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上传人:踏**** 文档编号:10181903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2)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2)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3) 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 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 (3)通过介绍科学史实,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三、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四、教学过程

2、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导入新课提问: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学生思考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探究的目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遗传信息的转录2遗传信息的翻译提出:要解决上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第4章的章图。请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和图解,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

3、合成的?分析推理1:问题情境: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分析推理2:问题情境:如何解读DNA信息?解决问题的途径:1.看图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结构比较,RNA与DNA的化学组成比较。2.看图了解: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3.讲述图解、CAI配合:解读DNA信息的过程(即DNAmRNA)。问题:1.DNARNA如何转录,特点是什么?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3.转录与复制过程有何异同?小结:转录的概念: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分析

4、推理3:问题情境: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解决问题的途径:1.学习遗传密码破译的推测过程。2.查密码子表,分析密码子的特点:(1)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特定的氨基酸;(2)有的氨基酸可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3)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3.再次比较三种RNA的功能。4.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5.讲述图解、CAI配合:翻译蛋白质的过程。弄清以下问题:1.氨基酸如何进入核糖体;2.核糖体移动的方向;3.翻译的位点;4.肽链如何形成;5.翻译与转录、复制过程的异同点。

5、小结:翻译的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看图分析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区别,DNA与RNA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思考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学会查密码子表,并了解推算密码子的数量和种类的方法;通过看图和CAI演示,感受和认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结合图解、讲述、CAI课件,认识转录的过程。通过讲述、绘制图解、分析密码子表、CAI动态演示,展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总结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

6、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等众多细胞器一道,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有一个更加整体的认识。学生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两个层面,整体认识基因表达的意义。五、教学反思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这节课在以下两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转录、翻译过程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能力;二是通过收集交流有关基因研究的素材,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练习少,不利于学生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当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