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15935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在上个世纪末叶,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就曾经有过两则惊人的预测:一是进入21世纪后,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心理疾病时期,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二是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心理问题正在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自杀、犯罪事件的屡见报端,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不容忽视且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多种心理问题不仅损害着公务员的身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运转的顺畅及效率。为此,国家把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纳入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心理健康教

2、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课程。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科学内涵1、定义: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立的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从定义上看出健康的涵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躯体健康就是健康的范畴。心理健康也成为了健康概念里不可或缺的元素。人类健康观的这种演变大体上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基本是保证生命的延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身体健康、身体机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减少,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身体本身的因素,而是与社会的、心理

3、的、情绪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理问题凸现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是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能恰当地调控自已的情绪、心境良好;二是生活积极:悦纳自己,关注人事,热爱生活;愉快的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困难。并关心自己之外的世界,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真诚、接纳、包容、谅解他人。善与人处;四

4、是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善于整合并利用环境。2、 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身心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个人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消化系统不良,免疫系统机能下降等。主要表现特点是感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患。并且情绪容易失控,以至于出现一些极端的甚至是犯罪行为。人们为了应对心理压力,往往采取一些不恰当的

5、行为,如过量吸烟和喝酒、食量减小、睡眠减少、过量服用药物等使身体状况进一步地陷入恶性循环。所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身体更强健还能矫正不良心理反应从而控制一些极端的行为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法制日报2007年8月15日报道,河北对外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疯狂聚敛了4723万元巨款,在监狱中交代时说,自己根本不缺钱,但仍然一包一包地往家里提钱,每次到藏钱的房子把那些现金一摞摞铺在地上,数上一遍,先是静静地欣赏,觉得“我满足了,我现在终于有钱了”。然后就是后怕,每数一遍,就在想,贪这些钱该判什么罪,无期、死缓、死刑立即执行? 检查日报2007年7月25日报道,云南省易门县建设局某科长,大量侵吞公

6、款,每晚临睡前,总要把一天的非法收入仔细数上几遍才能入睡。如果哪一天没有外快,他无法数钱就无法入睡,吃安眠药也没用。数钱已数出失眠症。 (2)心理健康关系着个人一生的完满发展,是公务员身心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是与人良好交往的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郁闷、孤僻、怨恨、暴躁或猜忌的不良心理状态中,他的人生是不可能幸福的,潜能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取得成就得到发展的。可以说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这也是这次5.12汶川大地震,5月20我们国家在大灾害发生后的治疗有效期间派出一批批心理专家奔赴灾区对灾民和参加抗震救灾官兵开展

7、心理救助、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救援行动的主要原因,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和消除地震灾害给灾民造成的严重心理创伤和给救援官兵带来的强烈心理应激反应,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愈合伤痛,寻回往日的宁静与幸福。如果我们忽略了大灾后的心理救援,那么亲身经历了或者亲眼目睹了灾难的人很可能许久甚至一辈子活在焦虑、恐慌、无助、绝望中,沉浸在亲人丧失、家园被毁、身体残损的悲痛中无法自拔。所以专家认为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重建健康的心灵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一样重要。因为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3)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性诉求,它不仅关系到政府公务员的健康和素质,更涉及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全社会健康

8、社会风气与氛围的培养。二、公务员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分析人们通常认为公务员多是社会的佼佼者,工作稳定,不愁吃穿,生活轻松愉快,一直是众人羡慕的职业,全国上下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众多,竞争激烈甚过研究生考试。然而,在“轻松愉快”的背后,人们往往忽略了公务员包含的特殊的职业压力,比如:工作政策性和纪律性强;失误和差错产生的影响大;职业前景个人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都时时困扰着他们貌似平静的生活。家人对公务员的较高期望值也给他们带来有形和无形的角色压力。而一旦受累于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和情感上难免有不同程度的诸如抑郁、焦虑、自卑、多疑、自恋、贪婪、偏执、愤怒、狂躁的心理反应甚至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中国社

9、科院研究员邵道生先生提供的一个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有1252名官员自杀。2004年6月21日,福建福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翁华铭在单位上吊自杀。 据其家属称,他自杀是因为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压力太大。 2005年2月18日,安徽蚌埠市统计局局长刘敏从市政府办公楼9层跳下,自杀身亡。当地公安局所作“精神焦虑症导致非正常死亡”的结论。 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15日,广州市卫生局一位副处长因抑郁症从10层办公楼窗户跳下,当场死亡。2006年1月27日,大足县人事局副局长李福多因经济窘迫无力给年迈的父母治病而自杀。2006年11月,重庆市一公务员在家中阳台跑步机上自杀。时隔两个月,该市

10、又有公务员在20楼办公室自杀。2008年10月3日下午,北川农办、救灾办主任董玉飞用一根细棉绳结束自己40岁的生命。 现场留有遗书,较为核心的一句话是“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2009年4月20日北川羌族自治县33岁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于凌晨2:00左右,在家中自缢身亡,另据共青团广东省委的一份关于青年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务员群体的压力问题不容忽视:发展报告对广东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选择省政府各部门及法院、检察院、海关等二十个单位,发放问卷一千份,年龄分布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调查发现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31.2%的感觉太累,

11、1.6%的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此外瞭望新闻周刊一篇采访资料也显示,中国的县委书记们压力之大,也许是人们想像不到的:“我们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像惊弓之鸟,生怕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群体等重大事件事故发生,被追究责任。”由此可见,从入职不久的年轻朋友到有一定职位的县委书记们,公务员这一群体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久,给公务员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威胁。据全国著名的公务员心理专家,中国第一家心理健康网的首席CEO徐培基在其执笔的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中指出,公务员的心理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抑郁、工作倦怠、人际关系紧张、职业成就期待、人格冲突。其中最多的异常情绪是抑郁;最

12、常见的表现是工作倦怠;最难处的是人际关系;最头痛的是仕途宽窄;也就是职业成就期待。最累的是人格冲突或人格扭曲。(一)公务员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1、抑郁,主要表现为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它可从轻度的郁郁寡欢,到整日忧心忡忡、严重失眠、胡思乱想、不能自拔。以致悲观绝望的心境状态。据统计,30%的公务员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30%的抑郁者中又有3、46%的重度抑郁,另外有不低于70%的公务员自我戒备心偏重,即使在匿名的测评中他们也不愿意坦露自已的心迹。徐培基曾经在一个“非正式场合”向朋友们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座各位有谁公开自由议论过单位事务?当时在场十之八九为国

13、家公务员,竟无一人作肯定回答。这个简单即兴的小调查结果,正显示了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结所在当一个人连说话的权利都不能自由支配时,心里憋屈憋闷可想而知。在一个单位的测评中,竟然出现了相当多的男性公务员选择了 “我经常想到要哭!抑郁是世界上最大的心理疾病,这类患者特别容易自杀或者杀人。如香港艺人张国荣,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央视名嘴崔永元因为严重的抑郁症离开“实话实说”,最严重的时候24小时监护,不然他就要自杀。当时他说,我只有死才能快乐,才能解脱。所以派人轮流看护他,不能让他一个人呆着。严重时,他五六天睡不着觉,头痛欲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5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

14、者患有抑郁症。抑郁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这里向大家推荐8个自测的信号:(1)你很压抑、伤心、心情沮丧, 你对自己的评价到了最低点。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常内疚,自责或无价值感,觉得自己狗屁不是,对人人都是个负担。(2)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完全没有兴趣,也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快乐了。(3)你的胃口比平日好得多或者差得多,以致体重大增或大减。(4)失眠或睡眠过度。(5)你常非常激动,坐立不安,或者慢慢腾腾,拖拖拉拉。(6)你很累,浑身无力。(7)你有想死或有自杀念头。(8)你无法集中精力,无法清晰地考虑问题,无法做出决定。如果你有四条以上的表征,那么你应该找专业的医生咨询进行心理调适或者心理治疗了。

15、2、工作倦怠时下,公务员“工作倦怠”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徐培基执笔的课题报告披露,30%的公务员对自已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40%的公务员认为工作没有多大意义、不低50%的公务员时常倦怠、不低于70%的公务员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表现为逐渐失去工作乐趣,丧失工作热情,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工作效率降低,不愿意参与竞争,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等等。我想之所以对工作产生倦怠不外乎以下几种因素:一是“麻木心理”:每天面对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作,日复一日,甚至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久之产生麻木、疲累、缺乏新意的感觉。进而对工作不再有热情了。二是“现实心理”部分公务员认为

16、自己年龄接近或者过了往上提拔的年龄界限,例如当前常说的39、49、59的年龄。他们觉得个人政治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只要不违法乱纪,干好干坏都一样,于是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得过且过。其中一些人就把政治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抓经济利益上了,于是贪污腐化甚至锒铛入狱;或者认为自己没背景,没后台、没金钱,缺乏“出人头地”的基础,被提拔的机会渺茫,还是现实一点,得过且过。三是“攀比心理”: 由于各种制度尚不够完善,分配不公问题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同在政府部门,有的是清水衙门,有的是财大气粗,造成了一些公务员心理失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看到有人一夜暴富,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心理失衡,眼球变红,认为他没有我能力强、资历深,他能享受,我为何要受穷?于是在工作中开始依据自身“优势”以权谋私,把公共权力向个人私利倾斜,把公款当成“个人钱庄”,借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