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38708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 德 树 人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探析柏城镇柏城小学曹砚亮2017年6月7日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反复论证和反复修改,现在基本上确定下来了,就是立德树人。包含两重意义:一个是立德,一个是树人。也就是:一个是传道,一个是授业解惑。为了更好地落实好第一大任务“立德”,教育主管部门经过反复论证,推出了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纲要,为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并且要求2017年要加强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重任。要落实一项工作一般有四部曲:一是根据指导理论,反复探讨工作的内涵、外延、感悟点、切入点。二是制定落实这项工作纲领性文件。三是制定具体推进这

2、项工作的细节文件。四是检查反馈,为螺旋式上升提供新的起点。第一步,感悟德育课程一体化:通过召开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研讨会,我们找出德育课程一体化的一些感悟点。A、原先德育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目标碎片化,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内容抽象化,脱离学生实际,存在口号化。课程实施片面性。只重视德育课程的德育作用,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育人成了德育教师的事,好像与别人无关。B、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C、第一个“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纲要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新格局。D、纲要的第二个“德育课

3、程一体化”就是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一体化。E、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及学校各项工作中。这样丰富了德育载体,拓宽了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成效,增强学校各项工作与德育的契合。F、纲要实现了“四个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第二步是制定纲领性文件:根据对纲要的感悟和理解,我们制定了落实纲要的纲领性文件柏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实施方案,将落实纲要工作分了11个大方面。并且分别有分管中层干部负责。第三步,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落实纲要关键的一步就是落实“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我们的方法是把纲要纲要化、课程化

4、,这样落实起来有把手、有抓手。我们编制了落实纲要的四大类11种课程,每个教师一本,用自己的日常工作指导德育目标的落实。第一类:德育课程暨微德育实施纲要。第二类:学科课程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1、语文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2、数学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3、英语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4、音乐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5、体育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6、美术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7、科学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8、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暨微德育实施纲要第三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微德育实施纲要。第四类:实践活动暨微德育实施纲要。第四步,检查指导反馈,为推进纲要落实提供新的起点。为了落实教师落实立德树人

5、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订了柏城小学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检查办法,有对班主任的检查办法,有对每个教师的检查办法。这个检查办法,我们是通过德育外显模糊评价法。现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为了更好地从高度上和理论上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我们申请了两个潍坊市课题: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暨微德育的几点体会:1、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要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其实平常日大部分工作我们已经做了,现在只是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2、要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6个方面,有3个是体现立德目标的。3、要把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真正变成立德课程化,这样落实起来才有“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