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8202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象共舞的说课稿张海量一、说教材:与象共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异国风情”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对异国的风情民俗缺乏感知,对作者遣词造句缺乏了解,对揣摩文中蕴

2、涵的情感缺乏深度。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难点是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四、说教法语文课程标

3、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也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决定采用谈话法、“朗读讨论交流点拨小结“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五、说学法:教为学服务,好的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为了能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学法上着重于“读讨论感悟“,让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同时,能自己悟出一些有关于事物表达的方法,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相关教育。六、说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 触摸词

4、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此,上这课时,我选择了谈话式导入法。1. 同学们,我们前面在德国感受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奇特民族;领略了威尼斯独特的小艇;还去了彩色的非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谈话的设计主要通过前面的复习激发学生对异国风光的好奇,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2、检查预习: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读通课文,要特别注意带注音的字,二是去搜集一些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具体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有点烦,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

5、同学请举手。好,把手放下,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词语)3、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大象)4、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象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概括出包含这五个成语的五句话。(课件依次出示:1、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2、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3、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4、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5、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5、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

6、,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6、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的哪儿听到的呢?课件出示泰国的介绍和风光图片。7、看到这里,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过渡:问得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轻声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生:(轻读课文,师巡视指导。)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条件。二、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7、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然后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第一段和第二段。2、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师:同学们请看: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师环视,见举手的学生不多)因为是诀窍,自然发现的人就不多,我们来听一听。你的发现是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

8、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课件依次出示:第一段: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第二段:象是泰国的国宝;第三段: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第四段: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第五段: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3、师生合作朗读师:4、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生齐读三、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过渡: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

9、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1、: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课件出示与象共舞的画面)来,打开书,默读第五自然段,用心去体会人象之间没有距离。(生默读第五自然段)师: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指名读)(课件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

10、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生评价。2、师指导朗读: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摇头晃脑 时而踮脚抬腿 时而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时而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3、生自由朗读课文。4、生替换角色朗读。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画双横线的词语换成“我们”。(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

11、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画波浪线的词语读成“我们”。(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

12、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5、小结: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生声情并茂

13、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四、总结课文,迁移写法这一环节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再通过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逐步达成共识。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共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都能抓住事物特点写,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了威尼斯城市、小艇、人驾小艇的特点;与象共舞则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2)都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2、不同点主要是: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的,而与象共舞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特别是课文2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方式。威尼斯的小艇第4自然段也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较快地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是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巩固。七、说板书设计与象共舞 人 没有距离板书是文章主要内容的精写。好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乃至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