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05216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 摘要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审美能力,陶冶师生情操,为推进素质教育及学校特色教育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校本课程 篆刻艺术 深远意义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其 内 涵 丰 富 , 迄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悠久的传统。它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人们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为让中华民族这株艺术奇葩重放异彩,期冀篆刻艺

2、术之花在校园里盛放,酷爱篆刻的本人于 1989 在美术教学中成立篆刻兴趣小组中,组织部分学生写篆字、学篆刻。学生都非常喜爱这门艺术,因此决定从小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实施新课改后,每个学校都在探索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经本人向学校极力推荐,篆刻艺术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篆刻艺术教学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绘形雕刻欣赏”这一基本过程,这完全符合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这些要求。而篆刻又是将书法、文学、雕刻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对培养学生欣赏美

3、、创造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启发与促进作用。篆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艺美术,能将美育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同时,篆刻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有潜移默化之功。在此,本人就在中小学开设篆刻艺术小本课程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篆刻艺术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以篆体文字雕刻之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读”不懂印章,学习便如无根之木。所以教学篆刻艺术之前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这是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篆刻课堂上,往往会提

4、供大量感性资料,如:名家篆印图片、书法素材幻灯片、本人篆印实物等等,让学生仔细研读、彼此交流。学生的观察是多角度的、无束缚的,同时又是以主动思考为依托、以“找到最感兴趣的东西”为任务的,于是观察过程就成了积累感性认知、全面理解事物的过程,而当这一过程逐渐叠加时,学生就会练就很强的观察力,也就“读”懂了印章讲究图案的色彩艳丽,字迹的笔锋劲美,进而能依循篆刻之固有规律动手制作。为方便学生练习,专门印制了 3:2 的长方形格写字纸,供学生使用。并教给学生刻小篆的口诀“横平竖直,转角弧形;左右对称,上紧下松,字体修长;起笔收笔圆,上下左右顶格。”在熟读口诀的基础上再用PPT 演示篆写,对难写字重点放大

5、书写。学生书写过关了,再教篆刻知识。最初,篆刻课程既无教材,又无教参。育人先育己,三十多年来,系统地自学了中国书法大字典、清人篆隶大字典、说文解字、篆刻学、篆刻艺术、怎样刻章等知识,完成了篆刻十多册书法练习,同时还收集了很多与篆刻有关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系统地编写了校本教材。根据多年的实践发现,教学生篆刻,写好篆书是刻好印章的基础,所以学刻先学篆,这样既合乎篆刻规律又符合学生观察规律。上课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观察视角以及丰富学生的篆刻素材,可以把平时搜集到的许多美术字、装饰画、漫画甚至墓碑刻字等作为教学资料,把这些有用的东西融入美术教学中,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综合,让学生从中吸取有用的参考价

6、值迁移到篆刻中。为此,本人编写了许多学生易懂易学的教案,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还采用了“请进来”(请有经验的画师到学校上课)、“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等方法,以丰富学生学习的生活素材。课堂上,要将思想教育、美育欣赏、绘画技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思想教育,也经历了技法训练。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篆刻艺术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生活更加热爱。这一系列教与学的实践过程都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心做事的品质。二、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会想象才有创造新事物的可能,所以有无穷尽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条件。

7、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如果能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使这一过渡阶段缩短许多。学生在学习篆刻过程中,想象力得到了开发,因为篆刻特别需要有各种立体空间感。如学生在反复观察和揣摩已有的各种印章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寻不同印章之间的共性美,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观察事物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综合运用能力也会随之得以提高。为了开设适合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本人根据不同年段的学习认知特点,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特制订了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主要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基础知识、书法的技法训练执笔与运腕、书法

8、的技法训练用笔、书法的技法训练笔法、书法技法训练墨法、汉印的艺术特点赏析、汉印的临摹方法简介、白文铸印的欣赏与临摹、朱文铸印的欣赏与临摹等。第二阶段(七年级到八年级)授课内容为:汉玉印的欣赏与临摹、汉凿印的欣赏与临摹、书法练习与名作欣赏、书法练习与名作欣赏、章法与书法创作练习、篆书书法考核、汉印形式的印章创作方法、创作练习、篆刻考核等。在这两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本人实践并确立了篆刻教学的课堂结构:欣赏感知美审美发现美创造体验美欣赏升华美。在这个结构中以审美欣赏教育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引导学习,以创造和美感体验为目的发展个性。每教学完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在各组内交流想法,

9、说见解,互争论。孩子们彼此启发、共同发现,为其未来的想象奠基。良好的思维习惯、灵活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可以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因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本人在教篆刻时特别强调让学生的思想不受到陈规的拘限,热情地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富有自己个性的字、画。比如常常组织学生外出画集体画,学生的画各个不同,各有特色,大家相互讨论、分工观摩,指正修改,取长补短。在一次次切磋磨合的过程中,他们想象的翅膀渐渐舒展,以孩子特有的思维想象出新奇的形象,制作出了不少立意较高、构思巧妙又富有童趣的作品。三、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0、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担任了初中部七、八年级和小学部四至六年级共 37 个班篆刻校本研究课。随着篆刻艺术校本课程的深入推进,本人能在熟练、规范的演示和板书的基础上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课堂上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为辅的教学思想。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本人在课堂中创设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大胆创造。篆刻课是一种心灵的劳动,学生是知识掌握过程中活跃的、兴趣盎然的参与者,篆刻需要知情意行共同参与,使学生产生愉快感、激动感、情绪振奋感,从而愿意主动参与、主动创造,也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在篆刻实践过程中学会交流讨论以及动手制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在教学生学习篆

11、刻名字时,本人曾把一千多名学生姓名的篆体字全部查出来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篆刻。强调要眼耳手脑并用,习作时可自由想象,任意发挥。如教刻肖形章,本人先出示一批肖形章作品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凭想象学会画多种形状的简笔画。在此基础上,老师耐心地指导刀锋转折等刀功技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凡课堂上有作品的,立即载入印谱,并发滑石给学生回去继续创新练习。再如教篆书雕刻,本人先让学生观察篆书与我们平常所写字的区别,并思考与之不同的特点,使学生对篆书有一定的感受,然后再从理论上讲清篆书笔画的规律和特点、书写的方法;接着示范笔画,学生练习等。学生热情高,学得快,而老师则要加强巡堂,仔细察看,掌握火候,在学生遇

12、到困难的节骨眼上及时指导。学生经过动脑动手,理论知识也记得牢,印象也更深刻了。每学期学生的篆刻优秀作品还会以照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在校内展出。推行 “重在体验、作品交流、同伴评价、突出个性”的评价方式,“作业即作品”,“成果即成绩”,让学生侧重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学期结束,把学生将作业、作品装订成册,进行全校展示,评比,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学有所成的喜悦反过来更激励学生学习篆刻的上进心。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去创新篆刻的内容、篆刻字体等等,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篆刻风格,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发展。四、篆刻艺术能陶冶师生的情操篆

13、刻艺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陶冶对师生的情操世界有重大的影响。一是让教师理解了校本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篆刻艺术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使学生和谐发展而开发的;篆刻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是教师有意识向专家型发展。 篆刻课程从制定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教材、落实授课计划、探索评估方式等都是教师亲自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的创造潜能,使其体验成功,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 三是培养了参与者的合作精神。篆刻课程从方案制订、教材编写、授课交流

14、,都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长此以往,自然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另外,篆刻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们要认真学习一些相关的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课程开发的知识;另一方面学习篆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要学习课程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知识。因此,教师内在的品质可以得到陶冶。通过篆刻艺术教学,注重发展

15、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让篆刻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对各种型号的篆刻石材、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在篆刻教学中注重与德育相结合。篆刻艺术的学习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有时因一刀错误就会前功尽弃,有时因石质太硬,刻刀会划伤手或是将手磨出水泡等,这时,教师相机进行思想教育。在学印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善于思考和提问;又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共同切磋、交流心得、争取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高尚品德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指导学生拟定刻印内容时,注意强调印文内容的思想性。引导他们将一些好的诗文警句入印,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总之,开设篆刻艺术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发展起到如虎添翼的关键性作用,让学校收益,教师收益,学生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