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53484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 54页)(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讲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2,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分析,一、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GDP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活动的总成果的一种计量,它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规模、综合实力。 从实物角度看,产品可分为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本期生产出来,并在本期再次投入生产活动,作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的产品,它是构成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本的重要内容。 最终产品则是指本期生产,当期不再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使用或者库存的产品。 GDP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常住单位为社会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 最终产品的去向有三个方面:(1

2、)消费品;(2)用作投资的产品;(3)净出口产品。,3,从价值的角度看,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的价值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中间消耗价值,一种是增加值。 中间消耗(C2)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的价值; 增加值则是在生产过程中把中间产品加工成最终产品所追加的价值。就其价值构成来看,增加值包括三部分: (1)固定资产折旧(C1),即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 (2)劳动者报酬(V); (3)社会纯收入(M),包括生产税净额收入和企业营业盈余。 GDP反映的就是一国的各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全社会的增加值总和等于最终产品的价值,4,5,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三

3、方等价原理,可以分别从生产、分配和使用三种不同的角度对GDP进行核算,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生产法从生产的角度以生产的总成果为出发点,从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增加值=总产值一中间消耗 总产值(也称总产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或提供的所有货物和服务产品的总价值。它反映了常住单位的生产规摸。,6,工业总产值“工厂(企业)法”,按企业的最终生产成果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农业总产值“产品法”,即“产量价格”之和。凡产品目录中有的一律计算。 建筑业总产值“产品法” 商业总产值“进销差价法”,(进价中应包括支付的运输费用

4、) 饮食业生产按工业产值计算方法,转售按商业产值计算方法 运输和邮电业和服务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法” 金融服务总产值(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其他服务与投资收入(但不包含自有资金的财产收入) 保险业总产值各项收入索赔支出 房地产总产值销售收入支付的工程建设费用其他服务收入自有住房虚拟房租收入 非营利务事业与政府服务总产值“成本费用法” 国内总产出是所有常住生产单位的总产值之和。,7,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因生产所需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形式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计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与总产出保持对应。 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消耗,剩下的便是常住单位在本期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5、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即增加值。 GDP等于各企事业、行政单位创造的增加值之和。,8,2.收入法。收入法是从生产领域进行初次分配的角度,也是从生产要素在生产领域得到初次分配收入的角度来进行计算的,也称分配法。 常往单位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的总和就是GDP。,9,(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和由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2)生产税净额。指各种生产单位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补贴以后的净值。生产税是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所征

6、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税及附加、增值税、应缴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政策性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具体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3)固定资产折旧。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其中政府单位、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自有住房等实际中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按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4)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经营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

7、和福利。,10,3.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社会产品最终使用去向,也就是支出的角度来计算GDP。 GDP=最终消费支出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 (1)最终消费支出(简称消费)。最终消费支出分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两部分。指本国的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2)资本形成总额(简称投资)。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投资支出合计,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3)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指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减进口额的差额。,11,【例】某地区有关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

8、12,解:1.按生产法计算: GDP=总产值中间消耗 =5 450(136%)+22 240(172%)+3 058(170%) +650(122%)+1 615(148%)+1 606(127%) +1 608(128%) =14 309.54(万元) 2.按收入法计算: GDP=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8 520+2 370+2 297+980 =14 167(万元) 3.按支出法计算: GDP=最终消费支出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额 =(7 080+1 820)+5 107+160 =14 167(万元),13,从理论上说按上述三种方法核算出来的GDP

9、,应该是完全相等的。但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统计口径等因素的限制,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不相等。特别是支出法所得出的GDP数值与生产法、收入法的核算结果之间经常存在一定的出入。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生产法和收入法所计算的GDP数值相等。这是因为,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对各个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支出法核算的GDP则与之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根据2000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我国1999年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GDP是81 910.9亿元,而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则是82 429.7亿元,两者的统计误差为518.8亿元。,14,三、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比较,由于以价值量表现的GDP

10、的数值大小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所生产的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数量;二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因此,在进行动态比较时,简单地将不同时期的GDP 直接加以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有必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比较研究:物量的比较和价格的比较。 如果各个时期的GDP都是采用当年价格计算,称为“名义的 GDP”。如果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各个时期的GDP都采用固定价格、可比价格或某个特定时期的价格来计算,则称为“实际的GDP”。实际 GDP数值变化不包括价格因素的变化。,15,开展动态比较最基本的方法是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实践中最常用的指数是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拉氏指数是以基期的物量或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将该因素

11、固定不变,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水平或物量水平。其具体公式如下:,;,16,帕氏指数是以报告期的物量或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将该因素固定不变,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水平或物量水平。其具体公式如下: 以上两式中,是拉氏价格指数,是拉氏物量指数; 是帕氏价格指数,是帕氏物量指数; p表示各种商品的价格,q表示各种商品的数量,下标表示不同时期,是加总号。,;,17,若令, ,则两个时期最终使用的商品价值总量指数与相应的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利用上述关系,在两期最终使用的商品价值总量指标已知的条件下,只要先求得价格指数,则可以间接地推算出物量指数。即有:,18,由于实践中编制价格指数一般

12、比直接计算物量指数更为容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小,所以,在进行GDP物量的动态比较计算经济增长率时,通常采用这种间接推算的方法。 反映GDP价格变动的指数称为“GDP紧缩价格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或“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价格指数”)。 GDP紧缩价格指数一般是在先取得各分类支出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以下公式编制(参见书中89页例)。,19,在编制出GDP紧缩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可以求得各期实际的GDP和物量指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实际GDP指数名义GDP指数GDP紧缩价格指数 我国目前还没有公布GDP紧缩价格指数,但公布了按照可比价格(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指数,这实际上就是不包

13、含价格变动的实际GDP的发展速度。据此可以间接地推算GDP的紧缩价格指数。 GDP紧缩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0,21,上表列出了我国若干年份的GDP指数、以及名义GDP、推算的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表12-2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表中第4栏GDP平减价格指数反映了各年国民经济总的价格水平相对于1978年上升的幅度。例如,1999年GDP平减指数为330.6%,表明1999年国民经济总的价格水平相对于1978年上升了230.6%(330.6%100%)。 以上介绍的是单紧缩法。从生产角度则需要分别对总产出和中间消耗进行紧缩(又称双紧缩法),从而得到可以对比的实际GDP。 实际G

14、DP(名义总产出总产出价格指数)(名义中间消耗中间消耗价格指数),22,四、国内生产总值的其他分析与应用,(一)人均GDPGDP人口 (二)GDP国际比较 汇率法 各国按本币计算的GDP汇率以美元表示的GDP 根据所采用的汇率不同,汇率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汇率法,也就是直接以当年的官方汇率为评价标准进行换算的方法。另一种则是以当年的官方汇率和经过通货膨胀率差异调整的前两年汇率的移动平均数作为评价标准进行换算的方法。由于世界银行长期采用后一种方法公布各国的人均GNP,进行比较排序,划分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并以此作为制定贷款政策的依据,因此,该方法又被称为“世界银行图表集

15、法”。其换算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23,上式中, 是换算因子即3年移动平均汇率, 是t年的年平均汇率(本国货币对美元), 是t年的GNP 缩减指数(反映该国总的价格水平的变动), 是以美元计价的特别提款权缩减指数(综合反映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价格变动。 由于汇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按汇率换算的GDP常常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24,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以下简称PPP)法,用购买力平价取代汇率,作为国际比较的基准。PPP与汇率不同,它不是实际交易中两种货币的兑换率,而是是根据各国货币内含的实际价值确定的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我国按购买力平价换算的GD

16、P大约是按汇率计算的GDP的4倍左右。2000年前者为3600美元人,后者为900多美元人。 生产率比较 生产率GDP(或增加值)投入的生产要素(资本或劳动),25,某部门对GDP增长贡献度该部门增加值增量GDP增量 某部门弹性系数该部门增加值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 投资、消费或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度投资、消费或净出口的增量GDP增量 国民净福利国内生产净值环境与资源改善的价值环境与资源破坏的价值闲暇的虚拟价值 绿色GDP 该指标的难点在于后3项价值难以估计,26,习题:,1、利用例子中给出的资料用三种方法计算该地区的GDP。,27,第二节 国民收入统计与分析,一、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广义的国民收入指标是由下列五个指标所组成的一个指标体系: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总收入(GNI)。 常住单位在生产中要使用非常住单位的生产要素,非常住单位也要使用常住单位的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