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41440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为全面增强全省金融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依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金融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我省金融业快速发展,地方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金融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

2、,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4.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6%,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2.4%提高到3.3%。2010年,社会融资总量3475亿元,是2005年的4.6倍。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366.1亿元和11452.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2.2%和21.6%,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直接融资突破500亿元,5年累计1580.5亿元。其中,股票融资728.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1倍;债券融资851.9亿元,企业债券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保险保费收入438.3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6.9

3、%。各类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由5715个增加到7342个,证券营业部由63家增加到130家,省级保险分支机构由16家增加到37家。新型金融机构和业态不断涌现。5年间,设立村镇银行1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小额贷款公司21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0家,备案创业投资企业13家,全国首家中资汽车金融公司、我省首支国家批准的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先后成立,省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所、省金融资产交易所和省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挂牌运营。2010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机构类别法人机构(个)营业网点机构个数(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额(亿元)一、大型商业银行2215470819

4、336二、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9023332082三、股份制商业银行24629662003四、城市商业银行116646962012五、农村合作机构832943292273335六、财务公司228993七、邮政储蓄银行1660117191354八、外资银行26925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81841245合 计10473429859220285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货币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总成交4.1万亿元,是2005年的26.4倍。票据市场稳步发展,5年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8132亿元,票据贴现9580.6亿元。证券期货交易额大幅增长,2010年,证券投资交易额1.5万亿元,期货

5、代理交易额8.9万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0倍和33倍。上市企业数位居中部地区前列,截至2010年底,全省上市公司达到65家。债券市场快速发展,5年累计发行企业债券355亿元,短期融资券301.9亿元,中期票据195亿元。产权交易稳步推进,省产权交易中心5年累计成交172宗,成交金额40.3亿元。外汇市场加速发展,2010年,银行结售汇总额222亿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1.7%。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银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皖分支机构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国家开发银行安徽分行商业化改革深入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安徽分行成立,各地分支机构加快组建;徽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6、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42家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合作(商业)银行。证券市场改革顺利实施,国元、华安两家证券公司先后完成重组,国元证券成功上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重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清欠解保”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融资性担保行业快速发展,规范管理有效推进。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进出口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2家省外城市商业银行、2家外资银行和一批证券、保险机构进驻我省。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后台中心在合肥开工建设。徽商银行在南京设立首家省外分行,国元证券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政府、企业及

7、个人三大主体信用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信用安徽”建设稳步推进。区域信用合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与苏浙沪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信用服务机构备案互认。信用评级、信用咨询等中介服务快速发展,信用资源应用得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控制体系初步建立,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监管体制、工作协调机制和金融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环境不断改善,防范和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反洗钱、反假币等工作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省金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金融总量偏小。2010年,全省社会融资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4%,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占2.3

8、%和2.4%,远低于同期GDP和人口占比。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融资结构不够合理。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对银行贷款依赖程度较高,2010年全省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为62.2%,高于全国6.6个百分点。三是县域金融供给不足。2010年末,全省县域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为22.8%,低于县域GDP占全省比重25.1个百分点,90%以上的县贷存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皖北地区金融发展滞后。2010年末,皖北三市七县贷款余额仅占全省的11.3%,低于GDP占全省比重约10个百分点;贷存比为4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此外,地方金融总体实力不强,

9、金融创新相对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金融开放合作有待继续加强。二、“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省金融业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有诸多挑战。从国际看,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北非及周边地区政局变化,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短期内难以化解,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区域协调加速推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总体充裕,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金融改

10、革开放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发展日益规范。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总量和结构矛盾并存,通胀预期依然存在,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从我省看,未来5年是安徽黄金发展期,肩负着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使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皖北、大别山、皖南等地区加快发展,蕴含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着力强化金融支

11、撑力,着力壮大地方金融,着力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强力支撑。(二)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我省金融业现实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后5年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5%,初步建成合肥全国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培育5家以上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地方金融机构,金融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社会融资总量大幅增加。到2015年,社会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5年累计突破30000亿元。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

12、存款余额达到40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贷款余额超过26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十二五”期间,直接融资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债券融资力争达到3500亿元,股票融资超过150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户数比“十一五”翻一番以上,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2015年,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保险深度达到5.0%,保险密度超过1600元/人。地方金融实力显著增强。大型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驻皖分支机构业务规模在系统内排名前移;徽商银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国元农险、省担保集团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跨上新台阶,其中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00

13、亿元、净资产达到250亿元;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突破75家;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发展到600家,融资担保能力超过6000亿元;信托、金融租赁、金融资产管理、小额贷款、财务公司、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典当等业态有序发展;创业和股权投资企业数突破100家,形成若干创业和股权投资企业集聚区。基本建成芜湖皖江金融中心,区域中心城市金融功能进一步完善,薄弱地区金融服务得到加强。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货币市场交易量显著增加,交易品种不断丰富;股票、债券市场份额在全国比重提高,代办股份转让业务实现突破,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产权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保险市场主体更加多元,服务功能进一步

14、拓展;创业和股权投资市场加快发展,资本规模大幅增加;金融中介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2015年,力争形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场体系。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水平有效提升;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协调机制更加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信用产品、信用信息应用更加广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环境显著改善,金融机构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金融违法犯罪率继续降低;金融鼓励和扶持政策更加完善,集聚金融资源能力进一步提高。四、主要任务(一)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打造地方金融骨干企业。推动徽商银

15、行跨区域经营,扩大省内外业务和网点覆盖面,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努力发展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支持国元集团壮大资本实力,强化资本运营,拓展业务领域,建成区域性金融控股集团。促进国元证券、国元农险、国元信托、国元期货、国元创投等成员公司专业化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位次,形成全国著名品牌。引导华安证券开展战略合作,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力争实现上市。鼓励省担保集团稳步发展担保、再担保业务,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力争成为全国担保行业的排头兵。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跨行业发展,打造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积极培育和组建具有较强实力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品牌。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银行。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力争41家农信社全部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完成现有32家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支持优质农村商业银行上市。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村镇银行,支持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省农信社转变职能,减少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金融服务机构。引导农村中小银行完善内控机制,稳健开展金融业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优做强“安徽农金”品牌。规范发展准金融机构。按照“控制总量、注重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融资性担保企业、小额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