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569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本核算教学课件作者杨秀梅10(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十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2,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任务2 运用定额法计算成本,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1 分类法概述 1. 1.1 分类法的含义 分类法,是为了简化计算工作而采用的先以产品的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再按一定标准和方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成本计算实务中,分类法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且品种规格相近,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产品,以及一些联产品和副产品。如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生铁、钢锭及钢材,灯泡企业生产的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格、型号的灯泡、灯 管,针织企业生产的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格、型号的针织品,食品企业

2、生产的各种糖果、饼干、面包以及电子元件企业生产的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电子元件等。,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1.2 分类法的特点 (1)分类法是以产品的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分类法的成本计算期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确定; (3)分类法下,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应该将该类产品生产费用总额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可以减少成本计算对象的个数,简化成本计算手续。既可以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还可以提供各类产品的成本资料,有利于企业从不同角度考核分析产品成本。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按产品类别填列,各种费用只按产品类别分配

3、,产品成本明细账也只需按产品类别开立,从而能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 2 分类法的J茂本计算程序 1.2.1 基本操作步骤 第一步:划分产品类别,按各类产品的类别开立成本计算单,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 第二步: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在类内各种产品或规格的产品之间分配费用,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2. 2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 (1)在选择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时,应考虑分配标准是否与产品成本的高低有密切的联系。 (2)各成本项目可以采用同一分配标准分配,也可以按照成本项目的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使分配结果更加合理。,上一

4、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3)当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或工艺过程发生较大变动时,应该及时修订分配标准,以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4)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分配标准拆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1.2. 3分配系数的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工作,常将分配标准拆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据以进行分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系数计算方法 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把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用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

5、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相比,求出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比率,即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 2.系数的分类 (1)单项系数。单项系数是指以产品成本中的不同成本项目为依据分别计算的系数,如按原材料、工资等标准计算的系数。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综合系数。综合系数是指按照综合的标准计算的系数,如按定额消耗量、产品体积、单位定额成本、单位售价等标准计算的系数。如: 1 .3 分类法的应用 【任务案例10-1】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A, B, C三种产品,由于所耗的原材料品种相同,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近,成本计算时合并为甲类产品

6、,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012年5月甲类产品的成本计算相关资料如下: (1)甲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资料见表10-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产品成本在类内产品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系数比例分配,系数按材料定额费用计算,A产品为标准产品;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本月的定额资料见表10-2。 任务处理如下: 第一步:计算成本系数。 (1)材料成本系数。 A产品材料成本系数=1 B产品材料成本系数=1820=0. 9 C产品材料成本系数=2420=1. 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工时定额系数。 A产

7、品工时定额系数=1 B产品工时定额系数=3240=0. 8 C产品工时定额系数=4440=1. 1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产品成本系数计算表,如表10-3所示。 第二步:根据分配系数,计算各项分配率。 (1)材料费用分配。 材料费用总系数=1116X1+1 800X0.9+20001. 2=5 136 材料费用分配率=128 4005 136=25(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各产品材料费用分配额: A产品材料费用分配额=25 X 1 116=27 900(元) B产品材料费用分配额=25 X 1 620=40 500(元) C产品材料费用分配额=25X 2 400=60

8、 000(元) (2)人工费用分配。 人工费用总系数=1116X1X1 800X0.8X2000 X 1. 1=4 756 人工费用分配率=57 072-4 756=12(元) 各产品人工费用分配额: A产品人工费用分配额=12X1 116=13 392 (元) B产品人工费用分配额=12 X 1 440=17 280(元) C产品人工费用分配额=12X2 200=26 400(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3)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总系数=1116X1+1 800X0.8+2000X1. 1=4 756 制造费用分配率=47 560=4 756=10(元) 各产

9、品制造费用分配额: 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额=10X1 116=11 160(元) 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额=10 X 1 440 =14 400(元) 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额=10X2 200=22 000(元) 根据上述计算制编表10-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任务案例10一2J基本情况如任务案例10-1,但产品成本在类内产品间的分配方法是以售价为标准进行综合系数的计算分配(设定A产品为标准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售价见表10-5。 任务处理如下: 第一步:计算成本系数。 (1)单位产品系数。 A产品的单位产品系数=1 B产品的单位产品系数=80100=0. 8 C产品

10、的单位产品系数=120100=1 .2 (2)各产品总系数。 A产品的总系数=1 116X1=1 116 B产品的总系数=1 800 X 0. 8 =1 44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C产品的总系数=2 000X 1. 2=2 400 全部产品总系数=1 116X1 440X2 400=4 956 第二步:根据分配系数,算出分配率,再计算相应的分配额。 (1)费用分配率=233 0324 95647. 02(元)。 (2)各产品分配额。 A产品成本费用分配额=47. 02 X 1 116=52 472. 32(元) B产品成本费用分配额=47. 02 X 1 440

11、=67 708. 8(元) C产品成本费用分配额=233 032-52 472. 32-67 708.8=112 850. 88(元 根据上述计算编制表10-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4 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1.4.1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1.联产品的定义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同时生产出来的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产品。联产品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虽然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在经济上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们都是各企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可能有联产品,如化工厂投人一种或几种化学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同时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工产品;

12、又如奶制品加工厂可以同时生产出牛奶、奶油等;再如炼油厂,通常是投人原油 后,经过某个加工过程,可以生产出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和气体等四种联产品;煤气厂在煤气生产过程中,可同时产生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产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 联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 联产品是使用同样的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因此无法按每种产品来归集费用,直接计算其成本,而只能将同一生产过程的联产品,视为同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其分离前的实际成本;然后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联产品之间分配成本。 各种联产品一般要到生产过程终了时才能分离出来,有时也可能在生产过程的某个步骤分离

13、出来。分离时的生产步骤称为“分离点”。在分离点之前,各种联产品的生产费用是综合在一起的,故称为“综合成本”或“联合成本”。联合成本的归集和计算,应根据联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如果有些产品分离后,还要继续加工,那么也要按照分离后的生产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3.联产品成本计算实例分析 【任务案例10-3】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联产品A, B, C,本月实际产量:A产品200吨,B产品50吨,y产品100吨,分离前联合成本800 000元。假定各产品的单位售价:A产品为3 000元,B产品为7 500元,(产品为2 250元

14、;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以单位售价为依据计算拆合系数。 任务处理如下: 第一步:计算成本系数。 (1)单位产品系数。 A产品的单位产品系数=1 B产品的单位产品系数=7 5003 000=2. 5 C产品的单位产品系数=2 2503 000=0. 7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2)各产品总系数。 A产品的总系数=200X 1=200 B产品的总系数=50X2.5=125 C产品的总系数=100X0. 75=75 全部产品总系数=200+ 12575=400 第二步:根据分配系数,先计算分配率,再计算相应的分配额。 (1)费用分配率=800 000=400=2 000(

15、元)。 (2)各产品分配额。 A产品联合成本分配额=200 X 2 000=400 000(元) B产品联合成本分配额=125X2 000=250 000(元) C产品联合成本分配额=75X3 000=150 0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编制表10-1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1.4. 2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1.副产品的定义 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副产品虽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也有经济价值并可对外销售,因而也应加强管理和核算。 2.副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 副产品由于不是主要产品,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采用与分类法相类似的方法来计

16、算成本,即将副产品与主产品合为一类设立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一般是在总成本的原材料项目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3.副产品计价的方法 由于副产品价值低,不是企业主要生产目标,计算副产品成本不必像联产品那样复杂。通常只需将副产品按照一定方法计价,从联合成本中扣除,以扣除以后的成本作为主要产品成本。 (1)副产品按照销售价格减去销售税金和销售利润后的余额计价。但是,如果副产品的售价不能抵偿其销售费用,则副产品不应计价。 (2)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副产品也可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而不计算副产品的实际成本。从主、副产品生产费用总额中扣除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副产品成本后的余额,即为主产品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 运用分类法计算成本,4.副产品成本计算实例分析 【任务案例10-4】2012年5月,公司在生产甲产品过程中附带生产出B副产品,B副产品分离后需进一步加工才能直接出售。本月生产甲产品及其副产品共同发生成本80 000元,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