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40357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52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技术哲学学科 一、学科简介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也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它从总体 上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规律,并结合实际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本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STS 等。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3.毕业后能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或能够从事科学技术管理、科技政策 研究、科技文献编辑工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原则上为 3 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 4 年,但 无论全日制还

2、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 6 年。 学分要求:有哲学硕士学位者最低学分 16 分,无哲学硕士学位者最低学分 20 分。 四、研究方向 1.技术哲学 2.科技创造方法论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4.工程哲学 5.技术创新论 6.生态哲学 五、课程设置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322 学术报告与讲座322 技术哲学概论322 博士一外英语966 博士一外日语966 必修课 博士一外俄语966 根据一外语种 确定 科学技术学322 技术创新政策322 科技创造方法论322 科技工程伦理322 选修课 生态哲学322 在导师指导下 至少修满 4

3、 学 分 哲学史161 西方科学哲学161 科技史161 补 修 课 现代自然观导论161 无哲学硕士学 位者补修课程 六、学位论文工作 (一)开题 1. 入学后(开题前和答辩前)要集中进行政治思想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开题或答辩。 2. 全日制博士生在入学后一年半开题(在职攻读两年) ,开题报告要反映论文的创造 性,在开题前还必须在指定刊物上至少发表 1 篇与开题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未达到上述 要求者不得开题。 3.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前沿性; 3 (2)课题的创新性;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拟解决的关 键问题及其可行性;

4、(4)论文工作计划进度、预期成果; (5)开展本研究的基础和条件保障; (6)研究所需经费预算、经费落实情况。 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导师所在教学科研基 层组织内 3 至 5 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二)论文工作与中期检查 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要进行中期检查,时间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一年左右 进行。检查的内容主要为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已取得的理论成果或有价值的实验数据等。 博士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需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证。 各学科或导师所在基层组织应组织 3 至 5

5、人的专家小组负责对本学科博士生进行中期 考核。中期考核形式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三)论文写作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计算准 确、图表规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善于总结提炼。学位论文应包括: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说明需要解决的问 题和途径; 2阐述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 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

6、,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6博士生答辩前必须在公开刊物(不含增刊和专辑)上发表至少 3 篇与博士学位论文 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 1 篇发表在重点认定刊物上。 (四)预答辩、答辩 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 文达到东北大学博士生发表论文量化标准 ,撰写的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且 经导师推荐后方可在学科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的时间与正式答辩的时间一般间隔不少于 1 个月,以便修改学位论文。 预答辩通过者填写学位材料,申请正式答辩。正式答辩前半个月由学院答辩秘书将论 文送交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学院负责聘请。答辩程序

7、按照东北大学授予研究 生学位工作细则进行。 按照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身份申请博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按照东北大学授予具有 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进行。 注: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的具体格式规范及要求由学院统一制定(见学院网页) 。 七、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1. 重点认定刊物 凡被 SCI、EI、ISTP 、SSCI、A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摩擦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应用力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 8兵工学报中国兵工学会 9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10 计量学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1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2 仪器仪表学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13 中国有色金

8、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公司 14 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5 工程图学学报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16 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7 固体力学学报中国力学学会 18 力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 系统仿真学报中国系统仿真学会 2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家 863 计划 CIMS 主题办公室;兵器工业 210 研究所 22 数字制造科学武汉理工大学 23 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24 汽车工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5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中国真空学会 26 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 27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

9、程热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 研究所 28 化工进展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29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 30 煤炭学报 中国煤炭学会 39 序号序号刊物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备注备注 31 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学院 32 宇航学报 中国宇航学会 33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中国工程机械学会 34 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学出版委员会 35 中国公路学报中国公路学会 36 中国科学.A 集中国科学院 37 中国科学.E 集中国科学院 2.普通认定刊物普通认定刊物 序号序号刊物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备注备注 1钢铁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承办 2动力工程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10、;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 究院 3钢铁研究学报钢铁研究总院 4工程力学中国力学学会 5工程设计学报浙江大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6功能材料 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仪 表材料研究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 7航空动力学报中国航空学会 8核动力工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9核科学与工程 中国核学会 原子能出版社核科学与工程 编辑部 10 机床与液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广州机械科 学研究院 11 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2 机械传动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齿轮 专业协会 13 机械强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郑州机械研究所 14 计算力学学报

11、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力学学会 15 控制理论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16 控制与决策东北大学 17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中国自动化学会 18 内燃机学报 中国内燃机学会 19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20 铁道学报中国铁道学会 序号序号刊物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备注备注 21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2 液压与气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23 应用科学学报上海大学 24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国声学学会 25 振动与冲击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26 制造技术与机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京机床研究所 27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28 中国铁道科学

12、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9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 学会;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30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大连组合机 床研究所 31 包装与设计包装与设计杂志社(广州市) 32 电气自动化上海市自动化学会 33 机械科学与技术西北工业大学 34 机械设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机电 工业信息所 35 机械设计与研究上海机械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 36 机械设计与制造辽宁省机械研究院 37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中国航天机电集团七六所 38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39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郑州

13、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40 美苑 鲁迅美术学院 41 内燃机工程中国内燃机学会 42 汽车技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春汽车研究所 43 润滑与密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擦学分会;广州机械科学 研究院 44 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 45 艺术与设计国家新闻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 46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 47 装饰清华大学 48 信息与控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49 机械制造上海机械工程学会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41 序号序号刊物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备注备注 50 信号处理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 会 51 机械与电子机械部

14、科技与质量监督公司贵州省机械工业厅 5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工业部 53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54 力学与实践中国力学学会、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55 焊接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主办 56 磨床与磨削中国机床工具学会 57 磨料磨具与磨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8 WMEM,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 市场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59 航空制造技术北京航空工艺技术研究所 60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上海交通大学 61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62 现代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63 工具技术成都工具技术研究所 注:1 承认其他学院(学科)认定的一级刊

15、物; 2 对于在没有列入一级刊物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证后,可视为一级刊 物; 3 被 SCI、EI、ISTP 检索的学术论文可视为杂志论文。 4 在国外正式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视为一级杂志。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一、学科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结 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 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本学科培养满足科技发展要 求的机电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培

16、养目标 博士生应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力学、 机械学、控制论、系统论、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流体传动及控制、传感器与测控技术、 系统安全技术等学科方向或领域。应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比较重 要的发现、发明或创新;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有严谨 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熟练掌握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或独立承担其它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在高等 院校、科研院所或工业企业中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等高层次的技术 工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 3 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 为 4 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 6 年。 学分要求:学分不少于 10 学分。 四、研究方向 1.机电系统控制 2.机器人科学与技术 3.数控技术 4.现代物流技术装备 5.液压气动系统的智能化技术 6.机电液系统的控制与诊断 7.康复工程 43 8.人-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