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6365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构建人物整体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徐宏明教材解析: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小说。主要讲述了严监生在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瞑目,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屡猜不中其用意。最后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当挑去一根后,严监生才安然离世。文中精妙的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戏剧性的结尾,令人啼笑皆非,巧妙地达成讽刺效果。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性把握内容并不困难。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严监生的三次“同而不同”的动作描写,相同是因为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都没猜中两根手指的用

2、意,所以严监生一直伸指头、摇头,不同是在家人屡猜不中的情况下,他的动作由“伸着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到“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最后变成“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心情呈现失望、着急到绝望的变化过程。而这“同而不同”的细节描写,对于学生来说,是阅读的重难点。另外,学生因阅历不丰,看待问题不能全面客观,因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人物形象,也是本课的一个着力点。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本课的教学,侧重在通过细节描写来感悟人物形象,并初步学会用关联和对比的方法来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3、另外,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形象并不是扁平的,而是文学中的“圆型人物”,他的妻子生病、去世,哥哥犯了事,他都为他们花了很多银子,并非一个完完全全一毛不拔的人。所以,批判地认识人物形象,是本课的一种拓展,为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指明路径。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细节法、关联法、对比法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本课新词,会写“监、侄、郎”三个生字,指导“监”。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借助关联和对比的阅读方法,体会人物形象。3.在原著的拓展中,初步学会立体地认识人物,激发阅读兴趣。教学重点:抓住细节描写,借助关联和对比的阅读方法,体会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在原著的拓展中

4、,初步学会立体地认识人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师:(课前互动,用手指做动作)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也跟手指有关。(板书,读题,提醒“监”读第四声)引出“监生”的解释:明清两代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为监生。清代可以用捐纳的方式取得这种称号。(让生在笔记本上写课题,提示“监”的写法)【设计意图:用手指做动作,巧妙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出的监生解释,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也为后文对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做铺垫。】二、品读细节,体会人物性格(20分钟)(一)在生活的对接中梳理阅读难点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与我们现

5、在表达的不一样?出示:一日重似一日 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 一声不倒一声 总不得断气 越发指得紧了 揩揩眼泪 挑掉一茎 登时就没了气(指导朗读,理解意思)(二)在语境的关联中读懂人物心理1.师:同学们,虽然这篇小说在表达方式上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仍不影响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像这样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如果要拍成电影,而你刚好又是导演,那你最想放大哪个镜头?请默读课文,用笔画一画。(出示)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2. 合作朗读这三段文字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

6、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1)严监生可能想说什么?选择一处,猜猜看。(提示: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加上一个表示心情的词,如:失望、着急)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心想: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

7、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心想: 。(2)分别请三个同学,表演展示对话。(3)严监生并不能开口说话,你们怎么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呢?(通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来猜测心理)小结:通过人物的具体细节来想象心理,这种结合语境来进行推想猜测的阅读方法,叫关联着读。(板书:细节、关联)(三)在前后的对比中揣摩心情变化师:你们看,放大这些细节,我们就能透过外在看内心。有人说,其实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的男主角严监生,他只是重复地着做两个动作,一个是伸指头,另一个是摇头。可是看上去很类似的动作,其中大有讲究。大家纵向地读读看,有什么发现没有?(出示)他就把头

8、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相同的动作,但三次描写得都不一样,体现了严监生失望急切绝望的心理变化。小结:将人物相同的动作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其中不一样的微妙变化,这叫对比着读。(板书:对比)(四)在互文的参照中认识人物性格师:同学们,当严监生指着两个指头,一连三个人都猜不中时,我们也会忍不住猜想那两个指头的特殊含义,当赵氏揭开谜底后,老师有一个疑问,这严监生家是不是穷得叮当响?文中哪些地方透露了他家很富有?(官庄的家人、两笔银子、奶妈)出示: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师:严监生身价十万

9、两银子,我们换算一下,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那么他家资产折合人民币亿万元。可是,一根灯草价值一文,一千文相当于一两,也就是一两可以买一千根灯草,而严监生却有着十万两资产。听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觉?(板书:吝啬)【设计意图:关联着读,侧重联系上下文结合细节描写来猜测心理;对比着读,注重纵向比较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关联和对比,旨在揣摩严监生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课引导学生掌握的阅读策略,为课后的自主阅读指引路径。】三、链接原文,丰厚人物形象(10分钟)1.师:这样一个吝啬的大富翁真让人难以置信。可是,同学们,在原著儒林外史里,还有很多描写严监生的文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

10、示)为了治好妻子王氏的病,他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王氏去世,他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他哥哥犯事逃了,差人来抓,“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2.从这些文字中,你又读到了什么样的严监生呢?(请学生板书)3.为什么同样是严监生,课文里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而这些文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良呢?(学会客观、多角度地看人、看问题)【设计意图: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简单的同一性,而是呈多面性。此环节在于跳出文本,在原文的观照下,多角度认识严监生,以此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优化思维品质。】四、拓展原著,激发阅读期待(5分钟)除了严监

11、生,在儒林外史中还有许许多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个叫范进的读书人,听说自己中了举人后高兴地发疯了。还有一个人,自己女儿的丈夫死了,他竟让女儿也随丈夫去死,听到女儿死了后,他不哭反笑,大喊:“死得好,死得好。”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课后可以去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读的过程中,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关联着读、对比着读。【设计意图:将原著中几个鲜明的人物进行拓展,指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是将课内学到的关联着读和对比着读的策略引向自主阅读。】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联 细节 吝啬 ? 对比 (学生板书)【设计意图:板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左边的是阅读方法,中间是文本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右边则是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三者前后勾连,互相映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