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4615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山西省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忻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 三 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规范诸侯们的婚姻D维护宗法制度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 官僚制度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

2、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

3、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体现出作者担忧雅典的民主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6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

4、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ABCD7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C违背宪法,林肯宣布结果无效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8“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遏制吸

5、毒,医治官场病疾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文化大革命10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A吸

6、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C顾维均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11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当时尚未认识到

7、自己的历史使命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指“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展到每个城市、村庄和家庭”“削弱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妇女的低下地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ABCD13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

8、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B乙、丙 C甲、乙、丁D丙、丁14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

9、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15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B. C.D.16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A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17右图棉花图收贩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引进高产作物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B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10、C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日益商品化D农业进步促进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18据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商品经济活跃B海陆交通十分发达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19“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来源:学科网20.一位驻中国

11、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了A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C中国民族工业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迅速D中国迅速实现了向工业近代化的转变21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

12、革22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C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D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2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4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13、的观点是A重视商业B重视宗教的作用C重视军事实力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25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

14、: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2分)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哪些时代要求?(2分)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 申报1912年9月9日(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4分)来源:Zxxk.Com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905年 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