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691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戏》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社戏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归省(xng) 偏僻(p) 行辈(xng) 潺潺(chn)B不惮(dn) 欺侮(w) 絮叨(x) 撺掇(chu)C凫水(f) 船橹(l) 蕴藻(yn) 筋斗(du)D漂渺(mio) 旺相(xing) 桕树(ji) 棹着(z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怠漫 屹立 舒展 扫兴 缝隙 B呼吁 豆壳 泊位 蕴藻 家眷C蚯蚓 撺掇 纠葛 船蒿 皎洁 D喝彩 船揖 钳子 向午 竭力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 4揣

2、摩下列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踊跃”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连山成了一些“踊跃的”兽脊?) (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所见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1)(双喜)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2)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3)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 二、课内精读

3、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

4、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7如果将所选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 8仔细品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将江南水乡的春夜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作者主要描绘的景物主要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9“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并不是赵庄,而是什么?

5、写“我”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 三、 类文阅读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

6、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

7、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

8、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1)旖旎(yn)柔和美丽。(2)耄耋(modi)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0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