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684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猫》课堂实录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课堂实录整理一、谈话导入 看着屏幕上可爱的小猫图片,是否唤醒了你养护小动物的记忆?请说说你曾养过哪些小动物?你都为它们做过什么?(生说)无论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相信你都会领悟到爱的本质就是你愿意为它付出。今天,让我们来分享郑振铎的猫的故事。 二、慧眼看猫(1) 猫的故事。 请用“(来历)来的猫最终(结局)了。”的句式概括说话。 第一只猫:从隔壁家抱来的猫最终病死了。 第二只猫:从舅舅家要来的猫最终被人抱走了。 第三只猫:流浪猫被主人怀疑吃了鸟,遭棒打,最终冤死。看猫结论:我们发现这三只小猫的共同命运都是不幸的,或讲或失,在对比衬托之下,第三只小猫的命途更显得坎坷,如果第一只小猫

2、的死是由于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第二只小猫是因为一个“恶人”制造的悲剧,那么第三只小猫则完全是一个性格的悲剧,在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之下悲惨地死去。对比衬托显不幸。(二)猫的特点。 找到对第一只猫外貌性格描写的语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雪球儿!”)第一只:“雪球儿”、“很活泼”再找出对第二只猫描写的句子,“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画出其中的虚词,“更、更、又

3、、有时、也、太、也、有时、又”,重读、拖长音读,读出第二只小猫的活泼劲儿来!(生读)根据它的性格特点,你想管这只小猫叫什么呢?(阿淘、小淘气、调皮蛋儿)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对第三只猫的描写呢?“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毛烧脱了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老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像刚才那样的处理方法,重读虚词“也、好像、连、仍、也、终日”。读出了什么?(它的忧郁、不活泼、懒惰让“我们”不满,甚至嫌弃)猜想一下,平日里“我们”会对它怎么称呼?(那只猫、

4、丑猫)第三只:不活泼,天生忧郁,懒惰看猫结论:每一只猫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抓住特点细描摹。 (三)“我”对猫亡失后的情感。 第一只:“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一缕的酸辛,“一缕”,只比一丝一毫多那么一点儿!指导断句后,齐读。 第二只:“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实词“怅然、愤恨、诅骂、人”重读,注意停顿。“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好久”?表现了“我”失去所爱的猫的痛心。 第三只:“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针的特点?细而

5、长,造成的伤口虽小但深!“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永不”,“好久”,二者相比较,后者的表情达意更为强烈! 看猫结论: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者在这里采用心理描写,都属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更感人。 三、“猫”眼看人(一)三只猫眼中的其他人猫言猫语,一句话评价,如:,你是一个的人,因为。 三妹,你是爱我们的,但你更爱漂亮的我们。哎!你这周家的丫头!都是因为你的袖手旁观、你的冷漠,导致命运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你这路人甲,损人利己,恨你、恨你!(二)第三只猫眼中的“我” 分角色朗读课文209页第20-28自然段。(课前五分钟和学生互动时做好朗读指导。)张婶:“(呀!)鸟死了一只,一条腿(都

6、)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触目惊心地)。是什么东西(“什么”语气上扬,十分疑惑地)把它咬死的?”我:“一定是猫(想到凶手了!重读),一定(对自己的推测十分肯定地,重读)是猫!”妻:“不是这猫(推波助澜地)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注意这个省略号,语气凌厉地)你为什么不小心?(迁怒于人地)”三妹:“猫(!突然发现)在这里了(压低声音,怕惊跑了)。”猫:“咪呜!”(为什么不是“喵呜”呢,“悲楚地”、发自内心深处的疼啊!) 其他同学读旁白部分,重读个别表情词,如“叫道、很愤怒、很难过、默默无言、悲楚地”等为角色演读的同学进行语气提示,渲染气氛。通过朗读,我们情景再

7、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我不光听到鸟死了;我还看到血迹斑斑的“案发”现场;我自然联想到猫的“畏罪潜逃”;那么,当罪猫出现在我面前、犹不自知地“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的时候,我内心愤怒的火球已经膨胀到极致,将要爆发我做!“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其实,这不是“拿”,而是顺手“抄”起;“追过去”比较客观写实,“追”表现了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迅猛之势;“打了一下”恐怕就不尽然了,这是一个怎样轻描淡写了的“打”啊,那抡起的木棒、顺势而下的一下子,一定很疼吧,要不丑猫怎么会扯出一声“十分悲楚” 的“咪呜”呢!“打”的用字太讲究了,是不忍直视,是不能面对,是当时之狠与事后之悔的强烈对比。同学们,假如你就是

8、这只丑猫,你想对“我”说些什么?你是喜怒无常的暴君!我的命运在你的股掌间玩弄!你能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下定论吗!四、慧眼识“人”(一)我们应怎样认识文中的“我”的形象呢? 面对一只被自己伤害的小猫,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可是“我”却愧疚,忏悔,深深自责。这种自省精神是值得我们原谅的。 (二)看看作者郑振铎(du)(1898-1958) 著名文学史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他把文学比作“人生的镜子”,主张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中“我”的形象不能和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混为一谈。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11月,这是一个风雨飘摇、军阀混战的年代,作家郑振铎本着“为人生”的创作原则,展示了还有许许多

9、多像文中三只小猫一样无力左右自己命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揭出社会病痛,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他是一个有着责任感、使命感、有良知的作家。(三)看看其他有良知的人(配乐)在文革动乱当中,巴金为了保全自己及家人的性命,无奈之下把陪伴多年的小狗包弟送上了实验室的解剖台,事后每每念及此事,请齐读我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巴金小狗包弟 今天,我们目送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远去,目送她赴“围城”“我们仨”之约。当年,同是“活命”状态的她也写过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一位苦人儿的歉

10、意,请读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就是要把自己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作家卢梭谈写忏悔录的目的文章通过讲“我”和“猫”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间,对内躬身自省、严于律已,像古代先贤孟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外宽以待人,尊重生命,关爱弱小!(完成板书)五、教师小结六、作业布置:你是否养过动物,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以“动物”为话题完成一篇练笔,要求尽可能运用猫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