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894937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16-2020)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立足之本,是办学的核心力量。教师是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为了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根据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了一支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校内任课教师总数达到了23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双肩挑教师112人。2010年以来,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先后引进专

2、业教师50多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在读博士2名,研究生学历36名,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者10余名;学院现有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3人,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有25人,还有10余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30多名专业带头人和6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类专业培训; 20余名青年教师到施工一线和企业参加顶岗实践;102名教师通过学院的“双师”素质资格认定。已建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等4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个院级专业和课程教学团队; 3名教师分别获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和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1年龄结构2015年底,专任教师总数达到了

3、124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3岁。其中,4660岁21人,3545岁33人,35岁及以下69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年龄分段35354646总计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数据6955.65%3326.61%2116.94%124100%2. 学历结构2015年底,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含在读硕士学位)52人,占41.94%。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如下表所示。学历结构专科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总计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数据86.45%6451.61%5241.94%124100%3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副高26人、中级66人、初级32人

4、,中级职称教师占到了53%以上,师资队伍梯队结构较不合理。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如下表所示。职称结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总计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数据3225.80%6653.23%2620.97%00%124100%注:初级中含8人见习期教师。(三)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末”学院教职工总数为375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平均生师比较合理,但是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不合理,本科学历占50%以上;副高比例仅占20,97%,各专业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大;2. 专任教师中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专业分布不合理,没有

5、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结构; 3.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大,质量不高; 4. 学历层次偏低,还需要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数量;5. 学院教师总量不足,结构较不合理。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及省两级“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特色成校,质量立校,发展兴校,人才强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理念;全面深化产教融合、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三、发展目标1. 整体目标根据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以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并稳定在10000人,到十三五末,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50人左右,生师比最终控制在16:1,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之数比达50%。教师总量规划目标如下表。“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总量规划目标 年份学生人数教师数(兼职/专任)引进专任教师数(专业/基

7、础)生师比20166050380(250/130) 45(40/5) 16:120177000430(255/175) 50(42/8) 16:120188000490(260/230) 55(55/10) 16:120199000550(260/290) 60(50/10) 16:1202010000610(260/350)65(55/10)16:1备注:1. 2015年底学生总数6106人,其中13级 人,14级 人,15级 人。2十三五期间每年学生规模来自专业建设规划。3. 2015年底教师总数375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 4. 教师数中基础课教师占20%、专业课教师占40%、兼职教

8、师占40%。2. 结构目标专任教师在教职工队伍中的比例控制在60%以上,生师比最终控制在18:1左右,专任教师周学时控制在12节左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双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三五末”基本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优秀指标要求。(1)年龄结构十三五期间要逐年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以新带老,以强带弱。大力引进生产一线的中老年技术人员,使35岁以下、3545、46岁以上教师之比逐步达到2:1:1。到“十三五末”,35岁以下教师达到310左右,3140、4149、50岁以上教师均达到150人左右。(2)学历结构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

9、例达到2%以上,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培养和选拔副高职称以上专业带头人60名。(3)职称结构十三五期间通过引进生产一线中高级技术骨干和职称晋升,重点完善职称结构,加强高级职称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30%以上,且在各专业中的结构分布合理,大多数专业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 (4)专业结构到“十三五末”,专任教师专业结构符合学院各专业发展的需求,专业课教师比例达80%,基础课教师占20%,且各专业群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含专任和兼职教师),专业课教师及专业骨干教师分布逐年趋于合理。教师

10、队伍专业结构规划目标如下表。“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规划目标 专业类学生规模专业教师规模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交通测绘类7491000120014001700620354060公路工程类16051650175018502000505866 7580汽车筑机类146716501950220024003644546976管理工程类142716001850215023003038506876信息工程类8021100125014001600815253858合计605070008000900010000130175 230 290 350

11、 备注:2016、2017、2018、2019、2020年生师比分别控制在16:1、16:1、16:1、16:1、16:1。(5)双师结构作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到2020年以后,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达到80%以上。“双师型”教师规划目标如下表。 “十三五”期间“双师型”教师规划目标 年份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数 每年培养双师教师数备注20161307870201717511440201823016540101929022030102035030030备注: 2015年底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63人。3. 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忠诚于高职教育事业,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具有

12、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观和人才质量观,掌握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和规律。4. 能力目标(1)外语应用能力。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要具备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2)计算机应用能力。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要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和网络技术,具备独立编写电子教案、网上查询和信息交流等能力。 (3)语言文字工作能力。50岁以下的专兼职教师,普通话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教学中使用规范的职业用语和规范汉字。 (4)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级职称:掌握本专业主要课程内容,能胜任12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中级职称:掌握本专业主要课程内容,可承担2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13、,具备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教导的能力。 副高职称: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最新动态,可承担3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具备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指导以及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要具有主持院级、厅局级教研或科研课题的能力。正高职称: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可承担45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具备对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指导以及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的能力,要具有主持省级及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的能力和主持专业建设的能力。 (5)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深入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为基

14、础,扎实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探索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助推网络教学模式,以MOOC建设为标准,加快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5. 团队建设目标每个专业群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努力培养校级专业教学名师1015名、省级专业教学名师35名、国家级专业教学名师1名。具体分年度建设规划如下表。“十三五”期间教学名师及专业带头人规划目标 年份教学名师(人)专业带头人(人)国家级省级校级2016003382017003452018014501019014551020115606. 团队建设目标创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56个;创建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四、“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引进力度,彻底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编办支持增加在编指数,分别从高校和企业引进硕士以上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创新人才招聘机制,建立通过签订“劳务合同”聘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