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19092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性默写必修5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背诵默写专题(1)归去来兮辞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十分悲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充满了自责与懊悔。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回家途中,他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同时,他不断的“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表现出归心似箭,恨不能一下子回到家的急切心情。5.在家的日子,诗人是快乐的,从“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可见,他自斟自酌,享受室

2、中之乐。6、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享受园中之乐的句子: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7、写出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8、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交往的句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9、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诗人出游中所见的句子: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0、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诗人出游所感的句子: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1、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12、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的句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13、归去来兮辞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乎天命”的思想,卒章显志。14.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15.写出归去来兮辞中表现精神上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清贫之间对比的句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1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2)滕王阁序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

4、绚烂的图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3、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赞美了滕王阁所在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4、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5、,即冈峦之体势”盛赞其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5、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6、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对比,表现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7、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重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

6、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8、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9、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也曾出现过。(3)庄子逍遥游1、逍遥游中描写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庄子认为他们虽然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

7、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这作为人生的境界,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2、庄子逍遥游中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的基础上,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观点,他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嘲笑斥鴳小人的资本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5、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一文中借用的齐谐对鹏鸟的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8、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6.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7.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8.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且夫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9.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10.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

9、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逍遥游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陈情表1、李密陈情表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2、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自己坎坷命运,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3、李密陈情表中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5.陈情表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6.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

10、言生动,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祖母垂危之状。7.陈情表整篇密布着感情的浓云。祖孙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8.陈情表用典故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9.陈情表的结尾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对国家的忠贞之情。10.陈情表中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1.陈情表中李密用“母孙二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1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必修五 拓展相关作文素材1、 陶渊明

11、适用角度:位置与价值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适用角度:心灵的选择、铭记与忘记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话题:“忘记与铭记”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

12、,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适用角度:坚守心灵、甘于寂寞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

13、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适用角度:坦然、闲适 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 红尘滚滚,名利滔滔,我们的心是人潮中旋转的羽毛,浮浮沉沉,飘飘荡荡。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他有着“猛志固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但

14、后者更是他心灵的寄托。于是他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行走于山水之间,坦然生活,享受田园之乐,感受山水之情;行走于菊花之间,使得他在悠闲的生活中体验着菊的凄美,感受着草的羞涩;行走于飞鸟山林之间,使得恬静的生活,体会着飞鸟的疲惫,欣赏着山林的蓊郁。他厌恶官场的丑恶,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他融于自然,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志。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适用角度:在自然中生活、绿色生活 晋

15、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你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只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隐居中你拥有了淡然的心态,豁达的胸怀。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虽不能人人都能像五柳先生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归隐山川的田园之乐,因为隐居要有经济实力,起码得是个小地主。但古语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嘈杂的凡尘俗世中若能丢下旁骛,向往绿色,心境便能愈发空灵,精神便能愈发超脱。鲍尔吉曾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原野。”质朴而本真的绿色生活于我们则是精神上的洗礼,洗去了尘世的污垢,灵魂将愈发轻便,轻得仿佛能随风飞起,淡定得似飞仙邀游于碧空之中。所以,向往绿色的生活,更是一种心的修炼。适用角度:出世和入世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大济天下,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