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思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00818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与地坛教学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地坛教学思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地坛 史铁生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史铁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体会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教学重点:一、重点语句的理解二、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导语:在第一册我们曾学过一篇文章_前方 ,图片中那双迷惘的眼睛同学们还有印象么?古往今来,很多的诗人哲人既使生活在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家里,也仍旧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因为他们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但精神家园到底在哪里呢

2、?怎样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来体会真正的精神家园。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 1969 年插队延安, 21 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1971年到 1981 年在 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 年开始创作,1983 年和 1984 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

3、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三、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本文分两部分,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学生阅读,教师提问(一)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 (二)问:作者为什么要总是到地坛去呢?(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1、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2、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 “

4、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三) 、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四) 、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 2、3、5 自然段。 (五)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问:地坛在这四百多年里退掉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作者说“他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

5、真的模样,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地坛的荒芜冷落与“我”的失魂落魄有着相似的特点,自然有了相怜相惜之情。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这些温馨的景物描写意味着什么?真实记录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

6、必急于求成的事。 (六)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七) 、作者是如何思考“怎样活”的问题的?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幻灯片展示)学生讨论自主分析这一段景物描写。 教师总结:虽为落日,却也灿烂;虽为古柏,却也执著追求;虽为落叶,却也飘摇歌舞,坦然安卧,为

7、秋天增色。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作者由衷地喊出了对生活无比精彩和无穷魅力的赞美之情。作者完成了我与地坛关系的升华,在地坛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一)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母亲是怎样对待“我”给她出的这个“难题”? 2、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 3、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

8、语句。 )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答:1、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 , “担心” ,不仅仅是“担心” ,还有“痛苦” 、 “惊恐” ,课文第二段)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 ,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2、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二)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

9、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三)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

10、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

11、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我与地坛(节选)的赏析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丽的光彩,痛苦让它如此美丽;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我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

12、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关于死。为什么出生。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

13、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 “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

14、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作者笔下的景物完全细节化了,它们富有穿透力地体现着作者赋予它们的哲理或是情感。再如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写秋天经霜的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着微苦的味道”,将秋叶的凋零写得那样快乐自在、祥和安逸,表现了作者热爱眷恋生命、顽强乐观的生存意志。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

15、传神地表达出来。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其实,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三、哲理性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文章语言极富哲理性。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

16、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的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就像节日。又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被作者描绘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煌和灿烂。作者对古园景色的描绘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如“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如“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作者用拟人、用声响、用敏感的心在捕捉着生命的律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激情的东西,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真挚动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之情更是感人肺腑。母亲已逝,依旧在老柏树旁,在草地上、颓墙边,思念母亲的儿子,从雾罩的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鸟儿归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着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再来这园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