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963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日报“十八谈”之新乡篇:创新破解难题尊新必兴 何平 “新”是一轮初升的朝阳,带来光明,充满希望;“新”是浩荡奔涌的江河,东流到海,势不可挡;“新”是消解冰雪的春天,万物竞发,蓬勃向上。 革旧维新、推陈出新、开拓创新、万象更新新生事物刚开始往往是弱小的,但它总是代表时代进步的潮流,昭示未来发展的方向,蕴含催人奋进的力量。 纵观古今中外,历览兴衰成败,创新、更新、求新始终贯穿于大国崛起的恢宏历程,成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创新、更新、求新,就要解放思想、冲破藩篱。回首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2、 创新、更新、求新,就要不畏艰辛、披荆斩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股“冒”的劲头,没有一点“创”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 创新、更新、求新,就要不拘一格、宽容失败。创新有风险,但因循守旧、停滞不前风险更大。只要我们真正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处处皆是出新之地,天天均是求新之时,人人都是创新之才。 小窗口透出大视野,试验田培育丰收果。“常新”谈创新,话转变,破难题,体现了他们执着的不懈探索,表达了深刻的思考感悟;新乡建设新型城镇化之路正在探索,持续探索,由此也给我们三条重要启示:创新,要敢于突破;更新,要善于运作;求新,要勇于担当。 变则恒通,尊

3、新必兴。 创新破解难题常 新(一)新乡,以“新”为名,因“新”而兴。原阳大米香飘海外,长垣起重驰名全国,新飞冰箱家喻户晓,华兰生物领跑业界在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像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等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人,演绎了一幕幕由“闯”而“兴”、由“创”而“新”的华丽篇章。(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难题横亘。解决这些难题,就要找准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主要矛盾,解放思想,不懈创新。新乡抓住形成“四道难题”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一根本问题,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持续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其“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就近转移到二三

4、产业就业,“新”在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职工,“新”在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新”在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概括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一概括,符合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科学发展观与河南省情的紧密结合,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载体,找准了河南在全国区位发展中的定位,廓清了粮食安全责任与富民强省的关系,指明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方向。(三)难题,就是传统观念、传统机制、传统做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四道难题

5、”难以破解的根本原因。难题,制约了发展,难题,带来了问题。问题一:二元体制束缚县域经济,全面小康难实现。制度设计重城轻乡,农村资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建设缺资金,投资缺载体,转型缺条件,新乡的县域经济徘徊不前,多数仍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占新乡国土面积95%、人口总量83%的县域经济不提速,新乡崛起振兴就无从谈起。问题二:二元体制束缚消费需求,发展方式难转变。资源配置城乡不均,农民转移就业难,资产变现难,持续增收难,新乡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1:1一度扩大到2.81。幅员辽阔的农村不发展,数量居多的农民收入低,不仅难以拉动内需,还会影响和谐稳定。问题三:二元

6、体制束缚农业转型,粮食安全难保障。发展观念重工轻农,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粮食增产难增收。问题四:二元体制束缚发展空间,新乡发展难持续。发展格局城乡分割,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创业就业承载能力滞后于城乡就业需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四)审视新乡的干部队伍,在领导方式上还有诸多不适应: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一些干部总是习惯用老眼光判断新形势,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跳不出旧思维,打不破旧框框。政绩观不端正,急功近利。一些干部唯书不务实,唯上不为民,

7、贪一时一事之功,而不是着力民生、着眼长远,把一个地方引导到一条正确的路子上。方法不科学,拙于运作。一些干部不注重研究问题,不善于把握规律,分不清主要矛盾,找不准突破口,抓不住着力点。作风不过硬,甘于平庸。一些干部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回走,不想、不敢、不会创新。(五)破解难题,“首”在解放思想,“重”在转变观念,“贵”在尊重规律,“要”在制度创新,“根”在发展为民。解放思想,路子才会更宽广。新乡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一并解决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转变观念,理念才会更务实。新乡把中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以城

8、带乡的主体,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载体,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民就近创业就业的载体。“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理念,为新型城镇化搭建了实践大舞台。尊重规律,内涵才会更科学。新型城镇化,是对发展布局的科学规划,对城乡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乡没有为新村建新村,而是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推进镇村一体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文化与观念加快转型;没有就城镇论城镇,而是“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社区”,优化空间、产业、人口布局,让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制度创新,统筹才会更给力。在省直部门支持下

9、,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66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城乡发展规划、劳动就业、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正在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正在探索,统筹城乡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破题。发展为民,方向才会更明确。创新的动力源自一心为民的强烈责任感,创新的目标是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增加群众收入,始终贯穿新乡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创新破解难题,关键在做。省委书记卢展工莅新调研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切入点、结合点、增长点,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10、的着力点。(七)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关键在发展为民,群众自愿。农民渴望改善居住环境,十几年一轮翻建新房,但传统村庄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难,“有新房无新村”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打破旧格局,规划新社区,才能把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集聚起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下去。新乡市坚持群众自愿,把农村建设纳入城镇体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镇村一体化,引导农民到社区建房,已有369个新社区启动建设,6万户农民喜迁新居。社区居民由衷称赞:“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八)如何

11、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关键在规划先行,政府引导。新乡市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一体推进,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结合县城、镇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产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同时,逐步改变着城乡二元结构。(九)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关键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将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

12、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如今,新乡的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市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生物与新医药、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膜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县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起重、纺织、振动机械等七大集群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73%。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突破1700家,53%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8:1缩小到2.52:1。中心城市-县城-集(聚区)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初具雏形,广大农村正在逐步实现“四个城市化”:居住环境正在“城市化”。基础设施政府搞,不让群众拿一毛,社区道路、供排水一应俱全,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

13、。公共服务正在“城市化”。公共服务全配套,看病养老有依靠,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正在向农村覆盖。就业结构正在“城市化”。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开始从事二三产业。入住社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29%,“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消费方式正在“城市化”。过去一代建三代的房,现在三代住一代的房,农民不再把一生积蓄用于建房,消费开始多元化。抽水马桶燃气灶,冰箱宽带洗衣机,悄然改变着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十)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我们清醒,探索的路子刚起步,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更清醒,未来遇到的问题还会很多,持续走下去,必须思想更解放,观念再更新,领导方式快转变。我们深知,破

14、解难题非朝夕之功,革故鼎新,任重道远。我们更深知,面对“破”与“立”的抉择,敢亮剑,永不言败,决不退缩;敢担当,先行先试,为民担责;敢吃苦,不争权力大小、不争角色轻重、不争功过是非、唯求造福于民,百折不挠,求实求效。我们坚信,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我们更坚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将指引新乡挺立时代变革的潮头,奏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乡之新,在于常新!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