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362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籍设计教学课件作者王旭玮第六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书籍的整体设计,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 第二节 形式与内容的格体设计 第三节 丛书的格体设计,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一)感受书籍主题 书籍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于书籍的信息传达。因此,在书籍设计之前,设计师需深入理解书籍的内容,感受内容的情感、内涵,最好能与作者、责任编辑进行沟通,更精准地把握书籍编写的意图。理解并感受书籍是设计的关键,是信息传达之本。只有准确地把握书籍的主题,才能使书籍的设计语言表达准确。,返回,下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二)素材收集与整理 素材收集不是简单的堆积,是对书籍主题分析后的素材收集,然后进行有筛选的分析整理,设计者需要带有思考的阅读大量相关资料

2、,对素材进行挑选。有经验的设计师通过前期的书籍题材分析,收集素材的数量不一定很多,但会非常准确,这样才能为后面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三)整合与提炼 经过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分析整理,寻找可用的视觉符号。在书籍设计中,准确的把握能够贯穿全书的视觉符号是设计成功的关键,这个符号如同书籍设计中的一条线索,使书籍在阅读中具有一个整体的视觉主线。同时,这个视觉符号也必须具有代表性,且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通常书籍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对于视觉符号的提炼难度较高,这个视觉符号不一定是具象的“形”

3、的统一,它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气”的统一,它如同音乐中的旋律、绘画中的调子,是一种能让读者能感受到的、统一的视觉语言,无论是版面编排、文字构成、色彩象征、材质工艺等,都能让读者有一种感知的统一框架。,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四)确立书籍形态 书籍的“形态”,包括“形”与“态”两个方面,两者必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形”指书籍的外形、规格、开本。设计者必须在确立书籍的外形后,才能在这外形的局限下进行无限的思考与创作,这如同绘画必需先有尺幅,再进行绘画一般。由此可见,“形”是书籍视觉设计的起步。大多数书籍的“形”即开本,设计者在这一阶段根据书籍的特性,合理地确定书籍的开本

4、,以便进行之后的设计工作。,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态”指书籍的“神态”、“态度”,书籍通常都是有情感、内涵的,通过前期对书籍的理解和素材的提炼,通过图像、文字、构成等因素的设计,制定表现书籍性格、内涵的视觉形象,使书籍有了初步的情感表达。 在书籍设计中,“形”如同书籍的体貌特征,而“态”是书籍的灵魂和精神,只有两者的完美统一,才能做到书籍设计的“形神兼备”,才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设计调性。,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五)书籍的编排 这里所说的书籍的编排,不仅仅是内页版面的编排,更多的是对书籍整体的理解和编排,对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环节进行整体的规

5、划与排序,然后再到具体的每一个页面版面的编排。 书籍的编排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执行阶段,整个设计过程需紧扣之前制定的书籍的性格与内涵,围绕书籍的主题、设计的基调进行具体的设计。,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在这个设计环节中,为了不使阅读变得乏味,也会追求设计的变化与创新,但这些必须在书籍整体形式统一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书籍将主题不清,缺乏整体。制定相对统一的设计规范,可以使整本书籍局部设计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即便是变化也不至于脱离整体的规范。,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六)定稿与选择印刷工艺 这时的书籍设计已基本完成,设计师需检查整书的设计是否完整

6、、和谐,是否以精美的设计体现书籍的阅读本质。书籍设计艺术家吕敬人提出要对书籍进行阅读检查,“从整体性(风格驾驭完整,表里内外统一)、可视性(文字传递明快,视相画质精良)、可读性(翻阅轻松舒畅,排列节奏有序)、归属性(形态演绎准确,书籍语言到位)、愉悦性(视觉形式有趣,体现五感得当)、创造性(具有鲜明个性,原创并非重复)六个方面去检查”,精准地概括了书籍设计的关键,并表示设计师需对设计进行检查,方能定稿。,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印刷工艺是书籍艺术表现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设计完稿后,设计师可以在有限的成本内,根据设计需要对纸张、工艺进行选择,印刷工艺应以体现书籍内容、加强设

7、计效果为主要目的,不应为形式而过于夸张、奢华。,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七)校对与印刷跟进 这是书籍设计完成前的一个复查、制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首先进行设计稿的最后确认,确保页面尺寸的规范、图片格式的正确、出血位的无误、色彩的准确、文字符号的正确等,进行输出、打样。打样是印刷前检验书稿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直观的一个环节,对打样稿的最后一次校对必不可少,在确保无误、视觉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印刷。,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节 书籍格体设计程序,进入印刷阶段,很多设计者会将印刷的所有工作全权交给印刷厂完成,其实,印刷跟进非常的重要,在大批量的印刷前,对印刷色

8、彩还可以进行最后的微调,对开机前几张的印刷版进行检查,也是成书前最后的调整机会。,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二节形式与内容的整体设计,书籍是由许多的书页装订而成的,它包含的内容与环节很多,而每一项内容都互相连接、密切相关,所以书籍设计是书籍前与后、内与外的整体规划性的设计。 过去人们理解的书籍设计就是对书籍封面的单纯设计,材料、印刷的技巧相当简陋,设计的手法也较为简单,书籍的市场竞争也并不激烈,因此,书籍的设计并不被人们重视。而现代书籍设计更注重书籍整本的全面设计,包括封面、护封、扉页、目录、前言、书脊、正文等各部分,它们如同一个团队一般,以共同的视觉声音,向读者传达着统一的信息与情感,它们每一

9、个部分的设计都不可忽视,但每一部分都需要围绕着书籍的主题而进行创作,使形式与内容相符。,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三节丛书的整体设计,当书籍内容较多的时候,出版社通常以卷、册等形式将书籍分成数本,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丛书。丛书的内容一般为连续或系列的形式,设计不同于单行本那样独立完成,需注意每本书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书籍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在丛书的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对书籍的形式、开本、材料、色调等方面进行系列化设计,使每一本书籍在视觉上达到形式、风格的统一。 在丛书统一设计的同时,各本书籍之间也需有所区别,以便读者能够区分并查阅书籍。因此,丛书的设计需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返回,下一页,上一页,第三节丛书的整体设计,在丛书的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构成的变化对各本书籍进行区分,也有的在图形以及文字上,在统一的风格里,进行形态上的变化,使书籍之间在视觉上产生系列感。 有的丛书还会采用一个函套放置多本书的形式,将丛书进行统一的包装,使整个系列更加具有整体性,且便于收藏,不易散落。因为多本书籍装在一起,整体较重,所以,这种丛书的函套要求材料坚固、结构扎实,较轻薄的函套容易破损,不能达到良好的保存和使用的功能。,返回,上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