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2075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井施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工程干线二十八标段取水泵站管理站房及生活区房屋建筑工程(二次)水房打井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干线工程项目经理部2016年04月12日水房打井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黑龙江省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干线取水泵站井房,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建设单位为鸡西辰能水务供水工程公司,建筑面积51.04平方米,本工程工一层,建筑高度6.45m,室内外高差0.300m。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1.2 编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

2、工设计图水文地质手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取水泵站由泵站和进入湖中900m的取水管道组成,泵站地面高程70.58m-70. 85m,取水管道湖中900m处湖底地面高程为65.66m,勘察期间水深4.8m,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湖一沼泽积层(l+hQ。)。市政工程重要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为二级,市政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二级。一、地质概况勘探深度内共揭露5个主层,3个亚层,钻探揭露的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

3、湖一沼泽积层(l+hQ4)粉质黏土:黄色,湿,可塑,局部夹粗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项部为有机质土,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9m,层底高程68.08m-69.14m。1粉土:黄色,湿。间断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6m,层底高程68.10m-68.18m。2粉砂:黄色,湿。间断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7m,层底高程68.15m68.16m中砂:灰色,饱和,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布于钻孔DG5-DG7附近,层粉质黏土下部或直接出露地表,层厚1.6m-l.8m,层底高程67.54m-68.60m。粉质黏土:灰色,

4、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连续分布于取水泵站粉质黏土下部,层厚3.7m-4.3m,层底高程63.86m,-64.45m。角砾: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该层连续分布于取水泵站层粉质黏土下部或直接出露于湖底,层厚1.1m-4.7m,层底高程60.40m-63.68m。粉质黏土:灰色,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连续分布于角砾下方,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深度8.1m。白垩系上统(K1)砂岩:全风化,原岩结构已破坏,湖湖底有揭露,揭露最大厚度为5.90m。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土的物理力

5、学性质指标见招标文件表4.2-1。(2)地基土的承载力指标由标贯试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结合经验数值综合确定岩土体的承载力特征值。黏土fak=130kPa.中砂fak=130kPa、粉质黏土fak:165kPa、角砾fak:165kPa。粉质黏土fak=175kPa三、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泵站地下水埋深在0.5m0.6m,地下水水位69.98m70.35m。湖中的管线取水口处水深4.8m。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岩性为角砾。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及其密切。环境水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详见表4.3-1。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表筑物名称环境水类型PH值侵蚀性C02mg/LHC03-mg0

6、1/LCrmg/LS042-mg/LMg2+mg/L腐蚀性判定取水泵站地表水地下水5.9750.161.214.8547.6377.776对混凝土一般性中等 腐蚀,碳酸性中等腐蚀,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湖中取水管线地表水7.41.0812.72721.6147.351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地下水7.341.9214.95435.39812.6四、特殊土及不良地质现象(1)土的冻胀性评价本区土的冻胀深度为2.2米,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3/902-2005)进行冻胀性评价,评价表见招标文件第七章 技术标准和要求 表4.5-1,结合土工试验数据及地下水水位判别,表层粉质粘土为强张冻、粉砂为强胀

7、冻,粉土为胀冻,建议采取适当措施。(2)煤矿采空区及沉陷区本段主管线附近无煤采空区及沉陷区1.4取水管井工艺流程确定井位-准备工作- 施钻 -下管 -填料 -洗井-验收。1.5基本规定(1) 一般规定1、供水管井的设计、施工,应在具有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后进行。当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供水管井的设计、施工。2、供水管井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招标文件、规程、规范及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3、井位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1)需水量和水质要求;2)地下水资源可靠;3)城镇规划和现有给水设施;4)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5)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范围;6)需水量增加时,有扩建可能。(二)施工组织打井队将按照工程总进度计

8、划安排进行制定工程任务计划,同时打井技术负责人对机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机长和机组技术人员负责按有关技术、质量、安全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在安装、成孔、下管、填料、洗井、抽水试验各个工序完工后会同甲方负责人验收;待工程全部完工后甲、乙双方共同验收。(三)计划工期本工程工期为2016年4月17日至2016年4月27日,工期10个工作日。(四)质量标准成井质量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56-2000机井技术规范中有关技术要求:1、井深:符合设计要求;2、井孔直径:500mm;3、井管直径:300mm;4、含砂量:小于1/(体积比);5、

9、出水量:大于等于20立方米每小时;6、井身应圆正;7、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8、井深100m以内,井身顶角倾斜,不能超过1。(五)准备工作、凿井、下管、填料、洗井、封井、设备安装工序要求。2 成井及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接到进场许可后,确定井位,组织设备进场,进行电源安装,泥浆坑、蓄水池的开挖,全部准备工作就绪后准备进行施工。2、凿孔 采用HG-300汽车正反循环钻机,开孔和终孔直径均为500mm,成井后直径为300mm,计划从自然地面算起设计井深50米,如满足生活用水及饮用水标准要求,则停止打井工作,如果不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按建设单位具体要求进行施工。3、下管(1)根据地层分布,与甲方

10、确定井管结构并配管,并会同甲方查验井管质量。(2)下管前适当稀释泥浆。(3)用提吊下管法按设计井管结构依次下管。4、填料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所填入料的数量及深度与设计量、深度相符。为安全考虑,井壁管采用300mm铁管,壁厚5mm,由于含水层为级配较差的角砾层,下部为粉质粘土,颗粒较细,滤料采用中粗砂。为防止浅层地下水污染深层地下水,井管上约25m, 须包裹密目的井底布。5、封井为截断上层被污染的水层,按设计要求在适当深度填入优质料土,适宜段用粘土做成的球(块)状,大小为20-30mm,且在半干(硬塑或可塑)状态下缓慢填入,止水厚度不得小于15米。6、洗井根据GB50296-99

11、4.6的要求:(1)洗井及时。(2)该井采用活塞拉孔和空压机反冲、正掏联合洗井法,以达到出水量和含砂量的要求。(3)洗井后进行抽水试验,确定该井出水量、含砂量。(4)抽水试验后期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7、水质监测完成后,确定地下水水质可以满足饮用水标准,进行水泵就位安装,水泵拟采用高扬程清水泵,采用钢管法兰连接,钢管直径为80mm。3 技术要求(一)执行规范供水水文地质勘探规范(GB50027-200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供水管井技术规程(GB50296-99)(二)供水井布置供水井布置在拟设计水源井位置,依据初步设计报

12、告供水水井设计参数,在供水井位置成井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水文地质试验,并且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对成井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三)钻井和成孔工艺要求1、松散层勘探孔钻近可采用水压或泥浆钻近方式。2、基岩勘探孔,应采用清水钻近。3、冲洗介质的质量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规定。4、在钻近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时,严禁采用向孔内投放粘土块代替泥浆护壁。5、在下过滤器和填滤料前,应将孔内的稠泥浆换为稀泥浆。6、抽水孔必须及时洗孔,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7、设置的护口管,应保证在管井施工过程中不松动,井口不坍塌。(四)成孔质量要求1、孔身各段直径达到设计要求。2、孔深误差不大于。3、洗孔结束前的出水

13、含砂量不大于万(体积比)。五)水井结构成井管材设计为球墨铸铁管。下管方法可根据管材允许拉力,井管重量、钻机安全负荷等因数,选择提吊法下管、提吊加浮板法、钢丝绳托盘法、钻杆托盘法下管。、松散层中取水水井结构设计()管井在高压含水层、粗砂以上的取水层,以及某些极破碎的基岩层水井中,可采用缠丝过滤器或包网过滤器。中砂、细砂、粉砂层,可采用由金属或非金属的管状骨架缠金属丝或非金属丝,外填砾石组成的缠丝填砾过滤器,以防止含水层水层中的细小颗粒涌进井内,保证井的使用寿命,还可增大过滤器周围的孔隙率和透水性,从而减少进水时的水头损失,增加单井出水量。填砾厚度,根据含水层的颗粒大小决定,一般为mm。沉淀管长度,一般为m,其下端要安装在井底。()过滤器过滤器骨架管的孔隙率宜为%,穿孔形状为mm圆形孔,呈梅花状分布。骨架管上应有纵向垫筋,垫筋高度宜为mm。其间距宜保证缠丝距管mm,垫筋两端应设挡箍。()缠丝缠丝材料应采用无毒、耐腐、抗拉强度大和膨胀系数小的线材(规格号)。缠丝间距mm,允许偏差,且不得松动。()滤料填砾方法有:静水填入法,适用于浅井及稳定的含水层;循环水填砾法,适用于较深井;抽水填砾法,适用于孔壁稳定的深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