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造影剂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765291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8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t造影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t造影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t造影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t造影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t造影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造影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造影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午 12:00-下午 21:29 一口气打完。 CT 造影剂 在 CT 扫描时使用造影剂,病灶内碘含量可明显增高, X 线通过该处的衰减亦增加, 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亦增大, 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及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因此有很高的实 用价值。然而,造影剂亦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 亡。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虽少,但其 价格昂贵。所以医学影像科医师必须造影剂使用的指证,选 择合适的造影剂,警惕、防治不良反应。为此,必须对造影 剂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一、造影剂的种类、结构及理化性质 CT 用经尿路排泄造影剂均为三碘苯环衍生物, 通常分为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两类。二者又各有单

2、体(结构为 1 个苯环 上带了 3 个碘原子)和二聚体(1 个分子造影剂含有 2 个三 碘苯环),离子型造影剂是三碘苯甲酸盐,如泛影葡 胺、异泛影葡胺等。由于它们是盐,在水溶液中离解成阳离 子和阴离子,带有电荷,故称为离子型造影剂。非离子型造 影剂如碘苯六醇(欧乃派克)、碘异酞醇(碘必乐)、碘普 罗胺(优维显)等是在三碘苯环上引入羟基(-OH),去掉羧 基(-coo-)和离子。它们不是盐类,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 子,不带电荷,故称之为非离子型造影剂。各种造影剂的名 称、渗透压、粘稠度以及在理想溶液中碘原子数和造影剂离 子或分子(粒子)的比率见表; 分类比率 (碘原子数 /粒子数) 粘稠度 203

3、7 渗透压 ( mmol/kg/H 2O-1) 化学名商品名 离子型单体3:2=1.55315001600泛影葡胺泛影葡胺 离子型二聚体6:2=3.0126600碘羟胺酸显影葡胺 非离子型单体3:1=3.0116500-700碘普罗胺优维显 非离子型二聚体6:1=6.025 10300碘狄醇 渗透压和比率均与不良反应有关。渗透压与溶液中粒子 数量成正比。离子型单体造影剂分子中含 3 个碘原子,同时 还带有 2 个水溶性粒子,比率为 1.5(3/2=1.5),其渗透压 与血液相比是高渗的。血液的渗透压为 300mmol/kgH2O,离 子型单体造影剂的渗透压为 1500-2000mmol/kgH

4、2O,高于血 液渗透压约 5-7 倍。非离子型单体与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比 率为 6(6/1=6,即每个溶解于水的分子含 6 个碘原子),渗 透压则接近生理状态。 二、造影剂的药物动力学 上述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都有高的水溶性及 低的血浆蛋白结合力。自静脉注入后,造影剂一般不与或很 少与血浆蛋白结合,大量的分布于血管中(不包括脑脊液), 进入细胞内的量很少。造影剂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很少被 肾小管细胞再吸收或分泌。造影剂血浆半衰期长短取决于肾 小球滤过率的高低,正常情况下半衰期为 1.5-2.0 小时。若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1/2 或 1/4, 则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增加 1/2 或 1/4

5、.上述经尿路排泄的造影剂,少量(肾小球滤过率正常 时,小于 2%)可经胆道系统排泄;还有微量经小肠、胃、唾 液腺和汗腺排泄。 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后,起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注射 后约 15 秒,腹主动脉即达最大强化,至 20 秒时迅速下降至 峰值的 1/7.此后,由于再循环的作用,血药浓度还有几个小 的回升。从注射开始至血管内造影剂达到最高浓度(峰值) 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造影剂注射的量和速度决定注射所 需时间, 但对峰值时间的影响很小。 造影剂进入血液循环后, 与不含造影剂的血液混合,因造影剂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 也很少进入细胞内,所以造影剂迅速通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 细胞外间隙,使血管内浓度

6、下降。 造影剂团注的动力学特征决定了实质脏器的强化特点: a 脏器的供血动脉及其分支强化显影,称为动脉期(灌注期) b 接着脏器均匀强化,实质内结构可辨,称为实质期 c 由于 新的血液流入,使脏器强化减弱,只有静脉保持轻度强化, 称为静脉期 d 最后血液和脏器的造影剂浓度基本一致,称为 平衡期。为取得良好的增强效应,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 诊断能力,CT 扫描应在实质期或静脉期之前完成。 三 造影剂反应类型及作用机制 造影剂的不良发应可分为两大类:a 特异质反应 b 物理 化学反应。 前者与造影剂的剂量无关; 后者则呈剂量相关性。 (一)特异质反应 目前认为,与造影剂特异质反应有关的病因有四个

7、方 面:a 细胞释放介质如组织胺、血清素(血栓素)b 抗原-抗 体反应 c 急性激活系统(补体、凝集素、激肽、溶纤素)d 精神因素 1、介质释放在实验动物和人体,注射造影剂均可引 起组织胺释放,体外实验发现特异质反应与造影剂诱发的组 织胺释放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2、抗原-抗体反应 对同一病人注射同样剂量的同一种 造影剂,有些场合下可能发生意外的急性反应,而在另一场 合下则不发生。在临床上,这种反应与国民反应有类似性, 如特异质病人,造影剂反应发生率较高,即使较小剂量造影 剂也会引起反应。根据半抗原-抗体作用机制,若造影剂半 抗原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在抗体间将形成桥梁,可引起 过敏反应。 3

8、、激活系统很多证据表明,注射造影剂,体内和体 外均发现补体系统激活,也证实了凝血系统活性和溶纤系统 活性升高,补体系统、凝血系,激肽和溶纤系统都受 C1 酯 酶抑制物的调节,与无造影剂反应者相比,有造影剂反映者 血清中 C1 酯酶抑制物水平明显偏低,而在有严重反应者血 清中的水平特别低。 C1 酯酶抑制物有助于阻止激活系统的激 活。 4、精神因素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机制尚未定 论。 (二)物理-化学反应 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随造影剂剂量的加大而增 强,他与造影剂的渗透压、水溶性、电荷和粘稠度有密切关 系。 1 、 渗 透 压离 子 性 造 影 剂 的 渗 透 压 可 高 达 16

9、00-2300mmol/kgH2O,静脉注入后可引起下述一系列损害: (1)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损害当静脉注入高渗溶液时, 如比率为 1.5 的造影剂,水分从细胞内排出,使内皮细胞发 生损害,如内皮细胞发生渗透性皱缩,细胞间紧密结合变为 松散、开放,可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造影剂分子或离子 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管外神经组织内,对神经细胞发挥直 接影响。毒性作用主要来自造影剂的电荷及化学毒性,但比 率 3 和比率 6 的造影剂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较小。 (2)红细胞损害高渗透性造影剂使红细胞内水分逸出 细胞外,致使红细胞变形、变硬,胞质粘度增加,从而导致 红细胞可塑性变小。 (3)肺 当大剂量造影剂

10、行静脉团注增强时,造影剂首先到 达心脏,接着到达肺。当注射高渗造影剂时,肺动脉压急剧 升高。渗透压愈高,导致红细胞僵硬愈明显,促使肺动脉压 更高。这对已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特别危险,应禁忌静脉注 射比率 1.5 的高渗造影剂。肺功能不全的病人,为了减少造 影剂对肺循环的不良反应,亦应该使用低渗造影剂。此外, 造影剂能激活肺内大量的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及其他物 质,作用于血管而成为产生一些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如呕吐、荨麻疹)。这些不良反应较多出现于静脉内注射, 而较少发生于动脉内注射,这是大剂量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宜 选用低渗性造影剂的另一个理由。 (4)高血容量注射高渗造影剂后,因渗透作用使

11、细胞外 液进入毛细血管内而致血容量增高,数秒钟内血容量可增加 10%,甚至 15%,并伴红细胞比积(比容)下降,导致心脏负 荷增加和每毫升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但在数分钟内造影剂 分子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即可阻止血容量的继续增 加。 (5)肾毒性 造影剂可诱发肾功能损害,在糖尿病、动脉硬 化、骨髓瘤、高血压病和肾疾病等高危病人,血管造影后肾 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可高达 10%-20%。造影剂的剂量越大,注 射前肾小球滤过率越小,发生造影剂肾损害的危险性越大。 长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当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时,特别容易 引起造影剂肾中毒。其临床表现既可呈一过性血清肌酐升 高,以后又恢复正常;也可表现为

12、一过性少尿或无尿,需经 透析才能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有的甚至需长期透析或作 肾移植。也有文献指出,应用钙阻滞剂可减少造影剂引起肾 功能不全的危险。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用比率 3 的非离子 型造影剂代替比率 1.5 的离子型造影剂,亦可减少肾中毒的 危险性。 (6)心脏毒性 除液体转移作用外,高渗透性也可发生直接 影响。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与渗透压不太高的(比率 3)或与血浆等渗的(比率 6)造影剂比较,高渗造影剂(比 率 1.5)可引起心脏收缩力明显减弱。如果只能使用离子型 造影剂作冠状动脉造影,则应选用含钠离子、浓度与血浆相 同的造影剂,他与只含有葡萄胺盐的造影剂比较,诱发室性 纤颤的

13、危险性要低些。如果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时,适当 添加电解质并用氧气饱和,不良反应有可能进一步减少。 2.亲水性造影剂的亲水性越高,则亲脂性就越低,与血浆 蛋白(包括酶类)结合力也就越低,毒性反应尤其是神经系 统毒性明显下降。理想的造影剂应是完全亲水性的。然而由 于碘原子固有的高度疏水性,实际上很难达到。碘造影剂的 水溶性来自阳离子的盐,一般为钠盐或葡胺盐,可形成每毫 升含碘 400-500mg 的溶液。葡胺盐比钠盐的水溶性更好,但 粘稠度较高。一般来说,极化功能基团可增强水溶性,但较 大的侧链可增加粘稠度,而且附着于苯环的羟基虽增加了水 溶性,但由于他们的酸性性质,易于体内蛋白质结合,从而 引

14、起中毒。 单体离子型造影剂(如泛影葡胺等)比单体非离子型造 影剂(如碘苯六醇、碘普罗胺、碘异酞醇等)的水溶性高, 这是由于前者存在离子团。然而,新近发展的二聚体非离子 型造影剂碘曲仑(伊索显),却显示极高的水溶性,这是由 于在其侧链上有多达 12 个羟基所致。 3.电荷离子型造影剂的电荷,可增加体液的传导性, 扰乱了电离环境和电解质平衡,影响生物学过程,特别是对 神经组织。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有时可诱发癫痫,至少部分归 因于电荷的作用。因而在脊髓造影(椎管造影)时,必须使 用无电荷的非离子造影剂。离子造影剂由电荷所致的另一个 不良反应是和钙离子的相互作用,使总钙量被稀释。因钙离 子主要作用于肌电耦

15、合过程,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可导致负性 肌力作用和低血压。 4.粘稠度 是溶质的颗粒形状、数目、电荷以及溶剂粘 稠度的函数,对临床耐受性有很大影响。各种临床应用造影 剂的含碘量和粘稠度已成常规化,如 CT 用的经肾排泄的造 影剂,常用每毫升含碘 300mg 的溶液。行心脏 CT 扫描或 CT 血管造影时,常用每毫升含碘 370mg 的溶液,而且具有相对 低的粘稠度,以利于大量快速团注。椎管内注射时,使用较 低浓度(170-280mg/ml)。因为剂量小(10-20ml)、推注 慢,高粘稠度不是障碍。实际上高粘稠度的水溶性脊髓造影 剂可以提供更好的诊断效果。碘的粘稠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 低,因此,若需

16、快速注射时,则需相应的加温至与体温相当。 5.化学毒性 低渗透性造影剂的一个附加优点是减少了 化学毒性,但实际作用中化学反应是复杂的。化学毒性是造 影剂分子和生物学大分子结合,引起它们的功能紊乱的结 果。非离子型造影剂连接有许多亲水的羟基团,均匀的分布 于造影剂周围,是造影剂分子中碘原子及脂溶性苯环被有效 的屏蔽,增加了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水溶性,减少了三碘苯环 亲脂区域的裸露,避免其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造影剂的 毒性。有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苯环侧链上去掉了疏水性甲基 团(-CH3),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毒性,增加安全性。 四、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与处理 (一)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造影剂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出现程度不同的各类症状。通 常将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主要症状为: a 轻度:头痛、头晕,打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b 中度: 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垂水肿,胸闷气急, 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肢体颤动等 c 重度:面色苍白,四肢 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骤降,心搏 骤停,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