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8407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23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教育概论(修订版)教学课件作者李建刚第十一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避险与自救,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 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 第三节 室内避险与自救 第四节 其他自然灾害的避险与自救,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一、地震常识 (一)什么是地震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概率占总地震的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破坏力。,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二)地

2、震前兆 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地震前动物反应异常表现为: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三)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

3、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 000(3232)倍。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

4、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四)地震活动分布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台湾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二、地震避险与自救常识 (一)在户外怎样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或用公文包保护头部,以免被掉落的玻璃、广告牌或其他物品砸伤,迅速地跑到安全的避难场

5、所或空旷的地方去。远离高大的建筑物,如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高压电线架、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也不要靠近木结构的建筑物、自动售货机和砖头结构的墙、危旧房屋等危险地方。 正在车上的话,要紧握住扶手和栏杆,低头,以免碰伤,不要跳窗或打开逃生窗。保持冷静和秩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二)在家中怎样避震 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

6、地方去,不可跳楼。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躲避时应尽量靠近水源处,尽量靠近建筑的外围,这样即使出不来

7、也容易获得营救,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三)在学校怎样避震 在比较安全的教室里,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可以躲避在坚固的课桌下、讲台旁,千万不要拥挤,以免造成踩踏伤亡事件,更不能跳楼。 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室外的操场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同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中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四)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听从工作人

8、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慌乱地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以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 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五)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

9、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

10、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六)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

11、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地震灾害中的避险与自救,(七)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 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便应急躲藏、避难。 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员的技能相关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订应急抢救的计划。,上一页,

12、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一、火灾常识 (一)火灾发生后怎么办 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灾,首先要及时扑救,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同时应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早,损失少”就是这个道理。报警时一定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单位以及详细地址和门牌号,还应讲清楚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及报警本人的姓名。,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这是扑救火灾最常用的方法。冷却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喷水或喷射二氧化碳等其他灭火剂,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灭火剂在灭

13、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物理灭火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采取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内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以及用水流封闭或用爆炸等方法扑救油气井喷火灾;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

14、流向燃烧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扑救一些封闭式的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的火灾。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的方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或泡沫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

15、险与自救,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囟代烷灭火剂及替代产品。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止复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三)如何参加灭火 “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因火灾发生后场面比较复杂,要想迅速扑灭火灾,必须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灭火战斗。 提高警惕,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坏人乘火场混乱之机

16、,窃取财物,进行破坏活动。 在灭火战斗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火场一般都比较复杂,越是复杂的火场,越要有条不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四)身体着火怎么办 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滚。 如果条件允许,可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踩,或用水扑灭。 倘若附近有河流、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是,如果人体烧伤面积太大或烧伤程序较深,则不能跳水,防止细菌感染或其他不测。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需要镇定、沉着,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掼,或帮他撕下衣服,或用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用水浇灭。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机直接往人体上喷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火灾中的避险与自救,(五)楼梯着火时楼上的人如何脱险 在这种火灾面前,首先要镇定,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能扑灭的要尽量设法扑灭。楼房着火,浓烟往往朝楼梯口通道蔓延,可以设法掩护面部夺路而出。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者干脆蹲下来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也可以用湿棉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