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497861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海南中学 高二一班:王徐生 梁振彬引言: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一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与西方人由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及哲学与文化心理不同而导致的思维的根本差异。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

2、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

3、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2)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说过的一句话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1 do believe

4、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 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他相信拼搏而不是命运诸多此类象美国人热衷于job-hopping(跳槽),美国人的梦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再比如,从东方人与西方人做事的动因也可以发现: 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

5、e before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有人做过;美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从未有人做过。)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认为更 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二,近代英语发展通过研究可知,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以来有很大发展。英语被誉为理性语言,这与欧美哲

6、学较早与改造、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恪守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British people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these fields of study bring the excitement of new discovery (英国人热爱科学技术因为它能带来新发现,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最有力武器。) The love of change is closely tied to faith in improvement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洛克的哲理明豁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哲学思辩”(

7、Speculative Philosophy)使他们将英语化为对人类经验(物理变化经验、感觉经验、价值经验)理性构建的精辟描述。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培根和洛克等一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实质上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以至被称为: “Kings English。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般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众所周知,地名的叙述便为一例。 三,中西说话的语序的差别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区别,所以中国式英语频繁出现。举例说明: 我原先打算七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

8、。 中国学生就常按中文语序脱口而出,使语义重心落在后面。实际上,按英语思维习惯应先概括,将语义重心放在前面,然后分解开来,所以应翻译成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l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再看下面典型的例句:“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让我们看英语的语序: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men t

9、hat China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power in global economic matters 由此可见,汉语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相反。 简单句中英汉语序的对比: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我每天早上在室外高声朗读英语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I read English loudly in the open 一、引言 四,学英语要联系文化背景文化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在某些人看来

10、,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 (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 (2)英语中说 Paul was in blue mood; Paul(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 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

11、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 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由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五、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 文化(culture)一词

12、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邓炎昌,刘润清 1989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

13、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

14、e temperate,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

15、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枣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六、中、英文化比较及英语词汇 (1)、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 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 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同学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词,是

16、“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们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农民应译成farmer。 再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是“政治家”吗?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有些略懂英语的学生译作politic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