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650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高洋项目二(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 任务二 企业信息系统分析 任务三 企业信息系统设计,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规划即面向长远发展的计划。系统规划是企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方向、系统规模和开发计划。规划是立足于企业组织的战略层次,把组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考虑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本身的潜力、具备的条件以及组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勾画出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需开发的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项目,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达到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系统规划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2、,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1.1系统规划的任务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环境、企业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总体结构,对开发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还要考虑开发新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研究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给出拟开发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1)制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其发展战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制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通过调查首先要分

3、析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评价现行信息系统的功能、环境和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命,制定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及相关政策。 (2)制订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在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根据发展战略和总体结构方案,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开发次序及时间安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3)分析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根据确定的问题,通过分析新系统需要的信息技术、可能发生的投资费用、产生的效益,确定开发企业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 (4)制订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制订为实现开发计划所需要的硬件资

4、源、软件资源、技术人员、资金、服务等计划,提出整个系统建设的概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 1. 2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的性质,明确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年限及具体方法。 (2)初步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进行总体战略分析。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 (4)定义约束条件。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源、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企业信息系统的约束条件和政策。 (5)明确规划目标。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明确企业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6)提出未来的战略图,给

5、出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枢架。 (7)选择开发方案、明确实施进度。 (8)通过规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 1. 3企业信息系统的初步调查 用户提出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求后,必须对用户的要求以及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用户的开发要求是否可行。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新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初步调查的第一步就是从用户对新系统的要求和提出新系统开发的缘由入手,调查用户对新系统的要求以及新系统预期达到的目的,包括对新系统功能、性能的要求以及新系统的运行环境、限制条件等。 (2)组织机构的概况。组织机构的概况包括组织机构的性质、内部的组织结构、上级主管部门、横向协作部

6、门、下属部门等。这些情况与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系统开发初步建议方案以及进行详细调查直接相关,应该在初步调查中弄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3)现行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决定开发新系统之前,一定要了解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特点、所存在的问题、可利用的资源、可利用的技术力量以及可利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等。现行系统可能是计算机企业信息系统,也可能是手工处理信息的系统。 初步调查工作为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在此阶段对系统的业务流程等不可能进行很详细的调查,只是对系统的当前状况、系统结构等做初步的了解。在确定系统具有可行性并正式立项后,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展开大规模的、全面的系统业务调

7、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 1. 4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目前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 EIAIT)等。用得最多的是前三种,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前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8、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1.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是由哈佛大学WilliamZani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JohnBockart教授提出的。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在每一个企业组织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在不同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时期内,关键成功因素也会不同。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于那些对管理活动确有帮助的信息,必须具备鉴别与选择信息的能力,即侧重于“成功因素”。CSF法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

9、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分析步骤如下: (1)了解企业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关键成功因素。 (3)识别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4)定义数据字典。 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分解和识别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这就好像建立一个数据库,能一直细化到数据字典,因而有人又把这种方法用于数据库的分析与建立,如图2-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与系统目标相联系的主要数据类及其关系,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法,如图2 -2所示。 在图

10、2 -2中,该企业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影响该目标的因素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市场服务”等;而“降低成本”又与“减少人员”“降低原料价格”等因素有关。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中哪些是关键成功因素,不同的企业选择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习惯于高层人员个人决策的企业,主要由高层人员个人在此图中选择;对于习惯于群体决策的企业,可以用德尔菲法或其他方法把不同人的关键因素综合起来。关键成功因素法一般在高层应用效果较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把企业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

11、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战略转化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过程,如图2 -3所示。 这个方的第一步是识别企业的战略集,先考察一下该企业是否有成文的战略或长期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战略集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描绘出企业各类人员结构;识别各类人员的目标;对于各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当企业战略初步识别后,应立即送交有关领导审阅和修改。 该方法的第二步是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企业信息系统战略集,包括系统目标、系统约束以及系统开发策略和设计原则等。这个转化过程包括对应企业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上一

12、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3.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是一种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的结构化方法,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与CSF法一样,也是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如图2 -4所示。 BSP法从企业目标人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它摆脱了企业信息系统对原组织结构的依从性,从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出发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决策所需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 企

13、业系统规划法的工作流程(如图2-5所示)分为定义管理功能、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四个基本活动。其中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是BSP方法的核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1)定义管理功能。通过全面调查,分析归纳出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中的各相关管理活动,即管理功能。BSP强调管理功能应独立于组织机构。因此,这样的EIS较少受组织机构变动的影响。例如,库存管理是属于采购部门的工作范围还是供销部门的工作范围,其活动过程是一样的。 定义系统功能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企业现状出发,调查和了解现行各职能部门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整

14、理和归纳,识别管理功能。 演绎法是从各级管理层进行管理和决策所需信息的角度出发,由高到低来分析企业的管理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2)定义企业过程。定义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企业过程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所必需的。如库存控制、财务计划等业务处理活动或决策活动。管理功能模型的进一步分解即到了企业过程层次,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是若干企业过程所组成。 实体法是首先列出企业的实体,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定义为实体,联系每个实体的生命周期阶段可用四种类型的数据来描述。举例如表2-1所示。 过程法是利用以前确定的企业过程,分析每一个

15、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或者说每个过程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是什么,对每一个过程标出其输入、输出数据类。它可以用输入一过程一输出数据类图来形象地表达(如图2 -6所示)。最后再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并进行调整,归纳出系统的所有数据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3)定义信息系统结构。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 (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下面介绍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的活动。表2

16、 -2是由企业内各项管理功能组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形成的U/C矩阵,表中用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的符号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功能产生,用交叉点上的符号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例如,经营计划功能需要使用有关财务和成本数据,则在这些数据下面的经营计划一行上画一个U号,最后产生的是计划数据,则画上C。同理,销售功能需要使用有关产品、客户和订货方面的数据,则画以U号,而销售区域数据产生于销售功能,因而画以C。接着是对表2-2作重新排列,即对其“功能”这一列,把功能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内按功能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然后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对角线。 下一步就在表2-3上将U和C最密集的地方框起来,对每个框予以命名,就构成子系统。框外的U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按照这种划分,整个系统被划分成经营计划、技术准备、生产制造、销售、财务和人事六个子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4.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 关键成功因素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管理者比较熟悉这种方法,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