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583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差生学习的个案研究”课题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提高的再研究结题报告(未完稿)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数学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学习吃力,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要求我们彻贯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合适的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如果不注意加强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转化,一是很难提高班级或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二是这部分孩子中的有些人有可能因此而沉

2、沦,今后成为社会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本课题的形成与实施,正是基于上述若干思考。二、重要概念释义及设计思路说明1、“数学学困生”的操作化定义:本研究中所指的“数学学困生”为:个体无明显弱智特质(由相关老师运用非严格测试意义上的观察评价认定),但其数学成绩(开学一阶段后进行专门测试)在80分以下者。2、“个案研究”的定义:本研究中的个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一个人,它是由四个学困生组成的“个案群”。但这个个案群的组成却同中有异,同,是指四人同为“学困生”;异,即四个“学困生”分别具备两两相异的特质,其相异性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主要选择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等)与非智力因素(主要选择学习兴趣、学习

3、态度、学习习惯等)的相异,即其中的A男B男为以智力相对较弱为主,另外的C男D男以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弱为主。3、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上述要求,在二年级班级中选择落实,具体名单为实验小学二(3)班汤昊杰(A男),二(4)班徐恺(B男),二(6)班徐浩菘(C男),二(10)班陈涛。这样的设计优于传统的单个个案的直线式研究,可以在研究中渗透教育实验法因素,从而来验证相同的干预措施对于不同质的研究对象效果是否一致,它能对学困生转化提高的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成功经验。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研究对象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改变和提高(通过自编量表考核评价)。2、研究对象

4、数学成绩自我纵向比较提高20%以上。3、考验相同的个案干预措施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心理特质的对象其效果是否具有一致性。(非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四、对个案对象实施的主要干预措施(一)摸清研究对象的基本现状,为对症下药做好准备。四个研究对象的基本现状分别如下:A男,他非常好动,曾被医院确诊为“多动症”,一直在吃药治疗。小家伙平时在课堂上从来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上课时要找到他的眼神是非常困难的,第一次点名提醒时,他还能看老师一眼,等老师开始上课了,他的眼神又找不到了,第二次点名提醒,他还是照旧看老师一眼,继续东看西看,或是拿笔在课桌上随意地写写,小屁股一会儿坐在凳子左侧,一会儿坐在凳子右侧,然后让凳子的

5、三个脚离地,用凳子的一只脚支在地上,让自己转来转去,老师第三次提醒后,他开始趴在桌上顾自己翻书,要不就转到后桌去找人谈天他的有意记忆不好,听写词语常常是第一天在家听写过了,第二天又错了,订正过的作业,换一本作业本,这几个字又写错了,语文成绩暂时处于班级三十多名,不过他的口算能力不错,数学思维也还好,偶尔几次能快速说出别人还没思考好的问题,作业本中的许多字是需要猜出来的,数学成绩暂时在班中落后于其他孩子;他自理能力很欠缺,抽屉里的物品经常是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找一本书往往要很长时间,拿出一本书,紧跟着就掉出几本书,他弯腰去捡书时,抽屉里又陆续掉下几本书,旁边的孩子经常帮他整理,可在放学时,全班孩子

6、还是要等他好一阵子,他才能捧着一个书包,手上再挂一个袋子,火急火燎地冲出教室B男,思维表面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象上,单纯的凭“经验”解题,运算推理能力差,在解答应用题和综合题时不能区分加法和减法。口算速度也很慢。考试成绩在班里是倒数几名。记得有一次上课点到他时,全班同学都笑了。从同学们的笑语中,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的确存在问题。C男,是一个喜欢表现的孩子,课堂上他常常举手,并且总给人以胸有成竹的感觉,但是每次他的回答,总是让全班同学啼笑皆非,一段时间下来,老师也还是担心并常常回避让他回答问题,主要担心他扯得太远,影响课堂。这个学期老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思,纵然他说错了,老师也不责怪他,并

7、试着用一些鼓励他的话来结束他的回答,一直都这样坚持着,只要有一次回答正确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他听课效率总也会有所提高。D男,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较差,数学计算速度极慢,需要老师单独辅导才能完成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凡是当天辅导过的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总能有明显的提高。他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的环境也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他的参与意识较弱,总把自己当成一个“看客”,若是别的孩子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或许他还能回答,但是让他自己来提问,困难就显得大了些。从多次作业反馈来看,凡是客观题,或是老师讲过的,他都做得较好,若是主观题,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往往会有一大堆的错误,但其学习态度尚好。

8、(二)强化个别干预措施,促进转化提高的形成。1、建立“三卡”,突出动态管理。“三卡”即:“学困生典型事件(现象)观察记录卡”,“学困生个案谈话记录卡”,“教师家长联络反馈卡”。例如:结合“三卡”的综合功能,可以运用习惯表转化学困生。教师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转变计划。通过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逐一列举,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帮助下,教育学困生每天克服一点坏毛病。在监督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经常鼓励学生,适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改掉不良习惯的自信心。同时在此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让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迁就学生,可以采取奖励与惩罚并用的原

9、则来教育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学生的某一毛病已经改掉,就从计划表中删除,通过近一年的坚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形成学习动力。(1)定期或不定期颁发“喜报”“喜报”的格式如下:红色A4纸,边框由许多空白的星星或彩灯组成,孩子可在上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文本内容为: 小朋友在 中获得 ,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当这四个孩子在研究目标的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时,就发给“喜报”。(2)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数学的兴趣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和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

10、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看书,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3、实施“四项优先”,为学困生提供成功机会。(1)就座优先:即在排座位时,让学困生坐前面,以便教师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真实地了解“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这样有利于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另外,让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听清、看清;处于老师眼皮底下,还有利于学困生集中注意力。(2)课堂回答、课堂板演优先:教师在备课时,优先针对四个学困生做好“问题的设计”,对于较难的问题,一般先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学困生补

11、充或者回答,两者都给予鼓励。对于相对简单的问题和练习,让学困生首先回答优先板演,一方面,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解题能力,并通过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得到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在课内或课外开展针对性的补缺补差。(3)作业面批优先:对于四位学困生,加强数学作业面批的力度和频度,实施边批改边指出错误之处,再当面指导订正,直至做对为止。坚持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持之以恒。(4)课余辅导优先: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做到每日进行基础辅导,每周实施重点小结指导,如果辅导时有家长在场,就请家长离开现场,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环

12、境。4、优化课堂结构,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这样设计课堂结构的:基础训练(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讲授新课(15分钟左右);尝试练习(5分钟左右);课堂作业(8分钟左右);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这种课堂结构能够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构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上,我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景教学,经常变换教学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易于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5、实行“低起点、多反复、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1)低起点。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低起点”引入法:a.以课本教材中的较容易接受的知识引入作为起

13、点;b.以所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c.以所学内容的解题方法为教学起点;d.以所教的新内容的特殊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e.从学生已学过所掌握、所了解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力求让孩子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2)多反复。这里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反复强化课堂常规,注重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 b.将教学的重、难点分解后,反复强化练习;c.作业分析时,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反复练习,力求学生能“举一反三”;d.小组合作中反复强调合作的方法;e.加强对研究对象学习方法的指导,反复练习巩固。(3)快反馈。途径主要有:a.用课堂回答或板书快速得到反馈信息;b.

14、用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作为反馈源;c.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及时得到反馈;d.教师及时参与四名研究对象的小组合作学习;e.注意信息反馈校正后的再反馈。6、加强个人针对性学习技能指导。基于学困生在学习中的障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更要注重其学习技能的指导训练,尤其是要从读书方法、识记方法、思维方法等方面加强指导。要在教学中穿插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应掌握、运用、巩固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要对以下四个方面重点提供帮助指导:(1)学会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2)学会听课,提高听课质量 (3)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学会检查,找到知识不足 五、研究

15、结果与分析(有待于在期末考试后再作数据的统计)结论六、思考与讨论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