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945334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和地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2、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及分布?,3、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及分布?,1、我国的地形种类及特征?,五种地形的比重,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山 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具体指的是哪些?它们的分布?,四大高原,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青、藏),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陕、晋),云贵高原(云、贵),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 “ 世界屋脊 ” 之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面积:约250万km2,海拔平均在 4000 米以上,青 藏 高 原(一级),青藏高原:

2、雪域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 流水作用弱,高原面保存完整。中国的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内 蒙 古 高 原(二级),黄土高原: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面积44万km2 。黄土层深厚,最厚410m。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海拔大约在10002000米之间,黄土高原(二级),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人民在黄土的陡壁上掘洞而居-窑洞易于建造,无需木材等建材,且冬暖夏凉,宽敞舒适。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窑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的土窑洞已变成了砖石

3、门脸,甚至是窑洞“楼房”。,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多山间坝子,岩溶地貌(喀斯特)广布。海拔1000-2000米,云贵 高 原(二级),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岩溶地貌,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地下和地表分布着许多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等稀奇古怪的地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四大盆地,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塔里木盆地(新),准噶尔盆地(新),柴达木盆地(青),四川盆地(川),四大盆地,塔里木盆:第一大盆地,盆地中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聚宝盆”的美称,资源丰富

4、。,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 “紫色盆地”的美称,肥沃的紫色土分布最 集中的地方,盆底地势低矮,海拔300米700米,第二级阶梯上 相对凹下的部分。,三大平原,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我国第一大平原,三大平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鱼米之乡”,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把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 青藏高原 地势平坦 内蒙古高原 地面崎岖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雪山连绵,做一做,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5、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大,较低平、完整,地势最低、河湖众多,鱼米之乡,山脉 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走向: 即为山脉延伸的方向。,天山,阴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台湾山脉,大兴安岭,武夷山,长白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贺兰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我国主要山脉走向分类表,观察中国地形网络,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青 藏 高 原,内蒙古高原,黄 土 高 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阴山,大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秦岭,南岭,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贺兰山,1,2,3,4,5,6,7,8,9,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