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931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农业局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12006 年农业局工作总结2006 年农业局工作总结今年是实施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又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之年,2006 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两个一号文件精神,负重开拓,克难奋进,抓改革,强服务,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6 年,全区农业实现了 六增一平:-种植业产值增加。实现种植业产值 33123 万元,比去年增加 1179万元,增长 3.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实现农民人均收入 3

2、290 元,去年增加 239元,增长 7.9%;-油料产量增加。实现油料总产 35501 吨,比去年增加 230 吨,增长 0.7%;-蔬菜产量增加。实现蔬菜总产 257141 吨,比去年增加 6223 吨,增长 2.5%;-苎麻产量增加。实现苎麻总产 3561 吨,比去年增加 356 吨,增长 11.1%;-茶叶产量增加。实现茶叶总产 1125 吨,比去年增加 22 吨,增长2%; -粮食产量持平。实现粮食总产 184356 吨,比去年基本持平。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有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一份功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是三抓:一、抓服务,切实履行部门职能服务三农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

3、新农村建设,在职能服务上,我们突出抓了五个方面:一是推广实用技术。重点推广了八大技术。良种应用技术,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30 多个,推广面积 80 多万亩,覆盖率达 90%以上。轻简栽培技术,推广面积 48.23 万亩,其中水稻轻简栽培 17.63 万亩( 直播 9.33 万亩,抛秧8.2 万亩,机械插秧 0.1 万亩),水稻机整机收 18 万亩,油菜轻简栽培 12.6 万亩(机整直播 9.8 万亩,免耕直播 2.8 万亩)。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面积 3.47 万亩,其中水稻 1.12 万亩,茶叶 0.31 万亩,马铃薯 1.5 万亩,蔬菜 0.54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推广 18 万亩

4、,油菜推广 16 万亩。高效模式技术,推广面积 18 万亩,重点推广了稻鸭共育、稻虾共养、油瓜稻、菜玉稻、油花菜、油稻菜、地膜马铃薯中稻、地膜鲜食玉米一季晚、一菜两用中稻等模式。优质苎麻栽培技术,推广面积 1 万亩。保护地栽培技术,推广面积 5 万亩。 茶叶无性繁育技术,推广面积 4000 亩。为把这些技术推广到位,我们狠抓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共办百人以上的培训班 8 场次,常规送科技下乡培训 39 场次,共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 6 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15 万份。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重点抓了三个创新,即:创新植保服务体系,形成了区有植保站、-范文最新推荐-3乡有农技服务中心和植保机防队、

5、村有农民植保协会的三级植保服务网络。特别是组建了植保机防队,开创了植保服务员新局面。在省植保总站的支持下,我们添制了 260 台机动喷雾器(全区机动喷雾器达到 560 多台) ,培训了 160 名机防队员,依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成立了 13 支机防队,大力开展植保机防工作。自水稻病虫害发生以来,13 支机防队就忙碌在田间地头,以全包、半包、配药租借、有偿打药四种形式开展服务,帮助群众防虫治病。群众高兴地说,机械打药工效高、打得匀、效果好,不要我们下田劳作,投入又少。农业局推广机防植保真是做了一件好事!在新的植保体系和机防队的带动下,我区病虫防治工作开展比较好,做到了测报到位,防治到位。共发病虫情

6、报20 期, 病虫防治紧急通知8 期,发生期预报准确率 100%,发生量预报准确率 95%以上。在病虫害基数高、发生面积大、来势较猛的情况下,防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内。全区累计病虫发生面积达 108.4 万亩次,防治面积 113.8 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 2900 万公斤,油菜籽损失 81 万公斤。特别是打好了两迁害虫的歼灭战,实现了虫口夺粮。新建农业科技超市,在种子公司门市部设立了专门阵地,免费供看科技图书和科技光碟,安排 10 名农技专家周一至周五轮流座诊服务,解答群众咨询,全年共接待群众咨询6000 多人次;创新培训方式,开辟了以电视、报纸、网站、热线为载体的

7、多方位的培训渠道。与电视台合办农业科技专栏,每周播出一次,逢植保站发出病虫情报 ,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以字幕的形式滚动播放三天以上,提高了预报的及时率和知晓率。与区科技局合办咸安科技信息报,期期刊载农业科技知识,策划编写的农事一年早知道 ,一印发下去就被一抢而空,深受农技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开办咸安农业信息网站,编发咸安农业信息24期, 咸安农业经济信息24 期。开办农技 110 服务热线,接待群众咨询电话 1000 余个,解答问题 2000 余个。如横沟傅桥廖建军和双溪陈祠的张会斌两个西瓜种植大户,西瓜种植出问题,一个电话,我们大热天都派专家上门服务解决问题,群众非常感动。三是建设展示园区。

8、科技展示是今后推广技术的一大趋势。今年我们在贺胜桥镇贺胜村租了 100 亩田,选了 7 名农技骨干办农业科技展示园,综合展示农业新技术,以点带面,为建设新农村增加后劲。共办了地膜花生、30 个中稻新品种、水稻轻简栽培、省农科院早稻中稻新品种示范、油菜板田免耕直播和机械开沟、病虫科学防治、农药新品种试验和纳米材料浸种应用技术试验等八大展示,为今后我区农业推广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过路群众纷纷驻足观看,咨询技术。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华农大的领导和专家充分认可我们的创举。 咸宁日报以村里来了群特殊的庄稼汉 、 农技专家闹春耕为题,连续对科技园进行了报道,也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到展示园区视察

9、、指导工作的不少,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认为我们农业部门能搞事、肯搞事、能搞好事。群众也给予了五个没想到的称赞:没想到他们不用栽田,几天就一片青了;-范文最新推荐-5没想到只有这几块田,却有这么高产的花生;没有想到这么大的虫害,他们的田里没有虫;没有想到这么大的秋旱,他们竟有那么好的油菜;没想到几个书生,竟是干农活的好手!我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四是坚持依法治农。今年以来,我们实行了农业综合执法,全面推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和守法诚信等级评定制度,对全区的农资经营单位(户) 的基本情况、经营内容、守法诚信及违法违规处理情况,全部纳入电脑管理。同时抓好调入种子的备案工

10、作,同各经营单位(户) 签订质量承诺书,聘请了 14 名农资质量监管信息员。全年共查扣各类违规种子 2866 斤,销毁虚假广告 16 张(条),查扣各种不合格农药 84 件,保护了农民利益,保障了生产安全。同时,我们还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之机,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确保城乡居民放心消费、农民放心生产。全年完成 4 个农产品续报绿色食品 (向阳湖奶粉)、有机食品( 汀泗川玉茶、白云杉峰绿茶、青龙山绿茶),1 个农产品(罗针茶) 的绿色食品审批认证,2 个农产品 (区水产局鲫鱼品种、贺胜温氏集团肉鸡)的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并积极组织区内两家企

11、业参加了 2006 香港-湖北有机/绿色食品暨名优食品展示月活动。五是开展对口服务。土肥站推广了专业配方肥 1000 余吨,印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 6 万余份,完成了有机质资源及使用现状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对策报告,工作总结2006 年农业局工作总结 。环保站开展了无公害产地认证的资料准备和取水、取土样工作,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粗梗水蕨的调查、立项申报工作,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和防治工作,乡村清洁工作的试点工作。茶麻股积极抓茶叶精品名牌,组织全区上档次茶叶参加省市评审,获湖北十大名茶奖 1 个,鄂茶杯金奖 2 个,鄂南十大名茶奖 3 个,鄂南优质茶奖 4 个,并协助省绿办在咸安举办鄂茶 8 号推广

12、会 2 次。863两系中心在南川和汀泗聂家两系冷繁亲本 100 亩。农广校也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农工程培训,完成中专招生 176 人。二、抓项目,积极创造发展机遇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扶持。要想富民兴局,必须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由于我区农业块头小及历史原因,对上争取农业项目困难很大。新的班子到任后,在谋求发展上肯动脑筋,肯花心思,没有因为难度大而吓倒,而不去作为,相反是卯足劲,以敏锐的思维,勤于钻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资源寻找机遇,千方百计捕捉项目信息,组织专人对信息进行考查论证,只要项目真实可行,有利于服务三农、富民兴局,不论项目大小,难度高低,局领导都亲自去争去跑,决不放过任何一次争取项目

13、、引进资金的机会。我们相信,只要选好农业项目点,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做出成绩,用真诚和实绩感动上级,农业项目是会有的。为此,我们认真实施好到位项目,积极申报新的项目。一是认真实施到位项目。重点抓了五个项目:阳光工程项目,构建了区乡村三级农民转移培训网络,创新了培训模式,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全年共开办培训工种 16个,完成示范性培训 9081 人,结业 7909 人,转移就业 7541 人,转-范文最新推荐-7移就业率达 95.3%,超额完成省下达的 8300 人的任务,得到了省厅领导的肯定。新农培训项目,组织集中培训 13 期,其中油菜栽培12 期、养鸡 4 期、养鱼 2 期、植保机械使用 1 期

14、、茶叶加工 1 期、苎麻栽培 1 期,共计培训农民 2100 人,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科技入户项目,已培训科技示范 1528 户,其中水稻户,养鸡户,养鱼户,油菜户。苎麻板块基地项目,已新发展优质苎麻 1 万亩,建成苎麻原种母本园基地 1 个,面积 100 亩,苎麻良种繁育基地 8 个,面积 600 亩,改造低产麻园 3500 亩,新涌现苎麻重点村 12 个,重点户 40 多个,新成立农民苎麻生产合作组织 3 个。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完成了前期调查工作,共调查全区 13 个乡镇 242 个单位(农户),完成调查内容 67 个、调查表格 968 份,调查数据 22506个,绘制方位图 242 张,拍摄图片 826 张,得到了省项目领导小组的一致好评。二是积极申报新的项目。上半年我们对上申报了苎麻板块、油菜板块、测土配方施肥、粗粳水厥保护、绿色食品、病虫综合防治、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处理等 8 个项目。其中苎麻板块、油菜板块、病虫综合防治、绿色食品和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处理五个项目已到位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省农业厅已批复并上报到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陈柏槐厅长已在报告上签字,答应给咸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