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385985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操作常规--内科 - 副本(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集美爱欣护理院临床操作常规内科分册第一章 呼吸系统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 经口气管插管术【适应症】1.上呼吸道梗阻 口鼻咽及喉部软组织损伤、异物或分泌物潴留均可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2.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 患者意识改变(特别是昏迷)以及麻醉时,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抑制,导致气道保护机制受损,易发生误吸有分泌物潴留,可能导致严重肺部感染。对于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的患者,有必要建立人工气道,以防止误吸及分沁物潴留。 3.气道分泌物潴留 咳嗽反射受损时,使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易导致肺部感染及呼吸道梗阻,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对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必要的。4.实施机械通气 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首先应建立人工气道

2、,提供与呼吸机连接的通道。【禁忌证】经口气管插管无绝对禁忌证,但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导致插管困难或有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和 脊髓严重损伤的可能,应慎重操作或选择其他人工气道建立的方法。1.口腔颌面部外伤。2.上呼吸道烧伤。3.喉及气管外伤。4.颈椎损伤。【操作方法及程序】1.准备适当的喉镜 喉镜根据镜片的形状分为直喉镜和弯喉镜。使用方法上两者有所不同。直喉镜是插入会厌下,向上挑,即可暴露声门。弯喉镜是插入会厌和舌根之间,向前上方挑,会厌间接被牵拉起来,从而暴露声门。2.准备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 准备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备用,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气管导管远端1/3表面涂上液状石蜡,如使用导丝,则把

3、导丝插入导管中,利用导丝将导管塑型。导丝不能超过导管远端,以免损伤组织。3.头颈部取适当位置 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约10cm,头后仰,颈部处于过伸位,使口腔、声门和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以利于插入气管插管。4.预充氧、人工通气及生命体征监测 在准备插管的同时,应利用面罩和人工呼吸器或麻醉机,给患者吸入纯氧,同时给予人工通气,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经皮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才能开始插管。如插管不顺利,或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特别是低于85%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重新通过面罩给氧,并进行人工通气,直到氧饱和度恢复后,再重新开始。插管前、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均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经皮

4、血氧饱和度。5.喉镜暴露声门 操作者站在患者头端,用左手握喉镜,从患者口腔右侧插入,将舌头推向左侧。喉镜应处于口腔正中,此时可见到悬雍垂,同时观察口咽部。如有分泌物,则需充分抽吸,以免影响插管的视野。慢慢推进喉镜达舌根,稍上提喉镜,看到会厌的游离边缘,喉镜插入会厌与舌根之间或插入会厌下方,向前上方挑,就可将会厌挑起,看到杓状软骨间隙,再用力上挑,则可看到声带。6.插入气管导管和调节导管深度 暴露声门后,右手将导管插入声门,避免插入过深,一般情况下,男性患者插入深度为距离门齿2426cm,而女性为2022cm,给气囊充气,将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或麻醉机,实施机械通气,先吸入纯氧。使用导丝者,在气管导

5、管插入声门后,一边送导管,一边将导丝拔除。7.确认导管插入气管 主要通过以下手段:用听诊器听胸部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监测患者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如插入气管,则可见呼气时呈现二氧化碳的方波,及测得的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值;监测流速-时间波形,如有自主呼吸,可监测到典型的呼气波形;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通过麻醉机气囊的活动,确认导管插入气管。8.固定气管导管 将牙垫插入口腔,此时才可将喉镜取出,用蝶形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一起固定于面颊部及下颌部。9.拍摄X线胸片,进一步调整导管位置 气管导管远端应在隆突上34cm,根据X线胸片,调整导管深度。同时观察患者肺部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注意事项】1.每次操

6、作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2.插管前评估病人气道,预计插管难度,可提前进行准备。判断插管困难的方法见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如果判断可能出现气管插管困难,可考虑以下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插管;逆行插入法;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管导入术;环甲膜切开术等。3.插管操作不应超过3040s,如一次操作不成功,应立即面罩给氧,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后再重复上述步骤。4.注意调整气囊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起气管粘膜损伤,同时压力又不能过低,气囊与气管之间出现间隙。不需对气囊进行定期的放气或充气。5.气囊漏气。应常规做好紧急更换人工气道的必要准备,包括:准备同样型号的气管托管,紧急插管器械,面罩,人工呼吸囊

7、等。一旦气囊漏气,应及时更换。6.意外拔管。7.防止并发症。缺氧:一般情况下每次操作时间不超过3040s,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旦低于90%,应立即停止插管,保证氧供。损伤:有口腔、舌、咽喉部的粘膜擦伤、出血、牙齿脱落和喉头消肿。动作应规范,不应用喉镜冲撞上门齿,并以此为杠杆,导致牙齿缺损。误吸:插管时可引起呕吐和胃内容物误吸,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必要时在插管前应放置胃管,尽可能吸尽胃内容物,避免误吸。插管位置不当: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多见于导管插入过深或位置不当等。立即调整气管插管位置。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应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如充分湿化、保温、气道抽吸等

8、。气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气道抽吸、肺部感染、急性心源性肺消肿、肺栓塞、肺动脉导管过嵌、气道腐蚀和血液病等。第二节 环甲膜穿刺术【适应症】1、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普通气管切开。2、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禁忌证】1无绝对禁忌证。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操作方法及程序】1、如果病情允许,病人应尽量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不能耐受上述体位者,可取半卧位。2、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即为环甲膜穿刺点3、用碘酒、乙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4、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5、穿刺部位局部用2%普鲁卡因麻醉,危急情况

9、下可不用麻醉。6、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接10ml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或棉花纤维在穿刺针尾测试,应可见纤维随呼吸摆动,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7、术后处理:可经穿刺针接氧气给病人输氧。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普通气管切开。第三节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组成】四部分 面罩、气囊/球囊、连接管、储氧袋。六个阀 呼气阀、单向阀(鸭嘴阀)、压力安全阀、进气阀、储气阀、储氧安全阀气囊容积与最大吐出量 1500/1350ml、550/350ml、280/100ml。【工作原理】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

10、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2. 当停止挤压时,球体复原,鸭嘴阀关闭,呼气阀打开,病人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口排出。 同时,进气阀由于球体复原产生负压的作用,阀门打开,储氧袋内氧气进入球体。 【操作方法及程序】(有氧源):1.清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假牙,将病人取去枕仰卧位,开放气道。2.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 3.将压力阀下压关闭,以增加送气压力(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可打开)。压力安全阀作用:使送气压力自动调整在安全范围(40-60CM水柱),60气体会自动排出。4.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每分钟10L。5.将面罩扣住病人口鼻,使三角形

11、面罩底边位于下颌。 6.使用E-C手法(单手“E-C” 双手“E-C”)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7.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成人以10-12次/分钟,即5-6秒送气一次;儿童12-20次/分钟,即3-5秒一次;新生儿40-60次/分 。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1:1.52。潮气量按8-10ml/kg 计算,一般400 600ml见胸廓抬起即可,儿童10ml/kg,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 【注意事项】1、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

12、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2、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3、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4、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并且氧流量要 10L/分。储氧袋作用:提高氧浓度,可使氧浓度达99%;无储氧袋氧浓度为45%;如无氧源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 5、随时观察: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

13、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观察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6、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7、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1、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健之素等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2、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简易呼吸器测试】注意: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

14、测试、维修和保养。气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1、球体测试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2、进气阀测试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3、储氧袋测试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4、储氧安全阀测试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

15、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第四节 支气管镜检查术一、支气管镜检查术【适应症】1、诊断方面不明原因的咯血,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持续一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结核,气道良性和恶性肿瘤,异物吸入)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气道狭窄)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引起声带麻痹,咽喉或纵隔内新生物)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X线胸片或CT检查异常者。(肺不张 ,肺部块影, 阻塞性肺炎, 肺炎不吸收, 肺部弥漫性病变,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气管支气管狭窄, 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等)7 临床已诊断肺癌,决定行手术治疗前的检查。(指导手术范围,估计预后)8 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9 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10 疑有食道气管瘘的确诊。2、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