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286782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 教学对象:七年级(1)、(6)班教学时间:2017、11、17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棱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并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棱柱和棱锥等立体图形.教学重点: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教学难点: 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 导入: 观察这个纸盒,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_长方体_

2、 ;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_正方形_ 或 _长方形;看棱得到的是 _线段_ ;看顶点得到的是_点_ .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立体图形的例子.二、 图形的初步认识认识一下棱柱和棱锥你能再举出一些棱柱、棱锥的实例吗?图4.1- 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三、 练习提升:.如图,说出下图中的一些物体的形状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图

3、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如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第3题) (第4题).如图,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四、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并初步经历了由具体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五、作业:1.结合身边的实际物体,看一看可以得到哪些几何图形,其中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2.动手画一画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 3.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做一个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 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 (第2课时)小结复习 教学对象:七年级(1)、(6)班教学时间

4、:2017、11、17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想象并描述它的形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重点: 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些简单几何体或它们的组合得到平面图形教学难点: 准确画出观察所得的平面图形教学过程:四、 导入: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在建筑、工程等设计中,也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 这

5、是一个工件的立体图,设计师们常常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它. 二、讲授新课:例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长方体,看一看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例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圆柱、圆锥、球,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例3: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三棱柱和四棱锥,看一看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提示:可见棱应画为实线形线段;不可见棱应画为虚线形线段.三、巩固提升:练习:如图,右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这个棱柱得到的?练一练: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回顾学习过程,谈一谈自己有哪些

6、学习成果.(据学生回答情况展开讲)五、作业:教科书习题4.1第 4 题.4.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 教学对象:七年级(1)、(6)班教学时间:2017、11、18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的几何体的展开图;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并能理解这样做的现实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立体图形进行定量研究的认知教学重点: 通过“展开”和“围成”两种途径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的画法等教学过程:五、 导入: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是怎么制成的?要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它展开后的

7、形状,好根据它来准备材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二、实践感知:自己动手把一个包装盒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盒,体会包装盒与它的展开图的关系. 三、探究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观察它的展开图是怎样的,然后画出示意图.(沿着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比一比,看谁得到的结果多!) 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基本情况:练习: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制作立

8、体模型的步骤: 1画出展开图; 2裁剪、折叠、粘贴; 3修饰、加工.练习1.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圆柱的展开图是;圆锥的展开图是;三棱柱的展开图是_.练习2. 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与有“建”字的一面相对的那一面上的字是(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认识了多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并且从展开图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关系.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向大家汇报一下!六、作业:习题4.1第6、7 题.4.2 直线、射线、线段 (1) 教学对象:七年级(1)、(6)班教学时间:2017、11、18教学用具:

9、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几何模型或身边环境,指出体、面、线、点,并能区分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2、过程与方法:能从运动、集合的角度描述点、线、面、体的关系,并能恰当地举例来说明它们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方法.教学重点: 点、线、面、体的概念教学难点: 从实物或模型中抽象出概念,并举出确切的实例描述概念教学过程:六、 导入: 问题:物体的构成往往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此.观察长方体模型,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三棱柱呢? 观察可知:长方体有_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_条线,线

10、与线相交成_个点;三棱柱有_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_条线,线与线相交成_个点 二、新课讲解: 我们先来认识“体”.观察一本书、圆罐、篮球,从它们外形中分别可以抽象出什么立体图形?请再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 归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如下图:四棱锥有_个面;圆柱有_个面;圆锥有_个面.再联想上一课“展开图”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包围着体的是_. 观察这些面,它们有区别吗?面是有区别的,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围成体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 练一练:围成下面这些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观察几何体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1、(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2)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 结论: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所以点都是相同的.物体的运动会留下运动轨迹,这些运动轨迹往往也能抽象成几何图形.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动手试一试. 归纳结论:点动成线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从几何的角度观察这种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线动成面)既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面动成体) 练习:如图,上面的平

12、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三、小结:.谈一谈你认识到的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围环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想一想在获得一个结论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哪几个环节,这对你将来探索新知识有何帮助?四、作业:习题4.1第5题.4.2 直线、射线、线段 (2)小结复习 教学对象:七年级(1)、(6)班教学时间:2017、11、19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案、课本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并能举例说明这一事实;2、过程与方法: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掌握其表示法,认识他们之

13、间的练习与区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读懂简单的几何语言并据此作出图形.教学重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其表示法.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性质、表示法、画法及计算教学过程:七、 导入:问题1: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直线、射线和线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的形状并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问题2:如图,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呢?问题3:你还能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例吗?(木匠用的墨线、砌墙时的拉线)二、归纳完善,丰富新知问题4:结合直线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表示一条直线呢?这样表示有什么道理? 直线AB或直线l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1)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2)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也可以用直线上的两点表示直线问题5:当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同时在一个图形中出现的时候,我们应怎样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如图试着描述图中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归纳: (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 点不在直线上(直线不经过点)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