (3)判断力: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或某行动方案具备可行性的思 维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2. 语言能力 通过提问、复述、自发性语言、命名、阅读和书写等方法检测患者语言表达和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语言能力的评估方法见表5-4。对语言能力异常者,应根据表5-5的标准进一 步明确语言障碍类型。 3. 定向力 定向力包括时间、地点、空间和人物定向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三、情绪和情感评估 (一)定义、区别及联系、分类 1. 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人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的反映。需求获得

7、满足引起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则导致消极的情绪情感。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感是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是与社会性需求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 则为暂时性的、与生理需求满足与否有关的心理活动,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 通过情绪来表达,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含着情感因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3. 分类 情绪情感复杂多样。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把情绪情感分为好、恶、喜、怒、 哀、乐六大类,传统医学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学说。就患者而言, 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是需要

8、护理评估与干预的情绪状态。 现代心理学家将情绪和情感划分为5类(见表5-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 1. 交谈 如“描述一下您此时和平时的情绪?最近有什么事情使您感到特别高兴、忧虑或沮 丧?这样的情绪存在多久了?” 2. 观察与测量 情绪情感活动中,机体所发生的外部表现和内部变化是和神经系统多种功能(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神经递质等)的水平相互联系的,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协 同活动的结果,有呼吸、循环、皮肤电反应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测量作 为评估情感的客观资料及对收集到的主观资料的印证。 3. 量表评定 量表评定是较为客观的

9、方法,常用的有Avillo情绪情感形容词检表(见表5-7),Zung的焦虑状态量表(见表5-8)和 Zuang 的抑郁状态量表(见表5-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四、个性评估 (一)定义及分型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心理特征的总和,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指性格,现代心理学家将性 格分为机能类型、内外倾向型等。 1. 机能类型 观察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中哪一种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理智型:处事稳重,明事理、讲道理,能理智地看待一切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情绪体 验深刻,较冲动、脆弱,言行举

10、止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顽强执着,行为活动有较强 的目的性、主动性、持久性和坚定性。 2. 内外倾向型 外向型:活泼、开朗、感情外露、办事果断、善于社交、反应快,但较轻率,难于 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内向型:感情深藏、待人接物谨慎、不善交际,但一旦下决心, 能锲而不舍,善于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方法与内容 采取观察、会谈、作品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内容有:观察个体的言行情感意志的 外部表现,开朗还是活泼、感情外露还是内藏、意志脆弱还是坚强、作决定和处理事情 依赖别人还是独立完成。与患者交谈了解在各种情况下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如询问患者 “通常情况下,面对

11、困难,你采取什么态度和行动?遇到不愉快或伤心的事,你是尽量说 出来还是闷在自己心里?”收集患者的作品,如书信、日记,分析对事物所持观点、态 度。综合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鉴别出患者的性格类型。 也可用问卷和投射法。常用的性格测评量表有Minisoda多相人格测检表(MMPI)、艾 森克个性问卷(EPQ)、Callell 16因素个性测检表和Y-G性格检查表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五、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 (一)定义 1. 压力 压力是指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机体对刺激的反应状态,而不是刺激本身。 2. 压力源 压力源是指使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所有因素(见表5-10)。

12、3. 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是压力源导致的机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的反应(见表6-23)。 4. 压力应对 压力应对指个体处理压力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压力应对方式分为两种,即情感式应对和问题式应对(见表5-1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二)评估方法和内容 1. 交谈 重点在于了解患者面临的压力源、压力感知、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压力缓解情况,交谈内容见表6-22。 2. 量表评定 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衡量压力对个体健康影响的常用量表有: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见表6-24)和住院患者压力评定量表(见表6-2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心理评估,评估

13、应对方式的常用量表为Jaloviee应对方式量表(见表5-12)。该表罗列了41种压力 应对方式。使用时,请患者仔细阅读,选择其使用每一种应对方式的频率。 3. 观察与身体评估 重点观察与检查的内容见表5-13。,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一、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 (一)定义、分类及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 1. 角色 角色是指社会所规定的一系列与社会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以及社会对处于某一特定位置的个体的行为期待。 2. 角色的分类 可分为三类(见表5-14)。角色的分类是相对的,可在不同的情况下相互转换。,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3. 角色的形成 经历2个阶段,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

14、4. 角色适应不良 角色适应不良是当个体的角色表现与角色期望不协调或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要求时发生的身心行为反应。角色适应不良常见的类型见表5-15。 5. 患者角色 个体患病后,便无可选择地进入了患者角色,原有的社会角色部分或全部被患者角色所 代替。 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类 型见表5-1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二)评估方法和内容 1. 交谈 了解患者所承担的角色数量,对所承担角色的感知和满意度,以及是否存在角色紧 张。交谈的主要内容见表5-17。 2. 观察 观察有无角色适应不良的身心行为反应,如疲乏、头疼、心悸、焦虑、抑郁、忽略自 己和疾病、缺乏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5、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二、文化评估 (一)文化的定义及要素 1. 定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及其成员所特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特定人群为适应社会环 境和物质环境而共有的行为和价值模式,具有民族性、继承性、获得性、共享性、复合性 等特征 2. 文化的要素 文化要素有价值观、意义体系(如语言)、信念信仰、规范、习俗等,其中以价值 观、信念信仰、习俗为核心要素并与健康密切相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1)价值观:价值观指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后天学习逐 渐形成的、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 的

16、观点与准则。 (2)信念与信仰:信仰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作 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 (3)习俗: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沟通、婚姻与家庭、医药、丧 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和禁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二)评估方法和内容 文化评估方法主要是交谈与观察。 1. 价值观的评估 价值观存在于潜意识中,不能直接观察,又很难言于表,评估较困难,目前尚无评估工具。但可通过表5-18的问题及结合服务对象言行与外表的观察获取资料。 2. 健康信念的评估 目前常用的方法为Kleinman的“健康信念注解模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3. 习俗的评估 主要是饮食习俗和语言沟通(见表5-19)。同时结合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家属之 间、同室病友之间的交流时的表情、眼神、手势、坐姿等收集资料。对求医用药习俗的评 估,应了解其惯用的民间疗法以及效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社会评估,三、家庭评估 (一)定义、结构类型、功能、周期、危机 1. 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