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34430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A、地球卫星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月食时月球表面地球的影子;D、海边看帆船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即赤道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仪:地球的模型是地球仪;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4、经线与纬线的比较:纬 线经 线含 义与赤道平行的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形 状圆半圆,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长 度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缩短 相等指示方向东西南北5、纬度和经度:赤道为0纬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2、S”表示,南极点的纬度为90S,北极点的纬度为90N。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的为南纬。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数值向西增大的为西经,数值向东增大的为东经。6、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小小为东 大大为西7、赤道是 0,北回归线是23.5N,南回归线是23.5S,北极圈是66.5N,南极圈是66.5S,本初子午线是08、纬度范围:00300为低纬度;300600为中纬度:600900为高纬度。9、在地球表面经度为1160、纬度为400的地点有四个。10

3、、站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都是北方。11、地球的运动自 转 公 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即一天。一年产生现象1.昼夜交替2.时间差异3.太阳东升西落1.四季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12.地球公转时不同位置有四个重要节气: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此时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此时南极圈内极昼

4、,北极圈内极夜。1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少部分位于热带,去南极考察最佳时间北半球冬季,因为此时南半球为夏季。14、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热量最多,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1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相同的两幅图:比例尺小,反映的范围大,内容略;比例尺大,反映的范围小,内容详。 17、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箭头指向正北方(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8、海拔地指地面某

5、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19、等高线上所有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等。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向高处凸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20、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平原。蓝色表示海洋。21、五种地形:项 目高 原平 原丘 陵山 地盆 地海 拔500米以上200米以下500米以下500米以上不 定地表状态起伏小平坦起伏小、坡度缓起伏大、坡度陡四周高中间低22、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盆地:刚果盆地(非洲);面积最大

6、的岛屿是格陵兰岛。23、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上的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4、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的大洲;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大洋。25、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2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有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

7、极洲。27、海陆的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人类活动(次要 )。28、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2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全球划分为七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30、七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全部为海洋;红海在不断扩张,将成为新的大洋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将会消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的高度还在不断升

8、高。31、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层越厚表示当地可能有阴雨天气。3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33、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34、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5、气温年较差是一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最高气温的月份最低气温的月份北半球大陆71海洋82南半球大陆17海洋283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影响因素是海

9、陆分布;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地形。3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8、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39、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40、降水量测量仪器:雨量器,单位毫米(mm)41、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某地方降水季节差异,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某地降水分布差异。4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地形。43、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4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

10、水少,45、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46、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47、气候类型:11种(热带4种、温带5种、寒带1种、高原山地气候1种)48、几种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位于赤道附近;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位于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降水均匀,位于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属冬多雨型,位于大陆西岸;在下面的气候类型图中根据气候的特点判断:热带雨林气候是_A

11、_;地中海气候是_F_;亚热带季风气候是_E_;热带沙漠气候是_D_;温带海洋性气候是_G_;热带季风气候是_C_;温带季风气候是_H_,热带草原气候是 B ,寒带气候是 J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 I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 EDBCAJIHGF49、全球变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原因;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治理措施:提倡坐公交车或步行上学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影响气候的因素:因素气温降水纬度低纬高,高纬低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海陆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多,大陆

12、西岸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地形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例:下列气候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地形);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纬度);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雨东侧(地形);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50、2011.10.31,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2006.3,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5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不变;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不断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

13、最高的大洲为非洲,最低的大洲为欧洲;人口最多的大洲为亚洲,最少的大洲为大洋洲,无人定居的大洲为南极洲。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52、人口密度=总人数总面积 (单位:人/平方千米)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53、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的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54、四大稀疏区: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高纬度地区(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高原山

14、区(青藏地区)。55、世界和我国人口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哪些?(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56、应如何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是什么?(做到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57、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什么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58、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划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大人种。59、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人 种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欧洲、北美洲、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大洋洲黄种人亚洲东部、北美洲、南美洲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6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6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第三大宗教,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宗教发源地分布区建筑物基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