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582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四有好老师、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马镇中心民族学校关于在全镇教育系统开展“做 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方案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做 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 师德教育活动的通知(安市教通201539号)和镇宁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做 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 师德教育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崇尚学习、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小学开展 “

2、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为目标,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发展的学习、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落实“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当好学生的贴心人、引路人。时刻践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二、活动时间和内容(一)时间:三月、九月师德教育月(二)内容:教育活动要以“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3、,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为核心,通过师德教育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潜心育人;用仁爱之心和细心、耐心,呵护关怀每一位学生;用责任、理解、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发自内心尊敬爱戴的好老师。三、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为加强对开展“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的领导,成立六马镇中心民族学校师德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组 长:叶 康(中心民族学校校长)副组长:李元虎(中心民族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黄诗立(中心民族学校副校长)成 员:伍明

4、智、张志高、卢成、吴艳、廖兴伦、王志发、罗平、韦国启、吴永远、班兴义、杨贵艳、张亮飞、杨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民族学校办公室,李元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伍明智任办公室副主任,卢成同志为联络员。四、方法步骤(一)制定详细计划,做好思想动员。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计划,要普遍对教师进行一次宣传教育,传达六马镇中心民族学校关于在全镇教育系统开展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顺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省、市、县教育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5、,为活动开展做好思想动员。各学校要在2015年3月10日前举行“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师德教育活动,向社会承诺积极争做“四有”好老师。(二)开展主题教育,践行活动目标。1.抓学习培训。各学校要结合实际,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主题教育中,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争做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学习后每位教师要以“做 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交学校存

6、于教师个人档案。2.抓主题活动。各学校要创新思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教师切实理解“四有”的基本理念“理想信念”是对好老师的政治要求,即“师魂”;“道德情操”是对好老师的道德要求,即“师德”;“学识扎实”是对好老师的专业要求,即“师能”;“仁爱之心”这是对好老师情感方面的要求,即“师爱”。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治教,规范教学行为,使其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1)积极开展“四比四看四争当”活动,即比敬业,看奉献精神和工作实绩,争当爱岗敬业的模范;比爱生,看关心尊重学生的行动,争当为人师表的模范;比师能,看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艺术,争当教书育人的模范;比学习,看潜心读书

7、钻研业务的实效,争当终身学习的模范。(2)举行“怎样才能成为四有好老师”、“爱的教育艺术”大讨论。(3)继续按照镇宁自治县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学习和整顿活动实施方案(镇教科发20145号)文件中的“六个治理重点、八个查摆方向”查摆影响教师形象的突出问题。(4)通过大讨论、查摆问题,在教师中征集“爱学生的真诚感言”、“我身边最感人的爱心故事”,在学生中征集“老师我想让您这样对我说”或“我最喜爱的老师是这样的”等活动。(5)开展以“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各学校、幼儿园于2015年4月底前在本单位组织初赛,各选出1名演讲优胜者和1份优秀征文作品,参加5

8、月份举行的镇级复赛,最后选出优胜者代表六马镇参加县级比赛。(6)开展“学生喜爱的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各学校要成立评选委员会,结合“四有”教师的标准,根据全校师生的投票,评委会的综合酝酿,在4月底前评选推荐1名“学生喜爱的四有好老师”,撰写事迹材料,将事迹材料和图片(电子版)报中心学校办公室,中心学校领导小组将评选出1名“学生喜爱的四有好老师”上报教科局参加县级评比。3.抓突破落实。力求“两个突破”、“一个落实”。一是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求突破;二是着力解决教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突破。通过“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系列师德教育活动,

9、促进学校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建章立制,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和落实师德师风与学年度考核、评先选优、职务评聘等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中师德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使师德教育管理明显加强,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三)加大宣传力度,选树身边典型。各学校要通过学校宣传栏、道德讲堂、黑板报等多种平台,交流学习体会及做法,选树身边的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崇尚学习的师德风尚。大力宣传“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用先进的力量引导人,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全县教师的师德

10、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五、活动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是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载体,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赢得全社会尊重和认可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选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二)强化措施,确保实效。要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搞好宣传发动,要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宣讲活动方案,部署活动安排,切实把教育活动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使每一位教师明确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做四有好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师德教育活动中。

11、要采用下发问卷调查、印发征求意见书(表)、上门征求意见或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通过公共邮箱、QQ群、意见箱、家访等渠道,向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及学生广泛征求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教育活动有明显的实效。(三)联系实际,统筹结合。开展教育活动,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搞形式,注重实效,要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实效。 (四)材料报送。1、请各学校将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简报和图片(电子版)于2015年3月14日前及时报送中心学校办公室,以便及时进行宣传。2、适时上报主题活动的简报。3、各学校要认真总结“做四有好

12、老师 促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成效,要收集整理好的做法、典型事例,及时报送中心学校办公室,及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4、2015年3月29日前将教育活动安排计划、工作总结交中心学校办公室(电子版和纸质版)。联系人:卢成 联系电话:邮箱:。六马镇中心民族学校2015年3月5日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